中国孝文化

点赞:6886 浏览:303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来,它被一些人视为纯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而受到百般鞭笞.然而,在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今天,我们应该也必须从历史与现实两端立足,去全方位地考察它,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创造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孝文化”.

中国孝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孝文化 价值 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

“孝”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是家庭中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的重要准则.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曾经感慨地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从一个孝字入手,也就可以认识、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古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用头承老人的手、扶侍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中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从老”、“从子”,表示老人和子女具有血缘亲亲关系,“子承老也”,说明子女对老人的继承,并承担着奉养责任.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用成套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法律的、习俗的)来约束和引导人民,孝文化开始形成.春秋末期,孝文化大兴,孔子将“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作为人们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职责.《孝经》为孔子与曾子论孝的专门典籍,孔子的弟子曾子既以孝行著称,又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关于“孝”理论.《孝经》中历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等阶层所应恪守的孝道规范,阐述了各种人以孝治身、治家、治官、治国、顺天下的道理.后来,经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已在中国社会中就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孝”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1.孝乃修身之本

中国人自古注重修身养性,认为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因此,养性正身是根本.孔子认为,一个人自身品德端正,行为正大光明,那么,即使不发命令,行事也能畅通无阻.这样的人让他去从政治国又会有什么困难呢修身很重要的就是品德,而“孝”又是“德”之本.因此,“孝”是修身立德之本.

立德修身,以孝为本,方可根深枝茂,立身处世也就得人信、受人敬.儒家以成就仁人君子和立德为最高人生理想,完善自身人格是儒者的重要责任与义务.修身须自行孝开始,而行孝的最终目标也是指向人格和道德的完善.不能行孝者,当然不能成为仁人君子,甚至不能成为人.

2.孝乃齐家之术

中国古人所说的“齐”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齐家”就是管理自己的家庭、家业.可能大家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但是大家要认识到,这里的“家”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小家,而是指大家,指那种数代同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将拥有数百人口、千里封田的大家族管理得井然有序就不再是简单的事情了.作为一家之主,齐家立业也要讲究一个“孝”字.

作为一家之主,首先要以“孝”祭祖.孔子讲:“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说要对已故的父母和先祖按时恭敬地祭祀.其次要以“孝”敬祖.因为“孝”使一家之主牢记先人之遗志,勤治祖父之遗业,不败毁家业、废流子孙.最后要以“孝”调理家族内各种关系.古代为了维系家族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等道德规范,并用核心的“孝”来规范、调节、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3.孝乃治国之道

孔子在总结历史成功经验和自身从政经历的体验之后,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他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就是说,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战国策》和《后汉书》中说得更明白,提出“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求忠必于孝子之门”.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见古之贤王、儒学先圣之所以主张“以孝治天下”的逻辑道理了.因为孝道可训出孝子,孝子可转而为忠臣,忠臣则利于国家管理整治.用孔子的话说,即“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里所谓“移”就是德性的强伸、扩展、转化,这是从人性根本上发展而来的.“忠”是“孝”之“移”的结果,而“孝”是“忠”的基石.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统治者欲民忠则先教孝,因为此乃治国之道.

二、传统孝文化的历史评价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国孝文化,它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的一个时期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社会的思想文化都无疑与孝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孝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和演化过程中,既有进步的一面,精华的成分,也有落后的一面,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不可不加批判地全盘继承或全盘否定.

1.传统孝文化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

首先是其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文化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策,利用孝文化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怎么写作.

其次是其不平等性.儒家孝文化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下对上、卑对尊的单向性服从,虽然其中也渗透着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全都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2.传统孝文化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是从家族衍生来的,亲子关系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孝”在家庭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控和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维护家庭稳定,从而促进家庭健康发展.就社会而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固了社会才能得到稳定.用“孝”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各有所依,这样家庭才能保持最大的稳定,从而使社会也得到稳定.


传统的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还发挥了很大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国历代封建政权皆以敬老养老为治国的根本,强化了家庭家族观念.这种在儒家文明熏陶下的东方特色家族制度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历史及个人生活,都是以家庭以及家族为中心展开的.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老人不仅得到经济方面的保障而且儿孙满堂,共享天伦之乐,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充分说明了在传统社会孝文化全面普及、孝道思想根深蒂固的背景下,老人能得以颐养天年,养老保障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影响了人们对于“孝”的认识.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行孝方式在当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对于“孝”的认识更多地仅仅停留在经济上的赡养方面,而不去关心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问题,这样就给家庭养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由于人们的孝意识趋向淡化和模糊,孝的义务感和约束力正不断下降,因此,当代社会呈现出一种较为普遍的“孝道式微现象”:人们孝道意识越来越淡薄,对老人情感冷漠,遗弃老人,老人,干涉老人婚姻,争夺老人财产.这样的现象总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尽管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孝文化”显得如此淡薄,但是,只要家庭生活依然存在,只要亲情关系依然是一种重要关系,传统的“孝文化”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以此来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产生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孝文化”.

1.建立双向代际关系

传统孝文化在后期把孝德、孝敬极端化、绝对化,制造愚孝愚忠,并且在父慈子孝的对应关系中,主要强调单向服从,“父为子纲”,子女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子女以泯灭自我为代价去换取父母的“顺心”.这样的单向代际关系影响了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缺乏现代精神.因此,在现代社会完全照搬强调单向代际关系的传统孝文化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我们必须由传统的单向服从转化为新型的平等的双向互动.

现代社会不但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还要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慈”,建立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现代社会的子女要认识到父母有许多长处有待我们学习,父母也要认识到子女也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需要他们接纳,双方要建立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新型关系,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应一改传统的父母高高在上的家长制作风,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

另外,我们在实行孝的过程中,也要有个“度”,而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极端和愚昧.例如,《后汉书》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姜诗的母亲喜欢饮江水,由他妻子远赴六七里的江中打水,这本已相当危险,但是有一次因遇风回来得晚了,他的母亲没有及时喝到水,因此,他就将他的妻子休了.像这样的孝子就做得就太过了,不应成为我们效仿的榜样.

2.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相结合

古代儒家倡导养亲和敬亲,讲究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相结合,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都保持和悦尊敬.赡养父母既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又要以礼侍奉.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努力使父母顺心悦意.《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说的就是对待父母也要注重精神上的奉养.孔子曾感叹“色难”,就是说要长期恭顺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孝”的认识.很多人都在承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在巨大压力面前,更多的人选择了将事业放在首位,而使家庭意识淡化.因此,正如上文说到的,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行孝方式在当今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们对于“孝”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经济上的赡养,不去关心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问题.但我们更应看到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很多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资料需求都能基本得到满足,他们渴望最多的是得到子女的精神奉养.老年人都盼望从精神、心理上得到子女的主动关心、细心照料和由衷的尊重.因此,传统孝道的敬亲及精神奉养思想,可以作为当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能够更好地完善当代养老、敬老的机制.

3.由家庭的“孝敬”走向社会性的“敬老”

传统孝文化强调的是家庭性的“孝敬”,指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现代社会所共同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使这样的传统孝文化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还要转化和发展.要想使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使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孝敬”转化为社会性的尊老敬老,提倡对全社会的老年人献“爱心”、“孝心”,提倡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志愿怎么写作.这样,就会为以家庭养老为主过渡到将来的以社会养老为主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孝文化”正在逐步走向衰落,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孝文化”还尚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在处理子女对父母的关系上难免要发生很多“失范”现象,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挖掘传统孝文化中的有益资源,尽可能消除这种过渡时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推动解决两代人关系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