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俗文化的英译

点赞:12584 浏览:562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突出的一部乡土人情小说,体现了湘西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民俗,本文选取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评析两译本在翻译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采取的策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探讨,探讨译者该如何进行异质文化的移植,如何再现原作的文化特色.

【关 键 词 】湘西民俗;文化翻译;《边城》英译本

一、理解民俗

1.民俗的定义

西方历史上对于民俗的概念存在四种观点: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和传统文化说,其中传统文化说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观点,即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在前苏联,民俗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过去研究得比较多的民俗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钟敬文 1998:绪论4)

美国民俗学家多尔逊(Richard Dorson)1973年把民俗(folklore)的“俗”界定为可用“民间文化”、“口头文化”、“传统文化”、“非文化”等范畴来表达的对象.“俗”(lore)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杜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钟敬文 1998:绪论1,2)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由萨克逊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乌丙安 1999: 1).民俗是各种群体的基本的文化构成,是人们日常的、年复一年的、以至时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的基本活动的文化模式;即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高丙中 2009:导论7)

2.民俗的分类

关于民俗文化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纲目式,按照逻辑以大纲同属细目;平列式,按材料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并列关系.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1999)将民俗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高丙中(2009)将民俗分为三大类8部分: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2)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3)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艺民俗和民俗观念.

二、民俗文化的英译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生动真实、丰富具体地体现了湘西古朴独特的风俗画卷;可以说离开了湘西民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不难从中找到那属于湘西特有的影子,那里的山清水秀,沉淀着湘西多年文化的风俗民情,涉及到湘西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湘西民俗世界,同时也真实鲜活地体现着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将根据高丙中教授的三分法,选取湘西特色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实例,对比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译本,探讨湘西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

1.衣食住行

物质生活民俗方面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比如湘西的本土服饰文化以“尚银,绣花”为代表;服饰是精神的外在符号,银饰在湘西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洁白无暇的银质饰器品,象征着苗家姑娘的心地纯净善良,质朴无暇美好,也是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比如食物“烧酒”是与边城的人们形影不离的,戴译作rice wine,金译作clear liquor,“烧酒”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纯色酒,在西方没有这种酿酒方式,属于中华特色文化,译作wine即葡萄或者水果发酵的饮品勉强可以接受;而liquor指的是烈性酒,一般是蒸馏得来的,酒精含量很高,当地人民生产水平有限,不能制造出如同西方的“liquor”,金介甫的翻译不能体现出湘西人民的生产生活.

《边城》中描写湘西人家的住房是吊脚楼建筑,戴乃迭将其译为hous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再现了这种建筑的构造,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真实的图景,认识到当地人民居住环境的特点,再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金介甫译成dangling-foot houses,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不理解何为“悬挂着脚的房屋”,无法传递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社会习俗

在嫁娶方面,沈从文以天保和傩送对翠翠的求婚向我们展示了湘西提亲走车路和走马路的两种习俗,天保选择走车路,即由他的父亲顺顺做主,请了媒人提了红纸封的点心很正式的到老船夫家里说媒;而走马路就是像傩送那样由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一切由翠翠做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求亲方式,一种代表了封建的最普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而后一种却比较人性化,更接近于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而且更具浪漫色彩.

例: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沈从文 2011: 107)

戴译本:Chess has its rules: the castles and knights he to move in different ways. (ibid: 106)

金译本:In a game of chess, the chariot---the rook---moves one way and the horseman---the knight---another. (Kinkley 2009: 90,91)

“车路”和“马路”源自中国象棋的说法,与象棋中的走法没有太大关联.戴乃迭将其归化为国际象棋中的名称,便于英文读者接受,虽然传达了意义,但多少流失了中国文化特色,不利于文化特色的保留;金介甫采取中国象棋的译法,并加以国际象棋的解释,既利于读者接受,又能保持特色文化身份,两全其美.

3.价值观念

湘西人民拜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神佑福,年终隆重祭祀.《边城》中船总顺顺为儿子取名就体现了其中的信仰崇拜. 例:由于这点不自觉的死心,他把长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傩送.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所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沈从文 2011: 29)

戴译本:He had a soft spot in his heart for the younger, giving him the name Nuosong, his brother that of Tianbao. (ibid: 28)

金译本:This unconscious preference led him to name the elder son Tianbao (Heen-protected), and his younger brother Nuosong (Sent by the Nuo Gods). He who was protected by Heen might not be so fored in the worldly affairs of humans, but he who was sent by the Nuo gods, according to local understanding, must not be underestimated. (Kinkley 2009: 28, 29)


戴乃迭直接翻译这两个人名,并省译文中关于人名的解释,这样在西方读者看来,这两个名字仅仅是普通的名字,不会体会到其中深层次的含义,更不会联系到当地人民的民俗信仰上,无疑是没有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再现湘西人民的文化身份.而金介甫的翻译,拼音直译两人名,其后添加解释说明其深层意义,并阐释这种思想的根源,使得西方读者能够体会到当地独特的民族信仰和习气,这样的翻译很好地保留了湘西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总结

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步扩大,民族间的差异逐步减少,容易使民俗的文化特色变得模糊,尤其是如同“边城”之类的处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少数人群文化.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持民俗文化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保持民族文化,首要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 2004).在民俗的翻译上,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蒋红红 2003),反之亦然.为了避免文化替换和篡改,直译是常用的翻译方法,适当时候加以解释说明.然而,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及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给民俗文化的翻译带来重重困难.明辨文化特色是基础,这样才能确保采取恰当的策略,避免文化移植;联系文化语境,通晓文化背景,再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韵味特征,重构民俗文化.

湘西民俗文化的英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俗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参考文献】

[1]Kinkley, Jeffrey C. (2009) Border Tow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4]李庆本.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J].东方丛刊,2003(2).

[5]沈从文.边城:英汉对照(The Border Town)[M].杨宪益,戴乃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