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的文化韵意

点赞:3839 浏览:142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服已经成为学校和学生身份的代表,在校服设的发展和设计过程当中,都充满着丰富的文化韵味.本文从我国校服的发展历史和设计现状出发,深入分析校服所具备的文化意蕴.提高校服设计和学校管理水平.

【关 键 词 】校服;学校;文化;韵意

校服是指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当前世界各中小学普遍穿着.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很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在校服的设计上不同的国家、不同学校根据自身文化和学校精神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校服主要是以运动服为主,只有少数学校的校服已更新为西式制服.台湾、香港的校服通常为水手服、制服或旗袍.随着校服的产生和普及,校服的设计不断代表着学校精神而且还代表着一种地域文化和审美,因此校服设计过程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

校服的文化韵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校服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我国校服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设计现状

我国制服式校服产生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所宣传的思想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着装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获得快速发展.四十年代当中的校服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在后来的长期发展中我国校服发展比较随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改革开放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成为当前的主流校服.中国大陆的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服为校服,颜色设计上面主要是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还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夏天的校服通常是短袖衬衫,有些学校的女生夏季校服是裙子.多数则为男女统一的裤子.在校服管理上许多中学有规定每日必须穿着校服,小学校服的穿着就没有严格的要求,有些学校规定为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须要穿校服.部分经济学校还有春秋季校服,其厚度介于夏季校服与冬季校服之间,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对于不同季节的校服,除特定场合外,学校一般允许学生自由搭配.这样不断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减轻同学的经济负担.

二、我国校服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韵意

1.校服本质文化属性

校服从它产生之初就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首先,校服的产生是为了营造一种公平的教育环境.因为学生现在的家庭收入状况很不一样,服饰方面攀比现象比较盛行.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它能穿一样的服装,这样同学相互之间的感觉是平等的,容易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以此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盛行.其次学校统一校服有利于学校管理.由于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不同于外面的社会,我们学生正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学生的行为都应进行规范.也便于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而有一种约束.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如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对他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作用.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也容易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统一着装,是一种职业特点.学生统一穿校服,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等职业意识的培养.


2.校服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校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所独具的风格特色,不同的学校校服款式不一样.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师资优秀,教学质量高,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市重点中学.其校服采取传统的蓝白相间样式,校标是三色帆,很好地诠释了该校“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因此学生穿上一身自己所喜欢的校服不仅能使学生们更显精神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大有帮助.校服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服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在实际生活当中一所好学校,特别是令人羡慕的重点学校,学生会以穿这样的学校校服而感到骄傲,校服就代表着重点学校的地位,一身校服就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好像他们是特制的优秀生一样,穿着名校的校服走在大街上瞻仰、有面子,反之他就会觉得穿上校服是件丢人的事,除了不得不穿外就是不穿,有甚者,上学还备一套,一出校门就换上不是校服的衣裳,生怕别人看见他穿的校服.所以校服有了它的体面文化,它仿佛是一所学校的形象代言,代表着该学校在地方的影响力,校服是学校文化的最好体现.

3.校服与学生审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校服设计对象主要是针对小学和中学的学生,这些学生爱美心理强,对自己的服装有了自己的审美,而在这些审美因素当中流行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校服文化与流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一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数据调查,内容是你对现在校服的满意程度,结果是学生对现在校服的满意程度几乎为零.而不满意的比例却非常之高.为什么有这一现象.与我国目前校服校服款式单一,结构松垮,不能有效体现学生年龄和性别差异,无法体现出学生应有的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因此在校服设计过程当中要有效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满足身体服饰需求的基础上,做好设计.如日本校服成功之处在于款式设计:男生校服阳刚帅气,女生校服娴雅可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本中学生树立了健康的性别意识.同时,日本校服设计有着强烈的与时俱进意识,能够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汲取时尚元素对校服改进,这种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水平,也符合学生积极向上的现代意识.

所以我们在校服设计过程当中,应该改变传统思维.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在校服设计过程当中要参考建议尊重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对校服的款式颜色风格质地等进行改进.比如设计比较端庄大方的春秋装,活泼开朗的夏装,水手服休闲的运动服.具体设计可参考设计样稿或实物.校服中应增加了许多富有活力的新元素而改掉了许多老校服中的不足之处,并且保持将中学生所特有的青春气息融入校服中去.如女生制服可以设计成为窄尖领、红色丝质领带、胸前圆底插袋、双排扣、翻袖、袖处两粒纽扣、高腰、颜色为深蓝及膝裙.男生制服可以设计为中山装式领口、西装裤格局.还可以根据学校经济情况设计男女生休闲装、男女运动装等风格最大限度的满足学习个性审美的需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校服发展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过程.在校服的发展和设计过程当中,都是时代主流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新世纪里面,校服设计应该在满足服饰作用的基本前提下,应有效结合学生心理需求进行校服设计.将校服这一文化功能发挥好.

【参考文献】

[1]朱丹.校服文化的一种隐性课程诠释[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12).

[2]黄丹.论校服的符号作用[J].装饰,2007(03).

[3]陈玉华,李雁冰.校服:一种被习惯化的非教育元素[J].上海教育科研,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