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中国文化

点赞:2715 浏览:84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诠释了中国功夫的真实内涵在于太极体.太极体讲究松柔、坚韧且富有弹性;修炼太极体应改变主观意念,自始至终坚持逆向思维,只要通过持久的不间断的重复来回习练,太极元素自然而然上身;一旦太极元素上身将伴随人的生命终生且永远不会改变.可以说太极体是中国功夫的根柢,其改变人的体质、改变人的思维,实现了人体新的阴阳平衡,从而不仅提高了人的生命质量,也建立了辨证思维的原体,这已经远远超越了武学范畴成为人类智慧的源泉.

【关 键 词 】中国功夫;太极体;松柔;柔韧弹性;逆向思维;相随终身;思维原体

中国功夫威震四方闻名遐迩,堪称世界人类文化的伟大创举.然而,时下社会盛行千姿百态的功夫、门类林立的流派无不行走于“术”与“形”之间,没能登大雅之堂,反而被视为花拳绣腿成了舞台上的点缀,所谓的“内功、气功、特异功能”或成了神秘的玄学,或沦落为江湖中的传说,这不是中国功夫落后了、过时了,而是当今人们认识的严重失陷所造成的.真正的中国功夫立足于“太极体”.那么“太极体” 何为也?

一、太极体修炼讲究“松柔”

(一)太极可为松柔.太极体指人们通过长时间劲炼促使肌体渐渐变得松柔而富有弹性.人们平常说的武术、武功以及各色门派的搏击打斗,只是表面的武功招式或搏击技巧而已,衡量中国功夫的深浅不在于这些流行的“术”与“形”之上.一般来说,凡具有内功、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人都有共同的方面,即都有松柔且富有韧性的肌体,古人称之为“道人”.人们可以通过长期间千回万转无数次的劲练,促使肢体的各个关节渐渐松开、肌肉渐渐松柔、筋络柔韧性渐渐增强,肌体在不知不觉中被“松、柔、韧”揉成一个极富有弹性的整体,松而不弛,柔而不软,松柔而坚韧,体能更加协调敏捷且弹性倍增,犹如脱胎换骨似新的体感.太极体成了判断中国功夫的基本标杆.

(二)中国功夫高低取决于肌体的松柔程度.修练松柔有一个过程.具体来说,人们通过三五年不间断的劲练,促使肢体九大关节会细微逐渐地松开,即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肩关节、肘关节会慢慢松开,大关节松开即功夫初现;继而筋骨、肌肉、胸骨与肩甲骨渐渐松开,胸中空荡却浑身充满着劲,“来劲”即可视有功夫;接着脊梁骨节节松开,可如蛇腰蠕动般的柔韧,肌体内部犹如数不尽的悬空微粒组成,若风吹草动则会有流沙般的体感,身上所有力点均化为内劲,动则如大海般暗流涌动,静则如铜墙铁壁岿然不动,动静自如即内功有成;如果松柔的体感触动到五脏六腑,任督脉区随意牵引阴阳互通,则气功告成;如若加上个人的特殊悟性则可演化为某种特异功能.所以说,功夫、内功、气功乃至特异功能,都建立在太极体的基础上.

二、太极体修炼要用“劲练”

(一)“劲练”和“力练”是太极与现代体育运动的根本区别所在.力练主要建立在主观用力的基础上,要求每个人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以求证个人的耐力、爆发力、冲击力能否得到提高,其结果常常是人变得腿粗腰圆臂膀结实体力过人,人的外形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一旦停止训练,人的体能就会随之下降,技能也会不断减退,体型也会渐渐收缩,甚至还会恢复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也会因此而蜕变减退.总之,力练出来的成果并不稳定.

相反,太极体育运动属于劲练科目.劲练主要在于求松柔、去力点,人们通过长期间习练,太极元素会生长且慢慢沉淀在体内,这种在体内沉淀堆积的元素,不管你习练到什么样的程度,一旦停止习练,也不会改变体内原有沉淀下来的太极元素的存量,也不会因为个人年龄变化太极元素存量就会衰弱或减退.凡修炼出来的太极元素将会永久地停留在体内,相随生命终身、不离不弃,就是想改变也无法改变得了.

(二)通过劲练会使内气往下走.力练的运动,不管你练多久,人的极限提高到多大的程度,都改变不了胸肺呼吸的压迫,越卖力练就越觉气喘压迫和难受,直至坚持不下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整,若干年练下来内气依然搁置胸部下不来;相反,太极习练刚开始的时候谁都会主观地练,所以胸部会觉得呼吸喘急和紧迫,只要掌握好要领坚持下去,内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往腹下走,即“气沉丹田”,气喘紧迫的感觉会渐渐消失.

三、太极体形成的逆向思维

在修练太极体的过程,不仅会出现肌体内部关节肌肉筋骨出现松柔韧的变化,最为本质的还在于人的思维观念的转变.

(一)修炼太极体要始终贯通“放松”的思维.功夫修炼的艰难性就在于改变自我思维的过程.人能否练出太极体,关键在于习练过程自己是否始终坚持和贯穿“松”的意识,不论是站桩爬墙、走架势打拳路、摇摆扭捏都必须确立放松的意识,乃至检验执行过程是否对或错也根据“松”字来判断.非常忌讳在锻炼过程总想着要得到什么,或改变什么,刻意去做就会主观,主观则会“紧”,越练就越僵硬,手臂腰背越来越结实,太极元素反而越难上身;相反,始终贯穿“松”字,僵硬的肌体会逐渐被揉松,太极元素会丝毫微粒生长和积淀体内,直至整个身体变得柔韧富有弹性.

(二)要化“主观、主动”为“客观、被动”.长期修炼会使人们原有的“主观、主动”思维逐渐化为“客观、被动”的思维.凡主观、妄动则会僵硬,在搏击中容易受制于人.太极修炼是让自己学会被动、学会自然,把主动化为被动,把主观化为客观,方可实现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机能.许多人习练功夫多年,乃至数十年终归没有太极上身,关键就在于不善于去克服主观、妄动的意识,总想得到什么反而得不到.殊不知太极上身往往不在用意之中,而在用意之外.所以,修炼太极体要克服主观、防止妄动,适应被动、遵循自然,“粘连随从”的意识才渐渐形成.

太极与中国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太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太极逆向思维形成的本质.人要改变观念并非易事,要有所历练、有所积淀,观念才会不断的转变.太极思维的转变也由不得自己凭空臆想,必须经历长期的努力,随着太极元素的不断生长和积淀,身上的力点不断化掉,主观意识才会不断消弱,自然放松的意识亦油然而生.可以说,太极元素量的积淀是形成逆向思维的物质基础.

实际上,中国功夫以太极体为本.人们通过劲练改变自己的体质、改变自己的思维,实现人体新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了人的生命质量,也建立了人们辨证思维的原体.这已远远超越了武学范畴成为人类智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