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满族民歌的文化价值

点赞:30662 浏览:1438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满族历史文化悠久,满族民歌作为满族文化的灵魂,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发声方法.本文试从满族语言、文化、民俗、发声方法等方面,对满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探讨.期望本文能提高人们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重视,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关 键 词 】满族民歌;文化价值;演唱特点;民俗文化价值

满族民歌,在它的产生、流传和演变过程中,吸纳、消融和积淀了丰厚的满族地方文化.可以说,满族民歌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象征.对于满族人来说,满族民歌就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传家宝,它既表现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也蕴含着多元的文化认同价值.

满族主要分布满洲地区,满洲是满族的故乡发源地,在辽宁、河北省,其他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及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满族人口众多,仅排在壮族之后.满族更是中国历史政治舞台上的佼佼者,它的艺术文化十分发达,其中满族的民歌是满族音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题材,体裁和风格方面都具独特魅力,满族民歌在中国5000多年悠久历史中占有一定地位,同时满族的民歌反应了满族人民的骁勇尚武、粗犷刚健,乐观进取的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白山黑水的地理、气候风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我看满族民歌的文化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歌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满族民歌是满族文化的灵魂,反映了社会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在长期的文化传播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歌唱特色和方法.我想通过以下几点,谈谈满族民歌的文化价值:

(1)满族民歌的语言文化价值:首先满族民歌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语言通俗、质朴、简单.其中满族的歌词分为三种类型,有全是满语的歌词、满汉兼用、纯汉语的.同时满族民歌分为对唱,领唱和齐唱三种演唱形式.满族民歌的歌曲中,常用用韵特点,押头韵,押尾韵,讲求元音协和,这是满族民歌的一大特征.其次,衬词也是满族民歌中重要的一个特点.把放在歌曲的句段首,句段尾添加的词称之为“衬词”,它是展示满族语言特征哩语的地方独特风格色彩,同时也为了渲染气氛,增加歌者的情绪.同时还采用一些生词,生僻的字做衬词来填补空隙,如:哲衣呼呼,呦呵,那拉胡等等.这些衬词既给满族民歌增加了活力,同时又渲染了气氛.

(2)满族民歌艺术表演的文化价值:满族是一个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大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变而来.它们的歌曲乐观向上,同时满族人民用不同的舞蹈表达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人民在祭祀时也不忘记载歌载舞,他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赞美和崇敬,最后逐步发展为满族舞台艺术歌舞.满族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称扭秧歌,闹秧歌,每逢节日时,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会在一起表演,并且每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扮相,他们交错歌舞,有说有唱.

(3)满族民歌发声方法体现的艺术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常用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适合中声区的演唱,而在东北的满族人民歌唱中,声区大多都不超过八度,满族民歌的这种演唱方式中,相对强调咬字,吐字,轻松自然,松动下巴,以求得自然的口腔共鸣,这种共鸣方式相对强调喉头位置的稳定,这种方式在满族民歌中,运用非常广泛.二是强调鼻腔或头腔共鸣.首先要在呼吸正确的支持下,声波通过控制之后通过鼻咽腔而获得高位置声音,其实头腔共鸣石很关键的一个共鸣体,它能使音色明快,铿锵有力,有较强的穿透力,发出银铃般声音,这种共鸣在在满族歌曲中应用比较广泛.三是胸腔共鸣的的巧用,他的体积较大,位置较低,声音的效果浑厚有力,音色雄浑,用于表达庄严地情绪.

此外,满族民歌中调式及音阶特色,大多以五声音阶及五声调式最为常见,虽然在清朝时很繁荣,但是到了清末,大多数歌曲都发展成了说唱和戏曲,只有少部分保留下来.同时在满族民歌的调式中分为,宫、商、角三音小组,他们有着重要地位,同时满族民歌的音域很窄,各音列大都是以三音小组为骨干向上或向下扩充一至两个音而成的.满族民歌的旋律常以级进、重复、变化重复不完全模进手法展开.在一首乐曲中,调式的主音、最高音、最低音的使用位置,常是以满族民歌的旋律常以级进、重复、变化重复不完全模进手法展开,以三音小组为骨干的四声音列构成的乐曲形式最为常见,以五声或六声音里面的切分,弱起拍,附点的运用和热瓦甫伴奏,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4)满族民歌的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也罢,民歌也罢,都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认真研阅满族民歌,我们就可以挖掘出满族民歌中所蕴含的丰富而又广泛的满族民俗,这些民俗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满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妇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枣颗棵》;儿歌有《干草垛插金刀》、《风来咯》等.

满族民歌的历史悠久,对于满族民歌价值的总结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民歌及其文化的重视,开阔视野,为声乐教学提供强大的教学资料.满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民歌发展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少数民族音乐有它自身的审美观和艺术基础,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不仅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统保护和传承问题,更关系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文化遗产的继承.

满族民歌是满族音乐形式的基础,无论是满族的乐舞、说唱、戏曲等都离不开满族民歌的要素,随着人们对满族音乐文化历史源流探讨和研究的深化,满族斑斓多姿的音乐艺术形式逐渐为世人所认知.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本民族、本地域起过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对今天中原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民族融合是时代的主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满族民歌的内涵之丰富和文化积淀之深厚.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族民歌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它是产生于满族,积淀于满族,承继并珍藏在世世代代满族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