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的文化叙事策略

点赞:25404 浏览:1182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古韵》是凌叔华追忆童年的自传体英文小说,在叙述策略上,作者通过对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处理,来突出强调文本的重要内容,使其文化叙事的主题得以实现.

关 键 词 :《古韵》 叙事时间 文化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7-0026-01

《古韵》是凌叔华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作者童年生活为蓝本,书写清末民初北京官宦人家的一角.1953年《古韵》在伦敦出版,受到英国文化界关注,英国读书协会将它评为当年最畅销的名著.《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评论说:“叔华平静、轻松地将我们带进那座隐蔽着古老文明的院落.现在这种文明已被扫得荡然无存,但那些真正热爱过它的人不会感到快慰.她向英国读者展示了一个中国人情感的新鲜世界.高昂的调子消失以后,‘古韵’犹存,不绝于耳.”①

《古韵》的文化叙事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古韵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古韵》在英语世界发行出版并受到关注,使之不只是凌叔华个人的成长纪事,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其叙事策略的运用实现和强调了文化叙事的主题.

作家为了达到某种预先设定的文本效果,先验地设定了叙事原则或规范.文本中的时间,即叙事时间成为作家最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作家常常通过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来突出强调文本的重要内容.叙事时间中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比较的“时距”,“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作品的节奏,每个事件占据的文本篇幅说明作者需要唤起注意的程度等”②在《古韵》的不少章节中,由于时距的长短变化,表现了叙事节奏的快慢感,让我们看到隐藏在故事叙事中的文化叙事主题.“时距”提供了解读《古韵》文化叙事主题的一个“技术”指标.

在叙事中,“时距”为零的一种情况是“停顿”,停顿指的是描写时故事时间暂时停滞,事件没有向前发展,故事中的情节相对静止不动,故事重新启动时,当中的时间没有流逝,表明叙事描写集中于环境,背景或某一其它因素.《古韵》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停顿”,表现为事件时间相对短,叙事篇幅相对长,叙事节奏缓慢.

小的停顿如第九章《贲先生》,学画一年的“我”与爸爸共赏山水画,通过二人的对话,引出对书院的一番介绍,这段对话俨然是对中国书院辞典式的注释.


“爸说书院制始于唐朝.唐明皇不忍看文人学士为谋生而奔波,于是为他们建立书院,资助他们在书院安心做学问.宋、元两代皇帝保持了这种建制,并在几个大城市,建起了更多的书院.再后来省府和豪门显贵也开了一些书院.到了清代,皇帝不再资助书院,大多是由有钱人慷慨捐助,只有少数是由地方政府出钱.这些书院对中国文学所做的事情,比唐宋元三朝的更为重要,因为它们能把当地著名的文人召集起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③

在第十二章《老花匠和他的朋友》中,“我”放学后就去帮老花匠干活,老花匠带“我”去写花肥,让“我”给兰花浇水.故事写到这里,作者停顿下来,开始进入对兰花的介绍:

“中国人爱花,讲究可多了,关于兰,竹菊的培养和特性,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学问多得很,在过去,知道怎么种兰竹菊的人特别受尊重,尤其是文人,他会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可以进宫与朝臣并坐,谈兰花的书就有四五十本,够这辈子看的等”

这段叙述不仅描述了兰花的品种香味,也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老花匠带“我”去李大伯家花房玩,作者描写了李家花房的美景,奶白的甜米酒,古老的紫藤树,其间也有一段停顿:

“中国人喜欢盆花胜过瓶花,种好瓶花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因此,这要匠不仅要知晓大多数花的特性和形状,还要了解它们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例如,牡丹表示雍容华贵,木兰表示卓尔不群,兰花表示清纯秀雅,竹子表示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品行,总之,差不多每一种花木都有它深层的内涵,而这种意韵又是同中国历史,文化甚至社会传统相联的.花匠在不同场合摆设花木之前,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从这段叙述的语气来看,无疑是直接针对西方读者,将中国园艺花卉知识作了常识性介绍.类似的例子还有第十章《叔祖》对《镜花缘》情节主题的介绍;十七章《老师和同学》对于《庄子》内容的介绍.

而较长的停顿出现在有关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些文化现象的理解上,将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质,最能吸引西方读者的种种,“翻译”至西方世界.十四章《义父义母》中,写到义母教我弹古琴,这里出现了较长的停顿,转入对于古琴阐释性的介绍和评论.

“唐代著名散文家陆龟蒙的《醉渔唱晚》,也是一首为人所知的乐曲,是为劝慰遭贬的远方朋友而作.宋代也产生过几首著名的乐曲,有两首义母弹得非常好,是《普安藏》和《彻堂藏》.普安是为僧人,住在一个山洞里,一天,听到淙淙流动的泉水,便把佛经撇在一边,忘情于清丽幽雅,宁静超然的山景中,在一股强烈的感情冲动下,写成《普安藏》,然后又写成《彻堂藏》,这是音乐中第一次表达佛教情感.”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高山流水”的典故流传千载,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可以说,古琴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乐器,古琴音乐的文化内涵也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几近圆融.作者放慢叙事节奏,将古琴的典故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介绍完经典性的琴曲,作者紧接着又详细地描述了《流水》和《平沙落雁》的音乐意境.

当我要去日本念书,与义母告别之际,义母唱起送别曲《阳关三叠》.作者停顿下来,描述道:

《阳关三叠》曲调悠扬古雅.第一部分描绘了离别之地的景致,音乐平稳中露出哀怨.第二部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绪,音乐明显带上强烈的感彩.第三部分音调悲哀而深情,第四部分又回到现实,主人公意识到就要与友人分离,音乐在此渐缓,慢慢结束.”

这里的描写和评论,显然不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和个性,而是作者向西方读者灌输中国文人的生活艺术,是直接针对西方读者所做的文化叙事.这种叙述使得故事时间相对静止,情节没有发展,节奏显得缓慢.

总之,《古韵》中频频出现叙事时间上的停顿,旨在细致展现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使其文化叙事主题得到强调和实现.

注释:

[1]傅光明《凌叔华小说及画里的“古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第7页.

[2]罗纲《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46页.

[3]本文所摘录《古韵》原文均出自《〈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