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幾點

点赞:3934 浏览:12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想談一談最近對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一些思考——中國文化應該怎樣走向世界.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面向世界文化的出发点

——我们是不是要紧跟美国,强调发展“文化软实力”?

任何國家都有傳播其文化的願望.但出發點各不相同.美國的約瑟夫奈將“軟實力”定義為:“一個國家通過內在吸引力在國際上獲得其渴望的利益的能力,而文化吸引力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軟實力”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以征服別人、獲取私利為唯一目的,披上偽裝的實力.從這個定義出發,他們極力膨脹自己的文化“軟實力”,壓制其他文化可能產生的吸引力,以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結果就是新的精神殖民,對全球文化的單邊統治,全球文化生態的毀滅和文化的枯竭.

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出發點與此不同,不是單方面地向世界灌輸中國文化,更不是只著眼於宣揚中國“實力”,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應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不能沿用美國的模式,走他們的老路.

我們的出發點與此不同,我們的最大利益就是與世界文化多元共生,參與到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來,探究中國文化作為重要的一元,如何參與解決世界難題,如何反對單邊統治,抵制精神殖民,開創新的精神世界.

這種理解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更新和發揚,是一種反本開新.中國文化向來強調“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認為差異是一切發展的契機.例如做菜,油鹽醬醋必須“不同”,才能做成菜肴;音樂,必須有“短長疾徐”、“哀樂剛柔”等“不同”,才能“相濟相成”,成為音樂.此後,“和而不同”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之一.孔子接著發展這一思想並總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把“和而不同”作為做人處事的根本原則.

但是“不同”並不是脫離相互的關係而孤立存在,“和”的本義就是要探討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關係網絡中如何共處.儒家立論的基礎是人和人的關係,道家立論的基礎是人和自然的關係,都是在不同的領域內探討如何和諧共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協調“不同”,達到新的和諧統一,使各個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發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理想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和“道並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則是“和”.莊子的最高理想是 “太和萬物”,使世界達到最完滿的和諧.這是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根本精神,這種不斷開放,不斷追求新的和諧和發展的精神,為今天的多元文化共處提供了不盡的思想源泉.這與美國所謂“軟實力”根本不同,前者引向和諧共處,後者引向對立、衝突和戰爭.

多元文化共處最核心的問題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溝通.“對話”的目的主要不是“說服”對方、同化別人、“統一思想”(更不是文化大革命提倡的統一領導、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輿論、統一行動的五個統一),而是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產生出新的思想,這就是“生成性對話”.這樣的“對話”需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充分自覺,對別人的文化也要有同情的瞭解並作出自己獨特的、有益的解釋,不能僅僅按照一方的片面理解和利益去覆蓋另一方,希冀另一方接受.如果把“他者”完全置於自己的文化想像和利益之中,“他者”的特殊性就會被剝奪,被同化,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對話最忌諱的就是“人云亦云”、“我打你通”.因為我與他人的關係通過對話,不是特點消失的合金式的“融合”,而是一種“面對面”的關係.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面對面的相異性,一種文化才有可能對他種文化產生吸引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佈過一個《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指出:“應把文化視為某個社會或某個社會群體特有的精神與物質、理智與情感的不同特點之總和.除了文學和藝術外,文化還包括生活方式、共處的方式、價值觀體系、傳統和信仰”等等.只有通過“生成性對話”,這樣的文化多樣性才有可能得到實現和發展.中國從自己獨特的文化吸引力出發,有自己獨特的面向世界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同於美國的“軟實力征服”,而是一種平等、和悅、互動的方式.

中國古人所看重的首先是不同意見的“生成性對話”,而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逢迎權勢者“抬轎子”的對話.對話的目的不是私利而是真正的互動,產生新的思想.在全球化的語境下,這就是通過廣義的平等對話,讓不同文化根據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現代解讀,為解決世界共同的難題作出貢獻.


用什么来面向世界

——首先是提供新思想,共同解决人类难题.

英國前首相薩切爾夫人斷言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大國,因為中國沒有獨立的、足以影響世界的思想.近代以來中國也確實沒有出過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百年來的中西文化對話,中國所面對的往往是強勢文化的灌輸和覆蓋.他們大部分懷著對中國現代文化和當代學者的輕視.

今天,是根本改變這種局面的時候了.我認為我們今天用來面對世界的,首先應是從深厚的中國文化土壤中,通過今天人的自覺生長出來的中國新思想.目前,世界形勢有了很大改變,今天中西文化對話的特點,也首先表現為中西學者在平等對話中,以中西文化為資源,探求如何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

目前人類深陷於自我製造的各種衝突中,從軍事戰爭到經濟戰爭,從資源爭奪到社會鬥爭,從國際衝突到文化對峙.如何克服衝突,形成合作,是人類一直未能解決的最大問題.問題的根源是由自私發展而來的貪婪.自私是難於避免的,貪婪卻是人為培養的.貪婪即無止境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切衝突之源.當一切利益和價值以個人為准,排他利益至上時,這就在邏輯上拒絕了解決衝突問題的可能性.

中國傳統文化與此不同,中國古人認為個人無法獨力生存,人的初始狀態就是與父母和他人的關係,這首先就是一種社會合作狀態.因此,社會的基因不是個人,而是人與人的關係.中國講禮,禮就是在社會關係中的人如何存在,父慈子孝、君義臣忠、兄友弟恭等等,都是在一種社會關係裏存在,不是講抽象的個人,是在講處在社會關係之中的人.

如何面向世界

——需要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对他人文化同情的了解.

對世界展開中國文化,最需要對自己文化的自覺熱愛,也需要對他人文化的同情的瞭解.這裏想舉一個林語堂的例子.

林語堂1935年寫的《吾國與吾民》深受美國讀者喜愛.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賽珍珠說:“長期以來,我就希望他們中的某個人可以為我們所有的人寫一本有關他們自己的中國的書,一本真正的書,滲透著中國人基本精神的書.”而《吾國與吾民》正是她所期待的那一本.她評價說:“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關於中國的著作.更值得稱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國人寫的,一位現代的中國人,他的根基深深地紮在過去,他豐碩的果實卻結在今天.”

1938年,林語堂用英文寫的,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的《生活的藝術》一書出版,引起轟動,成為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且持續時間長達52個星期之久.後來,此書在美國重印了40餘次,並被譯成十多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丹麥、瑞典、西班牙、荷蘭等,直到今天它的影響力仍然不衰.

70餘年過去了,中國的經濟地位、文化實力無疑大大超過了20世紀30年代.但是,為什麼直到今天還不曾出現一本和林語堂以上兩本書在國外的影響可以媲美、可以取代的中國人自己寫的新書呢?我想這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林語堂對中國文化有深刻廣泛的瞭解和熱愛,能夠捕捉到中國文化的某些精彩方面,並以簡約易懂的形式傳達給西方讀者.

其次,他的家庭背景和經歷使他比較容易理解西方讀者的文化趣味和內在需求,因此有可能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對中國文化給予到位和貼切的解釋.他總是把外國讀者置於朋友的地位,“將心比心”,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而不是向他們“灌輸”、“宣傳”,更不是向他們炫耀什麼“軟實力”!

再次,林語堂以平和的心態、自由的精神、傑出的文學才能,從容自若,娓娓道來,在選題方面,不論題目,大至宇宙、小至蒼蠅都可以成為其描寫物件,做到了“有容乃大”,易於接受.

更重要的是,他的一切出發點都是基於堅定的跨文化思想的基礎.這也許與他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比較文學的經歷有關.1919年,他曾獲得“半額獎學金”,離開清華大學去哈佛比較文學系學習,他的同學有吳宓和梅光迪等,林語堂深受他們的影響.他始終認為理想的生活應該是中西互補的.他有著寬容通達的人生觀和獨立思考,以及匯通東西文化的寬闊視野.林語堂的一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創造了至今無人企及的中西跨文化流通的實績.

文化選擇之權在雙方

——中西文化在一種互補的基礎上向前邁進.

面向世界的中國文化並不只是按我們的主觀願望製作好了,端出去的一盤點心,而是在長期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相互影響.因為文化是多方面的,如前所述,除了文學和藝術外,文化還包括生活方式、共處的方式、價值觀體系、傳統和信仰等等.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視角,不可能以偏概全.

中國文化面向世界,與他種文化進行對話溝通已有悠久的歷史,特別是18世紀以來,中國文化正是通過伏爾泰、萊布尼茲、榮格、白璧德、龐德、布萊希特、奧尼爾、色加楞、米肖等主流文化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吸收,包括誤讀和改寫,才真正進入西方文化的.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8本中學西漸叢書在這方面收集了很好的資料,曾獲出版政府提名獎,可作參考.這些西方主流文化的大家並不全面熟悉中國文化,也並不精通漢語,但卻從中國文化汲取了至關重要的靈感和啟迪.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首先是一種靈感的共鳴,不是一般漢學研究所能代替的.這個過程的目的首先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外在的視角,以便更好地審視和更深刻地瞭解自己.但要真正“外在於自己”卻並不容易.人,幾乎不可能脫離自身的處境和文化框架,他們對“異文化”的研究和吸取也就往往決定於其自身的處境和條件.當所在國比較強大時,他們在異國尋求的往往是與自身相同的東西,將異域的一切納入“本地”的意識形態;當所在國矛盾重重,有諸多不滿,需要向前跨進時,則常將希望寄託在異域的烏托邦想像之上,而將物件加以美化.我們切不可因某些稱讚而自鳴得意.

對待中西文化,要有一種互補的精神:既不是我們向西方學習,也不是西方向我們學習,更多的應該是中西文化在一種互補的基礎上向前邁進的過程.

總之,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發展.這種發展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我們有能力對世界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長處而不失去自我.這就是我們面對世界文化的根本出發點.我們不需要炫耀,不需要灌輸,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國文化的價值必然會越來越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並成為有助於解決人類難題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