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的文化感

点赞:11965 浏览:546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7月的伦敦和巴黎到处是游客,欧洲人懂得保存,更知道如何向游客贩卖自己的文化遗产,将文化传统包装得惟妙惟肖,让游客来“朝圣”.

趁9月开学之前,我与妻忙里偷闲,到欧洲游历两个礼拜,做一次典型的游客,旅程也是最典型的:伦敦――巴黎――荷兰.这次的经验也很平常;大抵是愉快的,但是也不无另一种滋味的感受.

最明显的感觉是,欧洲人懂得如何保存文化遗产,特别是老建筑物和博物馆,而且知道向游客贩卖文化遗产.这一点香港永远做不到;台北和新加坡正在做,成绩尚未能盖棺论定;北京和上海有足够的资源,尚不知道怎么做,成效也参差不齐.

相形之下,欧洲的大城市似乎太注重包装文化做游客生意.7月的伦敦和巴黎,街头到处是游客,几乎成了游乐场,而本地人的生活呢?不能到外地度检测的巴黎人,依然我行我素,对外国游客置之不理,暂时把自己的博物馆借给外地游客.7月的巴黎似乎没有任何本地的文化活动.

然而,像我这样的游客却想享受一点较纯真的本地风味,这在7月的巴黎几乎是一件求之而不可得的事.情况最差的是罗浮宫,要排长蛇阵购票(法国人怎么写作效率真差,我们队前有两个售票窗口,竟有一个关闭,难道连售票员也度检测去了?),排了近一个钟头,待在涌涌人潮中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时候,我早已腰酸背痛,啼笑不得,不禁暗自怀念香港人怎么写作之勤快和高效率.

然而,香港博物馆的情况适得其反,我每次参观都是门可罗雀,多年前看到极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展,但堂堂大厅中依然不见游客,寥寥可数的“本地人”似乎对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无动于衷.也许需要把那个《蒙娜丽莎》借出来,再重新包装一次在香港展览,才能达到万人空巷.

香港政府似乎早已有打算,把全部赌注放在与历史文物无关的迪士尼乐园上.有人说:在“后现代”的商业社会已无所谓真品,巴黎罗浮宫的那幅《蒙娜丽莎》,表面上像是真品,但即使是检测造,恐怕也照样游人如织.到了巴黎而不到罗浮宫参观,别人听了会骂你文盲,然而“到此一游”的普遍心态又在作祟了:在罗浮宫前照几张像,好像已经与法国文化注册过,但这又有何意义.

欧游的文化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游客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巴黎和伦敦这两个19世纪西方文化的首都――如今却成了西方的旅游重镇,把自己的文化传统包装得天衣无缝、惟妙惟肖,让外地来“朝圣”的游客感受到一点似乎是纯真的经验.

这对于初访的游客也许可行,但对像我这样到过欧洲多次的怀旧症患者,不过徒然添增另一层伤悲.现在的罗浮宫和凡尔赛宫,似乎比30年前我初来巴黎时漂亮多了,像是两个半老徐娘又穿了一套夏季新装.然而我记得30年前的气氛没有这么热闹,如果不是周末或检测日,一个人仍可在那无数间展览厅中流连忘返,消磨整整一天,意犹未尽的话,第二天再来.那文化浪游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比起罗浮宫,改建后的伦敦大英博物馆则比较成功.在名建筑师福斯特(Norman Foster)――也就是设计香港国际机场和不少其他建筑物的那个人――精心策划之下,干脆把“大英博物馆”的传统功能重新界定:一切为了展览,一切为了吸引游客(而且目前还是免费),所以把大部分书籍搬到新建的伦敦图书馆,连原来的阅览室也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展览馆,而且气派不凡,令我肃然起敬.那股古旧的书卷气当然早已荡然无存,也使我不无感慨――曾几何时,马克思为了逃债、孙中山为了避难,皆曾在此作过常客,幸亏当年游客不多,否则马克思不见得会写完他的《资本论》,而孙中山呢,还是会在伦敦蒙难,但是不在大英博物馆.


30年前我为了追寻伟人的踪迹,也大模大样地走进大英博物馆数次,但并不觉得自己是游客.此次以游客身份前来,心态当然不同,但这个犹如电影场景的阅览室依然展现出另一种魅力(Aura),它不是来自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重新塑造出来的“文化感”,即使如此,我觉得它仍然比过度商品化的罗浮宫和凡尔赛宫更吸引人.

但真正令我们流连忘返的却是荷兰.这个小国――从农村到城市――太美了,一踏进国境就闻到一股花香和自由的气息.荷兰这个国家,值得大书特书:我对它的印象,也一次比一次更好.据说荷兰和台湾的面积相仿,又曾殖民台湾,理应作为台湾朝野学习研究的对象,然而台湾又有多少人懂得荷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