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建设

点赞:29662 浏览:1405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云南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疆省份,其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不能够照搬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的模式,而应该从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从实际情况看来,云南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省份,而这也是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优势资源.对云南省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转变成为产业优势,从而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现阶段云南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 键 词 :云南地区;民族文化;建设;保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146-02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云南,有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独有的民族,有10个民族是跨境居住,加之后来进入云南省内生活定居的民族,云南省现居住的民族种类已经有54种.不同的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云南省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各个民族的语言、歌舞、服装、民族建筑、饮食、风俗以及一些独有的节日等,这些都是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珍贵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一定就能直接变成经济财富,我们只有将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才能够为云南省带来效益.正如同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品,它们之所以可以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云南现象”,其本质上的原因是由于对民族文化的充分挖掘和积极体现,利用内容和形式的民族化创新,向世人展现出了云南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创造出了一种民族文化品牌.

一、云南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危机

(一)对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认识不足,很多人都觉得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贫困省,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加重视发展云南经济和生产力,而对于民族文化建设不予重视;另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担心在大力建设民族文化之后会违背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等.

(二)基础资料不全,文化种类认识不足

当前,只要一谈到云南民族文化,很多人都会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使用很多丰富的词汇来形容灿烂的云南民族文化,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性著作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如果我们要对其中某一种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究,比如说云南省内到底有多少类型的少数民族服装?有多少民族工艺品?有多少种类型的歌舞?像这类似的提问,就鲜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缺乏整体性的基础工作,很多研究组织或者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专题来选材,到最后是研究多年、积累多年依旧没有一份全面的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基础资料,这样一来就让民族文化建设工作面临了极大的困境.

(三)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无人传承

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云南民族文化存在加速流失的问题.我们拿基诺族来说,这个民族是云南省内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的民族,但是按照云南省社科院杜玉亭研究员的调查显示,虽然基诺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特征正在缓慢的消失.基诺族长老在和民族学者进行座谈时也提道:基诺族的年轻人大部分已经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了,还有很多老年人也随着时怎么发表展换上了西装,因此基诺族的传统服饰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短时间内消失;基诺族的口碑文史和其他风俗习惯可能会在二十年内消失;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言”,也会在三十年内消失.

(四)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即便是云南省早在2000年8月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民族文化建设非常缓慢.从2000年到现在,云南省委普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次召开了关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高规格会议,曾经一度让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工作推向.但是,纵观现在的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大多都更加注重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报业等大企业的发展,而对于立足于少数民族的社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却有所忽略.

二、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要注重发展和创新

云南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这仅仅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前提条件,并不是说文化资源优势就直接等同于产业优势,我们还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唯有把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对于这一点,云南民族村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案例,民族村的开发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它把云南省内各个民族以及独特的民族建筑、文物和民族风俗集中在一起展示出来.当前民族村已经浓缩了14个民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自从建设之后,云南民族村每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可达上万人,目前已经成为昆明的一个著名景点.而世博园的建设,是云南省联合全省各地进行民族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它向我们证明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必须要进行创新,使之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够让民族文化放出光彩.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实施精品战略

“精品”应该说是文化产品的精髓所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做好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一批拥有较强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对于这一点,丽江歌舞团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2002年之前,丽江歌舞团所表演的歌舞节目观看人数很少,长期以来处于亏损的状态,而民族文化歌舞也得不到传播.但是2002年底,丽江歌舞团经过政府部门的搭桥,和深圳市能量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民族歌舞精品《丽水金沙》,在这部歌舞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摩梭族人、纳西风情和云南民族服装,让这部戏受到了极大的热捧,在旅游旺季,观看这部歌舞作品的游客数不胜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让丽江歌舞团盈利千余万元.这部歌舞作品的成功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贯彻落实了精品战略,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制造出了“亮点”,于是挖掘出了市场,最终形成了拥有极高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称赞的文化品牌,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建设. (三)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文化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如果我们单单做的是被动保护工作,和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各民族群众的增收致富不能联系起来,那么丰富的民族文化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资源.这方面大理州和迪庆州等地就做得很好,他们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联系起来,以建设旅游景区为手段,盘活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开发,2005年以来,迪庆举全州之力,成功举办了“欢乐香巴拉”迎春民俗文化活动,“欢乐香巴拉”民族民间歌、舞、乐大赛,打造了“欢乐香巴拉”这一品牌,进一步推动了迪庆州的冬季旅游;成功召开了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理论研讨会,为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香格里拉的藏民家访活动,不仅能够让造访的游客真实地感受到藏族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多藏族家庭也因此获得了经济收益.

(四)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法律保障

必须努力做好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的手段来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此我们能够借鉴很多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先进经验.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例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关于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即是从立法出发,当明确了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之后,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流程以及保护资金等内容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借鉴这些先进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努力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工作.从云南省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云南省门、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必须要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对省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施立法工作,强化对这些珍贵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唯有把立法和执法、监管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够让云南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充分的保护.

(五)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

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应该按年度来设置专款,专门用于民族文物的维修、文物的征集以及对民间文化的整理.对于国家级、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要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自2003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以来,迪庆州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全州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州政府根据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需要,结合迪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分布状况,在州、县、乡、村建立传统文化传习馆及传习所,着力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展示馆建设.乡村展示馆以乡(镇)、村为单位,计划到2020年,建立12个乡村展示馆.同时,在民间艺术之乡成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更好地为世世代代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必须从云南独有的自然风光以及民族文化出发,强化政府部门的文化产业指导以及宏观调控措施,寻求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地推动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璀璨多姿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