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点赞:15068 浏览:683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民族文化面临种种冲击,并有可能走向衰败的今天,作为继承优秀文化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守土有责.在日常教学中,我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民族文化心理的塑造.

1.把传统文化融入“导语设计”中

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它既是挖掘学生求知思维的动力,也是打开学生求知的金钥匙.授新课前,我往往联系旧知识,或回顾导入,或情境导入,或拓展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授《离骚》时,我引用学生读过的《沁园春?雪》中的几句:“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让学生回忆“”的含义,再从“风”引出《诗经》和《国风》,从“骚”引出《离骚》和屈原.又如组织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泰山是一座雄伟的山,又是一座文化的山.它不仅留下了历代帝王的足迹,也留下了众多文人的诗篇.《孟子》中就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则在《望岳》中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想象自己登泰山之巅俯视一切的情景等

导语虽短,文化蕴味却很浓.几年来,学生普遍认为:每当学习课文之前,就是一次“文化充电”.

2.分析文本时努力挖掘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直接宣传传统文化的作品并不多,传统文化的因素渗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需要我们去挖掘.譬如,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我们可以挖掘出以下传统文化因素:第一,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亲近.不论是儒家崇尚“天人合一”,还是道家推崇“自然无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促使人们去亲近自然、探究自然、开发自然.第二,折射古人的思想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建功立业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像陶渊明、李白这样的隐逸之士,他们的隐逸行为也是建功立业思想的曲折反映,他们是仕途受挫而走向隐逸的,他们骨子里还是建功立业的思想.为此,应告诫学生山水可以怡情,但不能因此而忘志.教学中,我们要把文学作品当作“个体”,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大背景联系起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或类比的方法从外国文学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授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可以对中西方的爱情观作对比分析:西方爱情来得热烈,较少顾忌,男子怜香惜玉,有绅士风度.西方爱情“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不着眼于长久的关系.中国的爱情提倡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的观念,并不属于爱情,只属于婚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婚姻关系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爱情观之间是有差距的.在当今西化思潮看来,中国的爱情观太束缚人了,但中国的爱情观自有它的魅力.

3.解释文言词语时传播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近几十年来,由于我们对孩子的文言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整个民族的语文水平、人文修养以及社会文化风气每况愈下.对此,我常常痛感“守土有责”,并试图抓住一切有可能传播民族文化的机会,点亮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的心灯.

长期以来,我习惯性地把文言散文课分解为“文学鉴赏课”和“古汉语知识积累课”.在古汉语课堂,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归纳文言词汇,比如实词按通检测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四大类归纳、积累.在课堂上,我这样解释“社稷”一词:

“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社”字从“示”从“土”,“示”是祭台,所以“社”在古代指土地神.稷指五谷之神.“社稷”连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土神和谷神.土地和粮食是国民生存的基础,古代的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招土地神和五谷神.于是“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人就用“社稷”指代国家.

类似的还有“海外赤子”“巾帼英雄”“千里送鹅毛”等词语的来历,都含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解词过程中,兼以举例,起以点带面的作用,也丰富了民族文化的积累.


4.扎实开辟第二、第三课堂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授完一个单元语文课,我都安排一个专题,介绍传统文化.如本学期先后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了以下内容:汉语发展简史、新词的产生和发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谦称敬称贱称、挽联、客家文化(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精心设计题例,与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相吻合.

为巩固和展示学习成果,我校的古诗文背诵默写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每学期都如火如荼开展.语文组教师积极发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并取得成效.根据教学需要,我布置学生每学期整理10位名人伟人事迹,并要求工整书写在读书卡片上,每学期评比一次.我曾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查找商店门牌、广告中的错别字,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

10年前,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六单位联合发起“爱我母语 爱我中华”读书教育活动.每年9月,我都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师生都连年获奖.我以大赛为契机,为学生印发相关材料,努力纠正社会语言运用上的不规范和混乱现象,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做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传统文化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5.倡议学生捧起“经典”“名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值得中学生研读的有《论语》《孟子》《庄子》等著作,而《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第一手、最可靠的资料.对时代的责任感、对民族的忧虑、挺身而出担当责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品质,是孔子思想和《论语》精神的实质.高中生深入了解孔子的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必将影响其今后的思想、言行和社会活动,甚至渗透在政治体制、社会习俗和心理习惯中.教他们诵读、为他们讲解文化经典,让他们培养读书兴趣,提高人文素养,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既让一代新人受益匪浅,又能促进新时期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名著目录,设计了含有20部中外名著的“导读与欣赏”,打印成材料分发到各班级,让学生走近名著、阅读名著.从家长会上得到反馈,不少家长都非常赞成我们的做法,还建议学校考试时多体现名著内容.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把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青年学生民族心理的塑造.

6.找回“缺失”的教育

德为人之本.司马光说:“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的一生起着统率作用,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

当代中学生,勤劳教育、耐心教育、自信教育、习惯教育、名人教育、亲情教育、情感教育、贫穷教育、失败教育都比较欠缺.一些中学生无法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一些中学生不清楚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一些中学生看上去整天都“懒洋洋、不振作、无所谓”等基于此,我常利用媒体信息,引用身边事例,在课内外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举例来说,我通过孟佩杰8岁开始照顾瘫痪养母,以单薄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重担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如何面对贫困和苦难;通过“最美洗脚妹”刘丽14岁外出打工,把大部分积蓄捐给贫困学生,帮助上百个孩子圆读书梦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爱心和如何报答社会;通过受黄毒网络毒害的青少年辍学堕落、荒废前程,甚至杀父弑母的惨痛教训,教育学生珍惜前程,珍爱生命等为了青少年在校园茁壮成长,我还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勤劳俭朴习惯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他们的孝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和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

我在教育这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以纯洁祖国语言、传承华夏文明、颂扬民族精神为己任,愿意做一名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