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

点赞:6477 浏览:204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国的几代领导集体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话语系统.如果说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将形成创新价值,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绝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代,也不是异乡文化的简单移植,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长点和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还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以及这种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实践主题的需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为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明开始进行逐次仿效,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从中寻找救国方案,但由于文化精神上的不足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化,这又给处于探索中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第二次文化选择的机会.他们的第二次文化选择注重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即是否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能否满足中国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当时各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和文化思潮进行仔细地甄别过后成了最终选择.但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中国人文化救国的梦想,还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们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除了实践上的需要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新青年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原因,还在于学理上的相容性和相似形.”[1]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按照的说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按照张岱年的说法:“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基本前提和内在根基.体现着人类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融通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和民本思想等相似相通.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很容易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可主要缘于富于思辨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渊源于殷商时代产生的阴阳五行说,这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4].这种观点在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周易》中表现得更为明朗,表现出用变易眼光看待事物发展的观念.《老子》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辩证法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老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美丑、高下等一系列对立面组成的,这些对立成份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这些独到的精辟见解表现出先哲们的深层智慧,也是第一次超越经验而达到了理性形态,达到了当时人类思想的顶峰.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到社会、政治、历史、道德、军事等各个领域,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和过程观,这一特征在与各国哲学的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相通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等,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才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根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价值转换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近代,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全球性扩张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状态和评判自身的参照体系,打破了原先曾有的那种高度整合的一体自足状态,使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内外交困、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之中.[5]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是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人类的普适价值,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内在特质.一般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应该经历物质层次、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这样四个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由于现代化是一种外来的工业化运动,因此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构建一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的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如与现代化相冲突的倡导“中庸之道”、过分强调人伦纲常等,这是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使中华民族在生存意义和价值观上产生惰性的“深层型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艰难的现代化之路上重塑自身,在新的文化次序中谋求自身的地位与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和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又使中国获得了谋求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延续的动态存在,现代化作为它的延续,必然存在着实质上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现代化,应当是根植于中国这一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它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展示和挖掘传统文化潜能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具有潜在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层次发掘,并在对时代中心问题作出积极应答的过程中,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内在本性,又体现中国价值的具有时代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转型.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重新整合与阐扬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形式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自我革新,在实质内容上则是在充分吸收中西文化上的伟大创造.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淘洗和重组传统文化中的各个因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确立其在世界上应有的作用与地位.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执政方略的文化内核

中国既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又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的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传统文化与思想.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作为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深谙中国历史,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人民怎么写作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是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而这条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撷取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荀子直接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也提出了吏为民役的思想.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宋代的包拯到明代张居正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将先行的思想予以融合和升华.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民以食为天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君舟民水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可以看出的人民观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的继承与创新.

“实事求是”是对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超越.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的思想路线,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反映的是一种为学治事注意从实际出发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体系中具有立场、观点、方法及思想利器的性质.

2.传统文化与理论.

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它以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伟大复兴为理论生长点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两重性.

从“革故鼎新”[6]到改革开放.“革故鼎新”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旧邦新命”的历史使命感.“旧邦新命”既是君权“受天命统治人民”的合理证明,也成为“承天命推翻暴政”而进行革命和改制的理论起源.其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变革发展观.其三,“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制度创新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自觉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融合起来,赋予了这种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首先,强调要观念革新.总是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大胆试验:“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其次,强调要制度革新.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最后,强调要体制革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大胆地进行改革.


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康到现代化建设的初级目标.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最早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经》,《礼记》中的《礼运篇》把小康作为相对于“大同”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状态.无论怎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的小康思想,来自于传统文化,是把传统概念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形象表述,是改革开放初期,把中国的发展水平放在一种世界性的、横向层面上相比较而得出的一种“雄心壮志”,它是对“四个现代化”概念更具现实性的表述,是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的小康思想在经济层面上与翻两番紧密相连,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3.传统文化与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与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继承传统“时变”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时变”的中心意思是指根据客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改变主观的思想和行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解释就是所说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不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概念,还对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做出了科学阐述.指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教育创新是创新的基础工程.

继承传统精忠爱国、“知耻”文化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文化渊源,是对它的继承与创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如“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和强调破旧立新的革新精神等.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超越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超越与升华,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注入时代特点和新的价值要求,使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