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剪纸的文化意义

点赞:4914 浏览:172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其历史悠久、流传深远、技艺精湛、富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著称.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中国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戏曲故事、吉祥观念和民间习俗三个方面.它犹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照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语言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生活与生命追求.

关 键 词 :中国民间艺术;造型艺术;剪纸;民间性;吉祥图案;民俗文化;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十分贴切与深刻.2006年5月20日剪纸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这使我们有必要对剪纸的文化意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其历史悠久、流传深远、技艺精湛、富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著称.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每个时期的地域文化,都会产生它特有的艺术形式.透过民间剪纸的纹样和装饰现象,人们可以窥视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某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戏曲故事、吉祥观念和民间习俗三个方面.它犹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照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浯言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生活与生命追求.民族剪纸中的每一个纹样、每一种形象、每一幅构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就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叶小舟,可能还负载和积淀着那些至今尚未被科学认知的充满原始神秘色彩的多种文化信息与符号象征.

戏曲学研究表明,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形成与流传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又是在与多种艺术形式的融会中发展成熟的.从发生学、传播学、观众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美术,尤其是民间美术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民间美术中,剪纸又是最为普遍,表现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宋代以来,戏曲便成为民间社会生活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艺术活动,发展至今在全国城乡大约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上演的剧目更是相当的丰富.戏曲的内容和戏曲艺人的精彩表演,抒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寄托了人们对幸福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激发了剪纸艺人的创作热情.民间艺人将戏曲中人们所喜爱和熟悉的人物形象与剧情场景,经过巧妙地艺术处理创作成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戏曲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流传.一幅幅戏曲剪纸就如同一出出凝固的戏剧,在农家的村舍、炕头、窗户上继续着永不谢幕的演出.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间剪纸与戏曲就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关系.深入了解和认识这种关系,就会发现其实剪纸与戏曲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它们都来自民间,都是在民间生活的沃土上发育成长起来的.民间性既是剪纸与戏曲的共同特点,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深厚基础.戏曲来自民间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戏曲的剧本大都从民间传说中取材,从而作为故事来表演;二是戏曲的表演融合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杂技、说唱艺术与滑稽戏等艺术形式进而走向成熟;三是早期的戏曲观众主要是农夫田女、市井细民与贩夫竖子等,长期以来是他们支撑着戏曲的舞台与演出;四是戏曲的兴起与普及有赖于城乡庙会、迎神赛社等民间的风俗活动和农民的自娱性戏曲演出;五是戏曲所表现的爱憎与民间大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而剪纸作为一种在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在以上诸方面与戏曲同民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罢了.

因此,剪纸与戏曲能够在各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非常密切的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民间剪纸作者中,人数最多的是农村妇女,同时,她们也是戏曲的忠实观众.她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她们的剪纸作品也多以劳动生活和她们所熟悉的戏曲故事与戏曲人物为题材.妇女们对戏曲所表现出的特殊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以及审美经验的取得,除了她们的人生经历外,我以为与她们在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不断转换审美角色,也有很大的关系.“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说出了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和民间美术的造型特色.

作为民间装饰艺术的剪纸,在表现戏曲题材时同样联系着民间的欣赏习惯和生活风俗,并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当地民众所熟悉的地方戏曲剧目,从而形成了戏曲剪纸强烈的地方特色.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戏曲剪纸风格和表现剧目的不同,既与当地群众的审美趣味和表现技巧有关,也与戏曲的地方色彩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具体表现.千百年来,健康的戏曲与精美的剪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和光彩.如果说,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拥有戏曲这样广大的接受者群,那么在各种传统节日和日常活动中,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


当戏曲与剪纸这两种艺术形式,伴随着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时,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应当说是怎样估量也不过分的.今天,当我们为处于低谷的戏曲艺术扼腕叹息时,为振兴戏曲而奔走呼吁时,如果忽视了包括剪纸在内的民间美术及创造这些艺术的人们之于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岂不同样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事情么?通过对戏曲剪纸的整理与研究,相信会给我们一些启迪,改变我们以往认识和方法上的一些偏颇,从而为戏曲与民间美术的振兴开辟一条新的认识途径. 人们称民间美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意思是说,在民间剪纸中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不仅反映了民众的观念信仰,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的吉祥剪纸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产生于民间,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多彩,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已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从中人们所感悟到的是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

然而若要真正了解和理解这一切,则离不开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深刻把握.这些吉祥剪纸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同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意识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同人们的生活追求密切相关,因此,它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深厚的生活土壤,能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丰厚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继续应用这些吉祥图案时,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必将随着人们新的认识和理解而得到升华;而在民间它所代表的美好愿望与善良取向,正是人们克服一切困难、掌握自己命运的意志的体现.

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相沿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它具体表现在社会组织、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或是以语言、行为来表现,或是以文学、艺术来表现,更多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了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所以,人们有时也将民间美术称为“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缺乏对民俗的了解,就很难理解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也就无从掌握它的演变规律.

重新发现剪纸的文化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剪纸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各种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中,作为装饰艺术的剪纸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其他任何艺术样式都无法取代的,它已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民间剪纸也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幅民俗风情的长卷,它结合着各族人民的节令习俗、人生礼仪和游艺活动等,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民间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民间剪纸还是各族人民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古代社会各民族群众为了摆脱自己的困苦,在与自然搏斗和命运的抗争中,常借助于宗教信仰以寻求精神上的力量.对民间剪纸进行研究时不能回避宗教方面的内容.它不仅数量大,面积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有许多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譬如某些美丽的神话被罩上了一层原始信仰的色彩,而在一些具有神秘内容的剪纸中又寄托着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在艺术的处理手法上,它和其他的民族艺术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又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对于具有宗教内容的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待于人们去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现在则是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动体现,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各地的民间剪纸虽然出自个人之手,却体现着老百姓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中国剪纸之所以在今天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正说明它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与群众基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现在主要是分清楚保护、保存和恢复的问题,保护当中也包括恢复的问题.我认为已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剪纸,目前的状况还是保护,这个保护有抢救性的方式,恢复性的方式,还有保存性的方式.要使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轻易不要变动它.如果说文化产业,那是另外一个概念.不要不加区分地让传承人去做文化产业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要国家来投入的,其中相当一批可以实现生产性保护,来做一些东西,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与生活需要.但是这些东西要保持它原有的文化底蕴与特性,能够促进保护,而不是失去它原有的风采.我不反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但是不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与任务给冲击掉.

我们当前的研究,对民间艺术的思想以及它所体现的民间智慧与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认识得还不是很透彻,传承人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保持原真性的艺术样式与技巧忠实地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活水源头,作为学习与创作的源泉,一定要慎重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还有活跃的群众文化生活及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是三项不同的工作与任务.它们之间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剪纸艺术可以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也要做好怎么写作,增加它的群众基础,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一种创造的快乐.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手的创造性在削弱,情感的表达方式也简单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人们在用手的创造过程中,享受了创造的快乐,劳动的快乐.如果现代生活与现代化进程以人的手的退化与情感的淡漠为代价那将是人类的悲剧.

可以相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的建立和群众文化生活的活跃开展,剪纸必将会更加生机勃勃,为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丁作、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深刻的启示.

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任何形式,都具有历史的具体内容.民间美术是一个生活的天地,劳动者是生活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艺术的创造者,蕴藏在劳动者内心的美好情感则是艺术与生活的生命基础.我们的剪纸艺术和创造这些剪纸作品的民间艺术家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并享有尊严.

(责任编辑:楚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