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作用

点赞:17726 浏览:807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涂毅佳(198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艺术设计.

(四川大学轻纺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特点.从而领悟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文化.

关 键 词 :蒙古服饰;服饰文化;服饰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1.蒙古服饰的起源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据考古资料证实,蒙古族的服饰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是同出一脉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禽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伴随着蒙古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蒙古族服饰也由简单的遮体取暖的用途逐渐转变称了集遮体取暖功能和美化装饰的多功能合一的华丽服饰.

2.政治经济对服饰文化发展的影响

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服装不仅起着实用、审美的功能,还起分辨尊卑贵贱的作用.就从当时的蒙古汗国来说,蒙古各部落之间常年都会有征战,这样有大部分的其他的部落的人会沦为其他的奴隶,在当时奴隶制社会的形态下,必然出现服饰上的差异.直至元代初期由于政局动荡,所以在服饰的形制上较多沿用的宋代的旧制.但在政局相对稳定后,元代蒙古族变更了服饰形制――质孙服的出现,服饰形制的变化更多的是统治阶级用来巩固、维持封建统治的政治手段.元代的蒙古族服饰,不仅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而且是其维系封建统治工具职能的体现.如官僚贵族用红色鲜明织金锦,且沿袭金度,从花朵大小定品级高低,下级办事人只许用檀褐色罗绢.平民一般禁止用龙凤纹样,禁止用金,禁止用彩.


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得服饰文化兴盛.蒙古族在建立元朝以后,由原来气候恶劣边塞草原迁徙到了气候温暖的内地,其相应的骑马狩猎的生产方式也逐渐的转变为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生活化境的改变,导致的生产资料的改变,人们制衣的主原料成了棉布丝绸之类.元代的特征是织金织物的大量应用,绫罗绸缎无不用金,这体现了织锦在服装上有了大量的应用,也就要求有足够的手工业者,于是元代手工业纺织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织锦技术在元代有了一定的发展.

3.服饰的文化功能

蒙古服饰是蒙古族主要生产资料之一,它体现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服饰的纹样和色彩的变化,这些都能反映出蒙古族当时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3.1蒙古族的服饰图案

蒙古族入关前生活在大草原上,这就形成了东西部文化的差异,从服饰到服饰刺绣图案,都能了解到蒙古族浓郁的生活气息.未入关前,蒙古族一直过着狩猎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力落后,手工业也不发达,除了动物毛皮、和简单的粗布织造外,并不能织造丝绸、缎等高档衣料,也仅仅只能通过和中原的贸易交流才能得之,于是当时的蒙古族服饰纹样很简单,服饰刺绣图案多采用卷草纹、回纹、盘长纹、云纹等传统纹样和动物纹样,体现了当时的狩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场景.到了蒙古族建立了元朝,元朝丝绸的特征是绫罗绸缎无不用金,织金锦在服饰上大量应用,还在各地建立了染织提举司以监督生产,需要量日益增多,这就导致了蒙古族的手工业在极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其中有以五畜和花鸟为的动植物图案为吉祥图案,以山、水、云、火为内容的自然风景图案,蒙古民族服饰的局部均有各种图案装饰.从图案的不同缝纫工艺方面,可分为驱针图案、缉针图案、盘针图案、绣花图案、贴花图案、抠花图案、编结图案等.从图案的不同风格方面,可分为:哈南图案、阿鲁哈图案、云纹图案、犄纹图案、乌力吉(吉祥)图案、花鸟图案、龙凤图案、山水图案、蝴蝶图案、字形图案、团花图案等.

蒙古民族服饰在服饰形制上大多保持了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特点,但是服饰纹样却融入了大量的汉族图案,官服以纹样龙爪、狮、麟、鹤、雉分等级.蒙古族对龙凤非常崇拜,认为龙凤是神物并不具有汉族的统治含义,因而在服饰、荷包、建筑壁画、银碗、蒙古刀等地方都用龙的图案进行装饰.蒙古族服饰刺绣纹样无不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象征性的手法与刺绣技艺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图案内涵特征.

3.2蒙古族服饰色彩

色彩在蒙古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元代按当时服饰制度,只有帝王和贵族能使用彩色,平民百姓和奴仆要用深暗色和不加染的粗毛料、布料本色,不得用鲜明色彩的面料.所以,蒙古族民间服饰的色彩是比较单调的.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制度逐渐消弱,平民百姓的服饰色彩也开始丰富起来.特别是妇女的服饰色彩一般比男子更鲜明夺目.袍,多用大红、粉红、紫红、鲜绿、深绿、宝蓝、翠蓝和白色绸缎制作,腰带多用大红、粉红、橘红、橘黄、葱绿等颜色的薄绸作.此外,妇女穿的蟒缎、绣花缎长袍坎肩和绣花帽子、绣花靴子以及其他装饰品上所用的颜色,几乎可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均有.

蒙古族服饰的文化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服饰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所以,蒙古人不但把色彩鲜艳的颜色视为审美对象,而且把它运用在社会生产生活上.他们最能懂得在远距离联系时,穿鲜艳色彩的服饰是最通行和最方便的方式.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这与现代人把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用在交通运输、体育运动和军事上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现在鲜艳色彩主要为装饰的需要怎么写作.

4.蒙古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

草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契丹、突厥、回鹃、蒙古、女真等许多民族生活在这片广阔草原上,创造了璀璨、多元的游牧文化.而蒙古族服饰,在其种类、款式、风格、色彩、装饰等方面,与北方草原诸诸多游牧民族以及中原、中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丰富、多元、完整的服饰文化.据史料记载,早在7世纪至9世纪,北方的游牧少数名族就与中原的唐王朝有着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蒙古族建立元朝后,除了保持其固有的服饰形制外,还采用了汉族的祭祀服饰、朝服等.元代帝王的服装体制大体沿袭了宋代的体制.蒙古族服饰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兄弟民族的长处,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影响了其他兄弟民族.如蒙族的满档裤对于汉族就有很大的影响,还有类似裘帽等都有传入汉族,还有类似皮毛衣服的织造技术都有传入中原,对于汉族有着不小的影响.蒙古族以及我国其他各民族,在服饰上都有着其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真可谓是缺一不可,他们彼此影响共同进步.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华民古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

5.总结

服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具体的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的体现了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蒙古族服饰,直接反映或间接的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认知心理、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研究民族服饰既可以了解民族工艺文化的内涵,也可以掌握服饰演变的艺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