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传承

点赞:24690 浏览:1167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生于巴彦淖尔草原的武教授,性格豪迈、奔放不羁.犹记得在电梯里碰到武教授的第一印象:好一位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的老先生.当你面对武教授的设计作品时,就如他的人一样,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而武教授的绘画作品又能让人在这喧嚣浮华的都市里寻找到一方宁静,这得益于他对禅意的参悟、交融.我大致浏览了武教授的设计和绘画作品,当看到那充满浓郁传统民族特色的作品时,脑海里呈现的第一个词汇就是“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式微,已然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

而在武教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看到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就如武教授的设计作品河套广场的节点雕塑.

用我所修工业设计专业的语言来说,这是一个采用现代表达手法表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流畅的线条、饱和的色彩,无一不充斥着现代的气息,而线条和色彩最终组成的人物形象又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当然,评价设计作品的好与坏,不单单是从造型、颜色美与不美这单方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我们的祖先很聪明,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了如何评价设计作品好坏的“四项基本原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即时间、空间、材料、构思四方面.

时间,看一个设计作品要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下来看待.在21世纪当代人的审美眼光下,采用现代的设计风格,这个雕塑无疑是美的.而我们如果拿出武教授80年代的设计的作品,可能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了.当然我不是说武教授的作品不好,而是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了.我不知道这幅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关于文化的传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空间,也就是在什么地点看设计.我们知道这个一个公共场合的雕塑,它的周围还有各色的建筑、绿化等,我们不可能把它孤立出来设计.这个作品则做到了完美的融合,把它放在广场中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如果我们把白色改为大红色可能就会产生坏的设计,我们不能说大红就是不好,只能在具体环境下看问题.

材料,好的设计没有好的材料同样不能体现设计的优良,比如同样款式的衣服,在地摊上可能只有几十块,而在一些大的品牌可能要上万块.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分出了作品的优良.石膏翻制而成,制作精细,加工起来也相对简单,表面喷上相应颜色,成本也会相对较低.

设计构思,在确定好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后,我们材考虑设计的重要性.这时候造型的美与不美就有了一个评判标准了.以我自身的审美标准,武教授的这个设计作品无疑是美的.

而武教授的绘画作品大都是表现草原之美的,用色大胆,具有笔墨浑厚、画风简明的艺术特点.他把传统水墨画与现代水墨画、蒙古艺术与汉族艺术、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结合.此幅作品,色彩艳丽,宛如舞于空中的彩练,灵动自然,超越具象而更显现实,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用色彩表达出来,更显其极具设计感、现代感的绘画特征.

笔墨的运用.武教授这幅作品的用墨,大笔挥泼,但仍笔笔清楚,厚重酣畅,可以清楚地看出用笔的力度.用笔上平直中有波折变化,而波折变化又控制得恰如其分,没有破坏平直的基调,圆笔中锋,浑厚,而且笔笔清楚,洇化的痕迹也清晰明确.水墨落纸所形成的浓淡色泽与融化效果,新鲜清楚.自然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又统一.

构图的剪裁.这幅作品的图式是写意抽象的,又没有缺失中国文化的元素,在饱满的构图中大块黑白灰支撑着整体的画面,偶尔有红、有兰的点缀.在点、线、面的切割构成中,加强了现代水墨空间的视觉效果,强调绘画万类由心,补天地、日月之不至.不致仅仅成为自然的模仿,而表现出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作品蕴含的境界.艺术境界,实质上是作者精神气质、感情意念的流露,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武教授对“静”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得益于他对禅意的参透,融合.他采用了减法的原则,用概括的水墨绽放在艳丽的纯色上,似一声叹息,又对生活的感慨.

对于这位从草原走来的水墨重彩艺术家来说,他对这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应该用于创作中.然而,对于那些传统文化缺失的人来说却是一种责任,无关乎法律.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