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点赞:24562 浏览:1095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化转型是一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面临着自然生态、宗教观念和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成功转型,是新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代文化关键环节.现代文化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群众应该在更新观念、社会开放和积极参与、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三方面重构和改造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现代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

一、文化转型是指特定历史时期民族或者群体习以为常地赖以生存的主导型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型文化模式所取代.因此,文化转型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个体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观念或者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者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上文化转型,只有在较大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型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也正因为如此,文化转型在人类社会和历史演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民族传统文化指的就是民族文化过去的文化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现代化的深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重大问题愈来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是固守传统,安于现状,亦或迎难而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已客观而现实地摆在了理论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同胞的面前.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能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自觉地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整合与转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国家能否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赶上时代潮流并走在世界前列的大问题.”少数民族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新疆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转型,还存在一些障碍,还有一些因素在程度不但同地制约着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些因素主要有:

1.自然生态因素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它制约和影响着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新疆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独特,是相对封闭的内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风沙、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较多.新疆作为中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境内沙摸、戈壁广布,其沙漠面积占全国沙漠面积的59.05%.人口聚居于散落在戈壁、沙漠间的800多块大小绿洲,环境承载力有限.绿洲面积仅占全疆土地面积的8.2%,绿洲、荒漠植物带、荒漠的面积之比约为1:4:9.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和草地退化现象突出,全疆87个县(市)中有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有80个县(市)受沙漠化、风沙危害和影响,荒漠化总面积达80多万平方公里.绿洲生态系统具有的脆弱性、不稳定性、难以自我修复性等特征明显,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山川阻隔,分散、孤立的生存环境客观上不利于人们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这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异质文化的文化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文化封闭只能导致停滞、僵化与落后.对此,日本著名学者羽田亨曾精辟地指出:“凡是某一民族的文化发展与衰退,在多数场合下要视其与其它民族有无接触,这已成为一般的原则.”可见,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客观上已成为影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制约因素.历史上“丝绸之路”这条连结亚欧大陆的通道,曾经打破了新疆地理上的封闭性,为世界各大文明、文化在新疆的交融汇集架起了桥梁,使古代新疆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而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新疆社会逐渐又走向封闭,民族文化也因此趋于封闭和保守.


2.宗教因素

新疆是伊斯兰教影响深而且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东正教等,信教人员众多.在新疆,宗教的民族性、群众性、长期性和国际性的特点突出.宗教影响群众,影响社会.宗教的教义、仪规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南疆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宗教氛围十分浓厚,不少地方几乎全民信教.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道德体系,虽然包含有某些积极因素(如教人弃恶从善),但作为唯心的世界观,其消极作用也显而易见.伊斯兰教是一种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宗教,具有两世(今世、来世)兼顾、教俗合一的特色.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信仰,实际上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因为伊斯兰教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世俗文化神圣化,所以,它有着强烈的社会文化功能.因此,伊斯兰教必然对信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后,宗教中的有些内容就成为了民族文化的内容.这样,宗教就与民族联系起来,宗教感情就与民族感情交织在一起,宗教对民族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宗教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还体现着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文化聚合功能.因此,宗教在新疆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过浓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也使一些人重来世,轻现实.在比较偏远的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是赶集的妇女,还是种地的男子,一旦到了规定的时刻,他们便立即停止行动,就地而跪,神情专注,旁若无人地进行祷告,其虔诚程度令人敬佩.但客观而言,这种把生活命运的一切希望都寄的托在“胡达”身上的宗教观是极不利于建立创新、开拓意识和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伊斯兰教没有经历过类似西方基督教那样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宗教改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表现出的不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巨变与转型,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忧心忡忡,担心文化的消失影响到民族的存在,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我们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举措说成是要消灭一些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存在与发展.现代化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全面而深刻的冲击,处于边缘性地位的新疆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承受着多重压力,因此,在对于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上,表现的尤为敏感.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深层次结构,构成民族稳定的核心要素.所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民族都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敏感的民族意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珍视和维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能.这种感情和意识是很自然的,总的来说也是正当的,但必须把握好度.如果因此陷人盲目,走向片面,只是一味地迷恋传统,用传统封闭自己,固守陈旧的传统文化模式止步不前,那将不利于民族的发展进步.必须理性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根据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只有建筑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积极统一基础上的民族文化,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异质文化,进而充实巩固自身文化体系的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地发展.文化具有传承性,但它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身发展和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被传承的.把民族传统文化视为先验的、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的认识,只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这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而这种引导是否得力,还取决于我们对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处理是否得当.

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受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新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现代化进程较内地沿海地区缓慢,社会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内地沿海地区.特别是转型的最基本方面,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还是有限的、不平衡的.这就势必影响新疆与全国统一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接轨,制约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现代文化要素在新疆的流动,进而影响了新疆民族文化借取现代文化的幅度,制约了新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向深度、广度的推展.

二、新时期新阶段,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代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吸收世界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富有先进性,体现时代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首先,这种必然是站在时代前列、合乎历史潮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我区社会和谐之根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打牢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造福各族人民.新疆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要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新疆的发展繁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人,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努力形成和保持对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势.

其次,这种现代文化必须能够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增强新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共同心理的特殊功能,是协调多元文化关系、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必经之路,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文化认同历来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国家的统一取决于国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我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从根本上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上.边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根植于心灵深处.这种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是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边疆多民族地区来说,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认同、增进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珍视认同、维护认同、发展认同,对于实现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是这种现代文化必须是传统与现代有机统一的综合体.要实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了解传统的特点及其构成特点,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思想顾虑,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及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并区分传统文化中有那些阻碍现代化的负面因素.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应该在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过程应该是民族文化展示自身的过程.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要与民族形式、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切忌单维一元化的思维模式和简单化的工作方法.对此,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确立了一个原则,就是汉族地区实行的各方面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去.要区分哪些能用,哪些修改了才能用,哪些不能用”.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转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有助于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推进.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锻造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单纯的经济竞争发展到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综合竞争,增强民族经济的精神竞争力,增强竞争的综合实力,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封闭落后的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变迁发展.新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带领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走出去,抓好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扩大文化视野,借助新的科技文化力量,形成民族区域经济的突变.

现代文化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化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新疆作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迟发展地区,迟发展有其有利的一面,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迟发展的负而效应也是明显的,处于相对不利的市场环境,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民众心态上也容易产生波动,产生一定的相对剥夺感;结构性矛盾突出,容易引起断裂与失衡现象,发展的模式选择面临许多困难.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平稳、有序转,使民族经济、民族社会、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富于创造性的整合,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转型是时代的必然,但怎样重构,重构的取向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就笔者所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观念

由于长期的封闭与落后,传统观念仍较深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因此,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应以开放为前提,以现代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转型,以开放促进观念更新.目前在观念更新中,尤其应注意与知识创新、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观念的培养.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创新,要使社会观念与知识创新相适应,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必须树立知识生产率观,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科技与教育,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的科学管理与发展转变,树立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则富,知识就是发展的新观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观念多排斥商品与贸易,缺乏应有的巾场观念与竞争意识,许多人固守传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对于市场化、产业化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观、平等观、发展观对于民族社会现代化的跨越极为重要.

第二,社会开放与民众积极参与

只有社会开放度加大,流动率增加,现代文化才有可能更多地导入民族地区,进而诱发和加快新疆现代化的进程,费孝通先生强调的企业内部人文生态失调现象的存在就是由于社会相互封闭,流动率低造成的.我们常说的,“认识贫穷是改变贫穷的开始”本身也反映了社会开发的重要性.但成功的现代化同样离不开民众参与民众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的政策与措施最终得落在民族同胞的行动上,如果说社会开放是先导,则民众的参与是关键.只有民众从现代化的旁观者转变成为积极的行动者,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现代化相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才会增强,才会走向持续的良性发展.

第三,培养科学理念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化的关键环节,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结构与世界格局的重构,总有一些民族与国家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亦是如此.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必须抓住新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到来这一有利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小民族差距.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物质则富的源泉,而目是精神创造的源泉.人在对无限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中,也丰富和发展了人自身.科学活动还将深深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自由、理性为核心的科学精神是推动我们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化转型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一旦取代传统的文化模式,就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活力,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速度发展.因为新的文化模式所具有超越性和革命性已从根本上扫除已经禁锢个人活动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模式和体制障碍,从而解放被束缚的人的自由和创造力,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的文化模式的确立会从根本上上改革不合理的旧体制,从而为社会的运行提供新的合理性,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和体制.这种新的体制反过来又成为受新文化模式支配的个体生存的自由空间.社会发展最深刻的内涵是人自身的发展,即人自身的现代化.而人自身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深刻的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