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

点赞:32703 浏览:1545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因此翻译所处的语境是多元化的.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全球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说明了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翻译的的难度加大,同时文化的全球性又促成了翻译的可能,从而引出翻译杂合这一概念.

关 键 词 :语言;文化;差异性;杂合性

翻译之事,由来已久.中国早在《礼记王制》中就说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北方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翻译”词条的解释是: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再专业一点说,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蕴含的内容或信息换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原文的形和意两个方面.而文化是理性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价值的总和.正如前面说到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恰恰是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因此,为了“达其志,通其欲”,也就是了解不同的文化,必然离不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翻译.而不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正是翻译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大障碍.

在人类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字蕴含的文化价值的转换,是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频繁,翻译所处的语境就越多元化,翻译的难度也就越大.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 文化的差异性

(一) 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不可译性

各个民族的文化是整个人类共同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不同民族的文化是灿烂而多样化的.无论是科技还是政治制度,是生活习俗还是说话习惯,不同的文化大放异彩,构成文化的差异性.晚清时期魏源说过“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曾经提倡“拿来主义”,也说过“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都是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这么说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文化中差异性的存在,而因为人都是生活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中的,必然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就变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膜性,冷僻性和不可理解性,也就是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奈达把翻译中所遇到的文化层次障碍分为五类:“生态、物质文化(广义上的各种技术以及人类通过工具与具体手段对世界采取的一切行动)、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举例来说,在生态方面,对于生活在热带雨林的玛雅热来说,一年只有干季和旱季之分,而对于我们所谓的“春夏秋冬”,用玛雅语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译出来的.再比如物质文化方面,法国奶酪的种类数不胜数,多达四百种,每种都有自己的名称,都有自己的原料、外形和硬度,都有独特的制法,可以想象将这些奶酪的名字译成中文是多么难,到底该音译还是意译,这都是文化的差异性带给我们的难题.

(二) 不可译性的转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进步,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世界变的更小,原先存在的地域阻隔也变得更小.不同民族之间的直接接触越来越多,随着对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自然也为翻译“不可译”的东西创造了可行的机会.因为人类只要认识了新的事物或者了解了新的思想,就可以去寻找新的文字、新的句法去表达.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对四季没有概念的玛雅人,他们可以通过直接获得知识的手段,比如走出去,感受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气候,也可以通过间接途径,比如书本的介绍,或者外人的经验传授,再加上自己的联想与比较,了解到欧亚大陆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区别.随着交往的深入和必要,这些不可译的东西迟早会有相应的语言手段来表示.当然,在初次翻译时,必然带有一定的解释性和强制性,即引入新概念并在开始阶段进行必要地解释,变不可知的东西为可知,同时,不可译性也就转化为可译了.可见,翻译一方面是文化交流所必不可少的桥梁,一方面又随着文化的深入交流,可译性越来越强.

另外一种针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所提出的办法,就是译者采取必要地、创造性的手段,变不可译为可译.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对输出语言国家的地理、社会、文化都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解释的方法,也就是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也可以硬译,也就是音译或者只译文字表面的意思.

对于意译来说,主要是因为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不同并且习俗、比喻的手段、思想方法等也有所不同,往往不能机械照搬.比如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翻译,因为法国人不懂醉翁与酒之间暗含的意思是什么,当然不能把这些译出来,我们可以译成“c’est ec une idée dernier la tête”,来表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另有其它的想法.再比如在英国,父亲亲吻成年女儿的嘴,这是父女间表示亲切正当方式,而在法国,男女间亲吻嘴唇,则表示几乎到了可以同床共枕的地步了,所以法国人在翻译英国小说时,通常都会把英国式的父女亲嘴译为法式的父女拥抱,或者亲额头、亲面颊.这恰恰符合了傅雷提出过“重神似,不重形似”的主张.

至于硬译,是当译者无法说清所译事物的真正概念,进行解释的话则要很大篇幅,所采取的一种解决办法.这种看似低级的译法却传下来很多现在经常使用的说法,比如“武装到牙齿”、“替罪羔羊”、“以牙还牙”、以及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咖啡”、“的确凉”等等.这样的译法是针对那些绝对不可译的东西,久而久之,就被大家接受并且沿用下来.可见,虽然不可译性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主观能动性,总是有办法把不可译变为可译的.


二、文化的全球化

(一) 文化的杂合化

从生物学上说,杂合是指不同种属的动物和植物杂交而成的后代,但这一概念后来被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中,著名的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将杂合的概念引入后殖民研究,他认为杂合性是殖民权利带来的标志,它表现出了所有存在于被歧视压迫场所中的必然变形和置换.杂合化是指不同民族和种族意识形态、文化和语言互相混合的过程,但随着全球化由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到各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趋同化,杂合并非只在殖民活动和后殖民活动中出现的,事实上,只要有文化的交流就一定有其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杂合现象越来越普遍.杂合现象既会优化和超越原有文化,但也会干扰和破坏原有文化.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各种新的文学手法和文学体裁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表现在语言上则是一些西方的强势语言,比如英语,以各种形式侵入其它语言. 不管怎么说,文化的杂合现象是全球化带来的必不可少的产物,它可能会引起各国在文化输出和输入上的不平衡,但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带来的好处是功不可没的,越是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飞速,它越有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二) 翻译的杂合化

各国文化的杂合产生杂合的原文,即多语文本,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翻译实践中,导致译文也出现了多语特色,也就是翻译的杂合,这也正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针对文化的杂合现象可以提出的解决办法.

随着文化杂合的发展,各国文化互相渗透加深,读者对输出语言国的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越来越高.这样译者在译文中就可以保留异质成分,这么做既可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意思,也可以更好的传递原文的思想和内涵.比如许多文化典故和传说,以前不宜在译文中保留,或者虽然可以保留但需要解释说明,以后就可以直接在译文中出现并且不用加注,这是顺应时怎么发表展潮流的要求,也是满足读者对异国文化需求的条件之一.异质成分在译文中的保留,这样的例子在当代文学翻译中有很多:在一部法译本的《水浒传》里,译者把很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成分保留了下来,大胆直译,比如“天子”并没有译成“l’empereur”(皇帝),而是译成“le Fils du Ciel”(天之子),“龙体不安”也没有译为“l’angoisse de l’empereur”(皇帝不安),而是译为“l’angoisse dans le coeur du Dragon”(龙心不安).这个译本收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正是因为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厚.

随着翻译杂合的深入,在翻译实践尤其是外语译为中文时,有时候会出现不地道的汉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译文的句法上,就连有些坚持归化原则的译者,也会不经意间把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保留在译文中.就拿傅雷来说,他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矛盾也认为好的译者应与原作者“合而为一,好像原作者用另一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二者的意思都是说译文用该使用地道的汉语,但在傅雷翻译的《贝姨》中,有这么一句话:

“趾高气扬的坐在车厢的一角,这个佩戴勋饰的男子左顾右盼”

这句话很明显是受了法语的影响,因为在地道的汉语中,是不会把主语放在后面的,否则就会显得怪异.但这样译在读者读起来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因为他们对西方的文章体裁和叙事手法的了解逐渐加深,这样的译法也许刚好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无论全球化的影响多么巨大,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多么频繁,把一种文化通过翻译进入另一种文化,隔阂与冲突时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当前这个各种文化充斥的多元化语境下,肯定是充满矛盾的,要想文化冲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统一,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翻过来说,也正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使得翻译有了更大空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