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R&D投入综述

点赞:12378 浏览:554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内企业慢慢将R&D投入作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核心,所以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研发投入做了不少的研究,并做出了自己有价值的判断和对策.本文从R&D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R&D经费投入的地区比较、R&D投入与企业绩效、R&D投入与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 键 词 】R&D投入;影响因素;企业绩效

一、前言

“创新”一词首先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它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运用的过程.组织部和国务院于2000年联合发出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可见,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对企业持续经营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我国R&D投入和产出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而且也从不同方面对我国R&D投入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国内R&D投入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本结构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R&D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发现,R&D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内部的影响因素分别有公司治理整体、股权结构、公司高管、董事会结构和负债等.而外部的影响因素有新产品市场需求、行业市场竞争和外部筹资环境等.

陈仲常,余翔(2007)研究表明,前期新产品市场需求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行业中的竞争在总体上还未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研发的外部筹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陈海生,卢丹(2011)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研发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公司,高负债水平对研发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发展能力和企业规模与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每股流量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不相关,但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就更确定了我们对资本结构和流量的治理效果了.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学者对R&D的其他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如刘胜强、刘星(2010)发现,我国上市公司R&D投资额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关系,第二至第五大股东能够对第一大股东的R&D投资决策起到有效的制衡作用;柴斌锋(2011)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其用于研发费用的支出额也越大,但是,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却得到的是相反的结论,高技术企业和东部省份的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要高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企业;王斌等(2011)还发现,机构投资者也会对R&D投资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三、R&D经费投入的地区比较

R&D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关系到我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国际上公认的是,企业要想具有竞争力水平,研发强度(当年的研发经费/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要保持在5%以上;要想维持目前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水平,研发强度必须要保持在2%以上;而如果企业的研发强度在1%以下的话,就说明企业难以维持生存水平了.基于此,我国的学者也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研发强度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个地区的R&D投入现状.

陈丽萍、张欣欣(2012)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为基础,选取2008-2010年的研发投入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投入强度明显不足,并且投入最强的东部地区的强度也在2%以下,我国财政应该加大各地区的R&D投入力度,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地区.

王鹏等(2011)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应该加大R&D投入.龚玉梅(2012)也以新疆为研究对象,表明新疆R&D活动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与我国相比,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投入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值得我们借鉴.

陈英葵、张弥(2011)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R&D投入的总量、强度、来源、投向等多方面指标,发现从年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R&D经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但在投入强度上,2007年,美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2.68%左右,创新能力非常强,同年,我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1.3%左右,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在R&D强度方面,与美国的差距相当大.英英(2012)结合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首次应用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怎么写作企业R&D投入的现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看来,想要与发达国家看齐,加大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仍然是我国企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从企业内部来看,在增加R&D资金投入的同时,企业家要注意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从外部来看,我们政府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任,就是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我们的研发工作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四、R&D投入与企业绩效

R&D投入绩效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即宏观绩效评估和微观绩效评估.前者是对国家、地区等宏观层面R&D绩效进行评估.而后者主要是对企业层面的R&D绩效方面进行评估.本文主要总结学者们对于企业绩效的研究.

梁莱歆、张焕凤(2005)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了在R&D投入与产出滞后一定时期的条件下,我国高科技企业的R&D投入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较显著,但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的贡献较小.

程宏伟、张永海、常勇(2006)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水平低,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R&D投入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年减弱.

鲁盛潭等(2011)以“双高”企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的研究,发现了R&D投入与我国“双高”企业业绩之间有一定的正向相关性,在其投入之后对企业有一个倒“U”型的显著影响. 其他有关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也得出了与上述文献一致的结论,如:张济建、李香春(2011)利用面板数据发现当年的R&D支出和高技术企业业绩有正向的相关性,金颖(2011)还证明了高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存在行业差异,同时许苏琦等(2011)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同时由于R&D投入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即其投入并不一定在当年的企业业绩中显现出来,通常会形成企业以后年度的盈利能力或者竞争力,与企业绩效研究的高度一致性相比,学者们对滞后性的研究有一些出入.如张济建、李香春(2011)的研究发现,R&D支出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没有滞后影响.但金颖(2011)却证明了R&D投入强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滞后期较短,滞后性不明显.许苏琦等(2011)和程宏伟等(2006)均得出滞后相关性呈减弱的趋势的结论等.

五、R&D经费投入与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R&D经费的投入不仅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即或者增加企业的收入或者减少企业的成本,而且还会使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具有长久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R&D(下转第58页)(上接第55页)投入与其创新发展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一点,而国内的学者经常将创新发展能力量化为企业申请的专利数.

李春艳、余越(2011)以扬州市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了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

相反,孙道军、王栋(2010)研究发现,R&D经费投入有利于各地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产出绩效的提升.与孙道军等一致的是,赵瑞芬、降艳琴(2012)以河北省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R&D资源对专利产出具有正的、显著的影响.同样,古利平等早在2006年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与企业绩效相同,R&D投入与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也存在一定滞后性.如沈涤清(2008)通过建立专利申请量与R&D投入量间的计量模型,就发现了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与1年前的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则与当年的研发投入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较发明专利弱.

除此以外,梁莱歆、马如飞(2009)还发现,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与R&D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如果想要更充分更有效的利用R&D费用,我们同时应该注意企业R&D的资金管理.

六、结论

R&D投入不管对我国宏观经济还是对企业微观层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R&D投入的影响因素、R&D经费投入的地区比较、R&D投入与企业绩效和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从上面的综述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已经对R&D投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至少应该在以下方面还有必要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我国的评价指标太过于单一,如一般都用专利申请书来衡量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的绩效或者自主创新水平;其次,我国上市公司还要注意对研发经费投入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披露,虽然我国已经从2007年明确表示公司应该披露当年的研发费用,但是到现在还存在披露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导致了我国学者无法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来进行研究,这样样本量的不统一就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出入.最后,我国虽然对R&D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集中在绩效、产出、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以后还要在其他方面注意扩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