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综述

点赞:3905 浏览:121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193-02

摘 要 :探索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提高二语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每一种教学法的提出都在最大程度上迎合了当时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成就.然而,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对复杂的二语教学进行全面的解释,只有全面地分析这些流派,理解和把握其理论和方法的实质,并结合当代中国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地提高二语教学水平.

关 键 词 :教学法 流派 综述

第二语言教学法,从十八世纪的翻译法到至今十分流行的交际法、功能法,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每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基础.一种新的教学法的产生是对另一种教学法长处的继承,短处的摒弃.各种教学法常常并存,它们互相排斥却又互相吸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法体系,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重复的过程.我们通过全面分析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短处,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不同教学法的每个方面,从而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


一、历史上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中最早的教学法.1840年至1940年是语法翻译法主导第二语言教学的时期,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郎多佛.语法翻译法教学的特点是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以语法为中心,以孤立的句子作为语法训练的基本单位,口语练习被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其强调语法教学,因此能较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而忽视听说训练是其不足之处.

(二)直接法

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欧.直接法就是不用母语,不用翻译,而是直接用目的语教学.代表人物是贝立兹和帕尔默.直接教学法主张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 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的方式学习外语,广泛采用手势、表情、动作、实物等直观手段,使外语与思维直接产生联系.

二、侧重语言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一)口语法和情景法

它们的语言学基础是“英式结构主义”.它们重视口语教学,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目的语,注重创设情境学习新的语言点,教学中尽量避免偏误的产生.60年代后情景法衰退,根本原因主要是语言理论的更新和多元化,也与情景法过分强调目地语结构的机械训练和语音的准确性,对语义关注不足有关.

(二)听说法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语言学基础是描写语言学,听说法把语言习得看成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代表人物是布隆菲尔德、拉多、弗里斯.听说法促进了视听法产生,不足在于过分强调听而排斥读,不准用母语,不讲语法规则,单纯用句型练习太枯燥,影响学习积极性.

(三)视听法

20世纪50年代视听法首创法国,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特点是采用图片、幻灯等图像跟语音配合教学,直接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能力.由于采用了视听说结合,比单纯的听说结合要丰富许多,逐渐推广开来,但是视听法过于重视句型操练、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是其局限性.

(四)交际法

由于它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得名.交际法吸收了美国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用二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实现有效地交际,主张教师的教应以表演为基础,学生的学应以任务为基础,采用角色扮演法,卡片法等教学手段,把真实的交际引入课堂.

三、侧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乔姆斯基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动摇了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主导地位,《语言与心理》的出版又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在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法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心理机制的关注同时也带动了教育学理论对学习者因素的重视,使得一批新的教学法脱颖而出.

(一)认知法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认知心理学指导语言教学的产物,代表人物是卡鲁尔.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目的语,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难点,认为母语的恰当使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正迁移.不足是认知法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其规则表达过于抽象,在教学中可操作性差.

(二)全身反应法

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创始人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认为先有理解性能力的听,才能自然地转移到说;全身动作是发展理解性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熟练的指令进行教学,要等待学生主动地表达.对成人学习的特点不够注意,对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不够是其缺陷.

(三)沉默法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创始人是凯勒伯.盖特格诺.它认为二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体验目的语的过程,学习者必须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感知目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沉默,学生要尽量使用目的语.它主张的“发现学习”、在课堂活动组织方面是创新的,但是由于对语言理论的忽略,限制了它在二语教学法上更大的创新.

(四)社团语言学习法

它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优点在于关注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并为学习者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不足是它对语言规律的完全忽略,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随意性太强,缺乏教学规划,很难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五)自然法

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西班牙语教师特勒尔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自然原则”的教学探讨.自然法主张把交际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语义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重视词汇教学.自然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交际技能和培养学术学习技能.缺陷在于对语言理论的完全忽略.

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来接受世界上语言教学法的不同思潮,需要我们决定的是某种教学模式适合什么教学对象,某种教学方法用在什么层次上,不能把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应用到整个语言教学.语言教学需要的不是一种教学理论或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个更大的研究框架,其中多种教学理论并存,多种教学模式共现,各种教学方法各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