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结抗美援朝战争失败开始创办《失败》杂志对我军

点赞:30821 浏览:1369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美国军事专家反思抗美援朝战争时说:令人十分吃惊的是,军队充其量只有迫击炮,却在朝鲜打败了全世界军队中火力最强,又完全拥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军队在战术上,中、朝军队类似,都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他们的进攻方式一般是派遣一支部队深入敌后,先断敌退路和给养,然后从正面、两翼发起进攻,制服敌人.他们也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使敌人钻进V形口袋,然后收紧口袋,予以歼灭,并把部队派到袋口后面,阻挡前来救援的队伍.对美军来说,坚守阵地,等待天明,才是防御中国人进攻战术的上策.一等能见度恢复,中国人便停止进攻.这时,美国人利用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制空权,轰击军队的已知阵地,就可恢复失地.但是由于中国人夜间突袭,又不被人注意,联合国军往往在敌军四面进攻下撤退下去.不然,便是阵地陷落,或被完全摧毁.

如今,在中美双方军事院校的教材和影视中,上甘岭战役都成为经典战例.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24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役开战第一天,美军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中方应战的是2个连和1个排,消耗40余万发和近万枚手雷.志愿军当天死伤550人,攻方伤亡1900人.结果,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而后来却演变为一场惨烈的肉搏.整个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阵亡11300人,伤残13600人.战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从朝鲜战争起,美军培育出总结失败、不断创新的传统,开始了迄今为止仍未停止的总结、反思、创新、提高的循环发展过程.自此,对战争行动中的得失成败进行深刻系统的总结成为美军不变的信条.每一场战争或较大的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军都要进行专门的评估和分析,发布总结报告,直言失误和不足,提出新的军事理论.如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不仅对其失败进行了深刻反省,还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和建军思想,拉开了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改革大幕.针对入侵格林纳达行动中三军通信不畅、协同不力的情况,美军又提出,必须提高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不仅检验和实践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战后更提出“全维作战”、“信息战”、“精确战”等诸多全新的作战理论和概念.

2010年8月29日,部分驻伊美军战斗部队返回华盛顿.随着伊拉克战争逐渐结束,美军开始从中借鉴很多东西用于阿富汗:与当地人建立合作关系,训练当地部队,注意控制时间.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由于东西方国家思维的差异,导致军事理论研究的立足点也不同.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是包括军事活动在内的各个领域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座右铭.然而,人们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和好胜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失败的研究和进行有针对性地失败教育并不多,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研究失败的重要性.

一、美结战争教训贵在实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古语,开设失败战争学科,把失败当作经验进行温故而知新,编入《战志手册》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误、失败之时,常常最容易找到事物转变的切入点.目前,不少国家和军队都十分重视对失败的研究.甚至有的还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失败学》,如美国专门出了《失败》杂志,日本新成立了“活用失败知识研究会”,俄罗斯也将建立“失败纪念馆”等因此,失败研究也是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作战理论研究方面,美军主要从现实抗争和未来作战需要的角度去研究失败理论,作战思想表现出较强的务实性与创造性.在战例研究方面,美军着眼总结教训,寻找战略失误,再总结成功经验.例如,美国国防部一直在对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总结,他们反复研究当初强大的美军为什么会在小小的越南战场吃尽了苦头,以至于最后陷入战争的泥潭,并把越战研究作为军校学员的必修课,把失败当作经验进行温故而知新.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纷纷总结多国部队的成功经验,而美军许多决策者却把主要精力用在总结教训和发展理论上,先后出台了海湾战争情况报告.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军出台了《科索沃战争内幕和教训》一书,总结了战争中为什么会发生平民误炸事件和战略指导失误等方面的原因,而对成功的经验却很少谈起,其中包括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也是如此.美军打击阿富汗之前,预先对苏军当年陷入多山之国阿富汗的泥潭进行专门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成功之策.伊拉克战争尚未结束时,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就着手对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于2003年7月以《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报告》为书名正式出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陆结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并出台了伊战研究报告:其中美军认为伊拉克人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统统都无能.伊拉克人发动了几次有组织的反攻,并在有的情况下设法躲过美国的侦察.伊军值得注意的成功包括2003年3月23日的两次事件,这天被称为自开战以来美军最黑暗的一天.伊战中,美军先发制人战略的风险也暴露无疑,如陆军给养部队没有跟上向巴格达快速推进的部队.有时部队不得不到处搜寻食物、燃料和医疗用品.有的情况下,他们向其他部队借.研究报告还指出美军在城市战中暴露出来的训练和装备方面的弱点,等等.2008年4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布什总统提名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担任下一任美军司令部司令,主管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地战事,只等国会批准后就走马上任.6月2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介绍了这位上将的军事思想.值得关注的是,这位将军似乎对的游击战思想颇有心得.在伊拉克的5年期间,彼得雷乌斯潜心研究游击战,总结出了一套作战思想以有效应对,他主持编写的《美军反手册》,包含了情报搜集、战术策略、军队领导、后备物资甚至当地语言、文化等软实力等方面的内容,为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指导.越战结束后,美国政界军界都在总结经验教训,彼得雷乌斯也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教训受到了启发.当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博士时的论文题目,为《美国军事与越战教训――对后越南时代军事影响和军队部署的研究》,对越战的反思对他后来在伊拉克承担的工作不无好处.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称:“彼得雷乌斯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将的游击战术颠倒过来使用,毛称成功的抵抗必须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而彼得雷乌斯强调美军应消解伊拉克民众强烈的反美情绪,从而清除反美武装的生存土壤.2009年11月16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文章题目是《越南:一部历史》,作者斯坦利卡诺是美国驻阿富汗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的老朋友,在他牵线下,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与卡诺通了.麦克里斯特尔的问题很简单:“我们能从越南战争中总结教训以供阿富汗战争借鉴吗?”卡诺的回答同样简单:“我学到的最重要教训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该出现在那里.”这句话很明智,但对麦克里斯特尔却没用.不论愿意与否,他当时已经身在阿富汗了,陪着他的还有6.8万名美军和3.5万名北约联军.作为一名将军,麦克里斯特尔也读其他学者的书,比如退役陆军中校刘易斯索利的《更好的战争》一书.索利认为,美国最终可以赢得越战的胜利,前提是如果美国国会没有削减对越的军事援助.索利的书得到五角大楼高层和麦克里斯特尔的关注.在决定如何回应麦克里斯特尔增派四万名士兵的要求时,奥巴马也读了一些书,包括戈登戈德斯坦所著的《灾难中的教训》,这本书反应了传统上对越战的看法:越战是一场没有希望、不可能取胜的战争.通过揭开越战中的一些神秘面纱,也许会帮助美国人学到一些令人惊讶的教训,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在越南和阿富汗之间没有完全的相似性可言,战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越战教训的确给奥巴马了一些启发.2004年3月29日,伊拉克战争结束一周年后,美军开始评估作战计划、战略以及技术,其经验教训之一是:在数字化战场之上,对前线部队而言,技术拥有与武器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军要将阿富汗作战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写进新版《战地手册》,作为带有法规性质的作战行为指南,下发到驻阿美军,以及阿境内的北约部队和其他联军部队使用.这本全名为《阿富汗小战斗单位军事行动》的手册共123页,由美陆军作战教训中心编写.它既总结了美军的成功经验,也吸取了失败教训,是美军资深军史和战术分析专家多次赴阿富汗一线战场调研所得.美军重视《战地手册》有传统.曾担任过两届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步出西点校门10年之时,也曾收集整理过美军在一战中的作战资料,编辑成《战地手册》.此后,他才在二战中扬名.艾森豪威尔的经历让不少美军的高级将领看到了从教训中学习的重要性.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托尔说:“阿富汗的反恐战斗很复杂,变化持续不断.要取得胜利,就有赖于部队发现变化并适应变化.”近日,美国陆军战术研究所公开的一份报告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初期接连犯错,没有部署足够军队以控制伊拉克的局面.报告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发现现实情况与其预期“严重脱节”.美军以为,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政府可以照常运转,而且不会出现大规模反美武装.然而,当时驻伊美军和联军部队只有15万人,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劫掠现象、保卫伊拉克边境以及处理伊武装部队留下的大量军火.报告还说,美军在伊拉克犯下的最严重错误是在2003年5月至8月间,也就是“可以用来为建立一个新伊拉克创造条件的窗口期”.错误决策包括解散伊拉克军队、下令禁止萨达姆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继续担任公职以及更换驻伊联部.此前,美国政府和军方因在伊战上决策失误广遭批评,但军方自行发布报告承认这一点还是首次.伊拉克战争自2003年3月开始迄今,已经耗资约6500亿美元,并造成4100多名美军士兵死亡.

美国总结抗美援朝战争失败开始创办《失败》杂志对我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美军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胜败乃兵家常事”,善战者并非无败绩,恰恰是从“完美的失败”中提高了用兵之法,才打了更多的漂亮仗

许多人总不愿谈挫折和失败,好像不谈它们就不存在.殊不知,挫折和失败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找到防范之策,才能开拓前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道路,就是在汲取那些不成功的教训中开辟出来的;人类许多科技成果,也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获得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作出一千零一次努力.”中国历史上所以少有鲁迅先生曾经感叹过的那种“失败的英雄”,原因就在于人们认识上的普遍偏见,总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这种偏见,至今在一些同志头脑中还存在着,他们或者看到成功就喜悦,看到失败就叹息;或者只把别人的失败当笑柄,幸灾乐祸,不善于从中汲取教训,增长见识与智慧.其实,研究失败与研究成功同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失败意义更大.平时多在“失败者的交椅”上坐一坐,为的是更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军事训练上,一段时间曾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无论是联合战役演习,还是合同战术演练,其结果往往都是红胜蓝败.难道我们在未来作战中就丝毫不会出现险局、残局、僵局甚至危局、败局吗?难道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能“凯旋而归”吗?纵观古今战史,研究失败早已有之.春秋末年,伍子胥佐吴整军,不是先练怎样打胜仗,而是让对抗双方放开手脚,让败方把致败的因素想深想透,寻找新的制胜方略.当今许多国家的军队组织演习时也常设计对手胜利的情况,他们认为这样能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厢情愿,有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制胜的对策.“胜败乃兵家常事”,善战者并非无败绩,恰恰是从“完美的失败”中提高了用兵之法,才打了更多的漂亮仗.平时多搞点敌胜我败的对抗演练,陷己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恐怕更接近实战,更能提醒我们多研究出几套反败为胜的硬招,练就驾驭复杂局面的真本领.

三、从美军对失败研究中我们得到许多警示

一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将作战演习的最终结局定位于“红军”必胜,而不论“蓝军”如何负隅顽抗,也难逃败运.与此相反,在美军的演练中,“蓝军”却总是异常顽强,“决不言死”和“不撤退”是“蓝军”的一贯风格,演习结果常常是以“红军”失败而告终.我们有些同志对此感叹,美军丝毫不讲情面的演练方式值得称道.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西弗吉尼亚大学任军事学教授的莱昂哈德,却对美军这种“蓝军”“决不言死”和“不撤退”的演练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在《信息时代的战争法则》一书中指出,“蓝军”拒绝撤退,“实际上是在拒绝训练己方部队实施追击行动”,而在实战中“追击行动其实是最为棘手的任务.”同时,“蓝军”“决不言死”,意味着教给士兵“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将他们全部歼灭”.他认为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战争艺术其实主要表现为善于在并非全部歼灭敌人的情况下打败敌人”,也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莱昂哈德的批评或许不完全正确,但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指出了掩盖在设置复杂困难训练环境背后的问题.这种敢于向人们赞许的事物提出质疑的精神和独到的认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当然是对的,但它必须以反映战争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一种主观随意性.其实,在演习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看“红军”胜还是“蓝军”胜,重要的是看“红”“蓝”双方能否不让自己的正反身份影响作战行为,能否放开手脚释放己方的最大潜能,能否在各个环节上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上全面得到锻炼.组织对抗演习的导调机构,应顺应战场规律的客观需要,让“红”“蓝”双方自主进行真实的对抗,使部队得到近似实战的考验.这样,“红军”不论胜,还是败,都会使对抗演习具有实际效果.

二是正视面对失败.总结战法经验,人们往往偏重对成功经验的吸取,而疏于对失败教训的探寻.须知,人类连绵数千年的战争史,既有连战连胜的辉煌,也有屡战屡败的悲剧,失败与成功并驾齐驱,共同绘制了战争历史的丰富画卷.倘若只研究战争成功的一面而忽视失败的另一面,那么我们最多只看到半个战场.对战争历史一知半解,就可能重犯历史错误.“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也有街亭之失;拿破仑纵横驰骋,威震欧洲,最后兵败滑铁卢,美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凭借其高技术优势在世界上频频动武,赢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但也有索马里的伤痛.一生成功地指挥了数以百计的战役战斗,但他也多次坦言自己打过几次败仗.善战者不忌讳失败.不回避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便可化害为利.古人讲“知耻者近乎勇”,不仅道出了认识失败的艰难,也指出了探寻失败原因的重要.知胜知败,百战不殆.同声说过:过去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对研究战争而言,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失败教训,往往比胜利经验更有刺激力,更催人猛省,成为军事理论创新的“清醒剂”和“催化剂”.我军革命战争年代,如果没有对“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之战”失败教训的反思,就不会有“四渡赤水”的胜利.研究失败,吸取教训,对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同样重要.如《战地手册》是美军从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的一套更适合美军的规则,堪称“血的精华”.一名参与编写《战地手册》的美军官说,手册内容不仅仅是一些规则,“它还包含重要思想”.此外,《战地手册》还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教给美军一些生存智慧.例如,好走的路总是被布上地雷;太顺利,往往是圈套;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不像主力的部队才是真主力等据了解,在每一次重大作战行动前,参战的美军官兵均被要求认真学习手册中的相应条款.美军方统计数字显示,美军在战斗中的伤亡比例因而得以大大降低.据美联社报道,今年4月20日,美陆军培训网络(ATN)正式使用.培训网络的小组负责人吉米戴维斯表示,网站提供了最新的训练理论,包括2008年12月出台的《战地手册》7.0版.该手册向美军士兵说明了在战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戴维斯指出,美国《战地手册》最大特点就是方便实用.该小组在美军全军范围内进行了走访,对象主要是前线作战人员,包括指挥官、士官和士兵,直接向他们征求目前的《战地手册》有何问题.当情况有变化时,该小组还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更新.《战地手册》策划人之一、美第3步兵师的迈克尔沙利文少校指出,“在复杂的系统中,我们总是无法弄明白成千上万个变量,但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应对其中的大多数.士兵们应该首先在训练场上遇到某种突发情况,而不是在战场上.”

三是善于在演习中求败.宁败于操场,不败于战场.影片《突出重围》在这方面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强敌”真强,不仅表现在武器装备等硬件上,更表现在战役战术思想上.“惟有强敌的狡诈,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当为之鼓掌叫好,也当在演习实践中借鉴.因此,在演习中,要把敌情和战场情况设置复杂些,把敌军想象得更强大一些,充分体现敌方高技术兵器的优势,真正体现敌方作战思想的精髓,体现敌方最大的作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演习中真正体验到敌军的作战能力,以便在演习失败后得到克敌制胜的对策,从敌军的角度查找我军在未来作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在演习“失败”中谋打赢,并不是盲目地提倡失败,而是强调提高胜利的含金量,做到胜得明明白白,败得心中有数.打败仗容易,打有教育意义、有研究价值的败仗则更难.在演习中,要以作战任务牵引战法创新,以对抗演习促进战法创新,以对抗演习失败去解决将来作战不败,不断提高部队的打赢能力.要坚决防止出现程序化的对抗演习,表面上看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声势浩大,这样搞花架的演习是不能检验部队实战能力,相反战时会多流血,败得更惨.

四是搞好对抗演习失败之后总结.对抗性演习是最贴近实战,最能锻炼、检验实际指挥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近几年来,它逐渐成为演兵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单”.然而,一些单位在进行首长机关或实兵对抗演习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蓝军”指挥员思维浅薄,“招法”不多,反应迟钝;“蓝军”部队呆头呆脑,一盘散沙,不堪一击等演习的结局尽在“想定”之中:“红军”大获全胜,“蓝军”一败涂地.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战之必胜”的惯性思维下,情况设置总是偏袒“红军”,而让“蓝军”低能化.由此而来,一些演练常常是避难就易,避重就轻,避高就低,人们把这种情形形象地讽喻为“‘蓝军’弱智化”.这样一来,演习情况不需要很深的研究就能看透,不需要很高的谋略就能处置,不需要很多的招法就能打赢,演习如同演戏,缺少“味”,结果是演必摆,演必顺,演必胜.正如常言所道:“平时训练不从难从严,战时必定要付出血的代价.”失败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找出防止失败的具体措施.因此,对训练与演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彻底解决未来战争“打什么仗”和“仗怎么打”的问题.这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