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文献综述

点赞:32262 浏览:1533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研究者对教学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本文亦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探讨目前教学资源研究现状.并且从各学者对资源的划分系统归纳的基础上,分别从预成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发现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 键 词 :教学资源;预成性;生成性

教学资源是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因此,对教学资源的认识以及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还会改善教学中的师生生活的质量.因而,教学资源己经被看成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集中于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的概念

《辞海》中的“资”指物财,钱财的总称.“源”指水流开始的地方,引申为事物的来源.“资源”指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如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可见,这里的“资源”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源.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资源”一词的使用远远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例如,常见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社区资源等.人们对教学资源的理解,同样是在对“资源”一词的较宽泛的意义上进行的.

许多研究者都是从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来阐释教学资源.有学者认为“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学习的条件,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利用的条件”.可见,这些资源的涵盖范围不同,所侧重的角度也不同,然而对教学资源的定义略显笼统.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人类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学习小组、课外活动小组、旅行小组、课外辅导员、家长、社会成员等;非人类资源包括各种媒体和各种教学辅助设施”.李如密,何小忠对教学资源做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他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阐释教学资源,认为“教学资源就是指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科技水平、家庭条件、社区文化及设施等,都属于教学资源;从狭义上说,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空、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精神品质等等”.

教学资源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源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资源有丰富的内容,侧重于从有利于教学活动实施的角度来定义,可以大致认为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开展、并为教学活动利用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学校、课堂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课堂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潜在的.

二、教学资源的分类

时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内容.因为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展开,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所涉及到的“资源”很可能是相同或相似,只是看待资源的角度不同而已.研究者们从各自研究的需要出发,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资源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例如,吴刚平按功能特点把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徐继存, 段兆兵,陈琼等根据来源把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根据性质,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将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宋振韶认为按空间分布划分,除了校内和校外资源外,还存在网络化资源,指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突破时空界限的各种资源.同时,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根据载体类型分为文本资源,实物资源,数字化资源,文化活动类资源.林存华,郁琴芳等认为根据内容可分为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时空资源、制度资源和信息资源.

综合研究者们的分类,如下表:

虽然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教学资源的分类各不相同, 事实上,对资源的分类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样划分只是为了对资源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研究者们极为关注的话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理论层面

在理论层面,研究者大多都从原则和途径两方面探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原则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应遵循优先性、适应性和科学性原则.有的认为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经济型原则、针对性原则和个性原则.有的认为要遵循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这样看来,其内容大同小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经济、实效.

在途径方面,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对于教学资源开发,社会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宏观调控,积极促进全社会教学资源共享.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要学校要积极进行资源开发,加强资源的管理,防止资源浪费现象,给教师创造更好的开发资源环境.在教师层面,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在保证校内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

(二)实践层面

一些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某类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法.这方面,许多一线教师,在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供了许多有关课堂上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活生生的案例.如此以来,在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再局限于“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很多教师开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其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也鼓励学生的质疑和超越.这样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物力资源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少学校开始扩充校舍,在硬件、软件加大投入的力度,有条件的学校花巨资建起了高档的电脑室、中心电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园地等.这些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然而在可喜变化出现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由于认识不足,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而一些学校物力资源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等一些场馆资源很大程度上处于“闲置”状态.而教师一味得对教材进行“加加减减”,甚至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各方收集材料,忽视了教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资源.另外,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的时间长,因此挤占了其他时间,时间资源的过度开发有时会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总之,这也说明,目前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轻“质”而重“量”,只顾盲目开发,无视有效利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中包含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促进进一步的开发.

四、反思与展望

从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学者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更深入的探索研究提供了思路,对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几点反思与展望:

(一)理论层面研究不多

对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多属“理念+案例”或“案例+体会”.也就是说这类研究往往是对理念的简短陈述后,便是教学案例的大量枚举,或者是案例介绍后,接着是个人体会或经验总结.这样由于理论基础不实,对生成性资源认识不足,极易导致实践中问题的出现.例如,与学生的对话变成了“师问生答”,尊重学生的见解却游离了文本的主旨,课堂教学有温度却没深度等等.这些都是实践中经常会遇见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狭窄

综观相关文献,研究者对生成性资源的探究主要集中于问题资源方面,即师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错误,教师有意和无意的错误,偶发事件等.其实生成性资源还包括差异性资源、情感性资源等等,并且其内在有着丰富的内容尚未被认识和系统归类.这也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为对生成性资源的系统归类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去认识这些资源,从而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三)研究方法单一

不难发现,已有的研究大都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成性资源不同于其它资源,有着现时性和非预期性等独特的特点,因而更应该深入到实际课堂中去观察.通过大量的访谈、调查等研究,才能对其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