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养老金再分配效应文献综述

点赞:4953 浏览:156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税延型养老保险计划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再分配效应是社会保障研究中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私人养老金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为政策的推出提供理论借鉴.

关 键 词 :养老保障 私人养老金 再分配效应

随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补充型养老保险计划开始发展.其所带来的再分配效应是目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此,梳理这些计划的再分配效应是当前社会保障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所指的私人养老金是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一切非政府管理的补充型养老计划.与此相对,公共养老金就是指由政府建立并管理的养老金计划.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上世纪中叶以来,以公共养老金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愈发不适应人口环境以及社会结构.OECD等国际组织提出建立私人养老制度以弥补公共养老制度的不足.Behrendt, Christin(2000)对12个工业化国家的私人养老金的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文章证实了私人养老金制度会影响女性、老年人群以及低收入者的利益.同时,文章也发现私人养老金的公平性同样取决于政策制度的设计.Burman, Leonard E(2004)将退休储蓄的税收优惠因素嵌入微观仿真模型,用于分析当前税收优惠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对于收入在$75,000和$500,000之间的家庭有最大的作用.2004年,收入最高的20%的纳税申报者获得了70%的税收优惠,这些税收优惠来自于界定供款计划和IRA.同时,文章也得出几个结论:1. 通过改善雇主缴费率等设定,可以加强界定供款计划的收入分配效应.2.这个结论可以扩展到界定福利计划.Butrica, Barbara(2011)研究发现自动注册型个人退休帐户计划可以显著扩大退休计划的覆盖范围,并改善低收入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Ant O N, Jos E Ignacio(2007)分析了西班牙私人养老金税收优惠的分配效应,分析表明: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群却享受到了70%的税收优惠.提出可以通过扩大补充性养老金的覆盖面来加强养老金的分配效应.Fehr Hans,Jess Heinrich(2007)分析了德国政府2004年税收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认为税收改革的得利者是年轻的员工,公务员和个体户是改革的损失者.A Brugiini, F Peracchi(2007)对意大利私营部门职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效退休年龄的变化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提高三年退休年龄的模型显示养老收入最高的20%人群损失了20%的养老金,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只损失了12.4%.Kotlikoff.L(1998)使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国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模拟显示,私有化有助于产出的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收入群体都会从中收益,低收入群体的收益大于高收入群体.Margherita Borella(2004)通过对意大利1992年到1995年养老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认为意大利从收入关联性计划向缴费基础型计划的改革有助于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缴费基础型计划中工作35年的人群获得的养老金收益比在收入关联性计划中低,但是工作40年的则相反.同时,收入曲线相对陡峭的人群如果在相对年轻的年龄退休的话,他们的损失会是最大的.Schm A Hl, W(2007)对德国的养老金政策设计的变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政策设计方向――从强制性公共养老金制度到自愿性私人养老金制度的转轨,以及从收益确定型计划到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改变,将会导致养老金收益整体上的降低.其中,高收入者会因为税收补贴而得益,低收入者可能会无法积累足够的储蓄,孩子较多的家庭会有相对较高的负担,老年群体的贫富差距会扩大.作者认为,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应是防止贫困.van Vliet Olaf,Been Jim,Caminada Koen,Goudswaard Kees(2012)通过对1995年到2007年15个欧洲国家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从公共养老金到私人养老金的制度改革中,并没有证据表明私人养老金改革会导致老年群体的收入不平等.这个发现与大部分论文得出的结论不相符合,作者提出其中的一种解释是由于私人养老保险计划覆盖面的增加掩盖了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

私人养老金再分配效应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简评

根据国外文献的整理,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 私人养老金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养老金收益,

第二,养老保障制度中私人因素的增加会导致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加以重视.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其他扶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