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

点赞:8705 浏览:341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三个角度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证券市场的特点,从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国内有关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了有待拓展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经济后果;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74-01

1 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

西方学者Watt s和Zimmerman(1986)根据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检测设:①补偿计划检测设.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扩大个人效用,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②债务契约检测设.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为避免违约成本,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③政治成本检测设.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王跃堂(2000)通过对沪深股市个股对三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发现西方实证会计理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检测设在我国未得到证实,无论是补偿计划变量、债务契约变量还是政治成本变量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均无显著影响.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决定的.

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而且这种选择将是企业长期的动态的优化过程.王跃堂(2000)通过对沪深股市个股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主要是出于以下动机: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房地产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规避市场管制动机.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对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的符号.如果连续3年亏损,则执行暂停股票上市,甚至终止股票上市等.因此,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

(2)避税动机.避税动机可能是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一个最明显的动机,特别是那些众多的非上市公司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于是企业管理者就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2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的现象和改进措施的研究

龚光明(2004)提出,现阶段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的表现有以下方面:

(1)配股现象: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格还是种稀缺资源,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这一“圈钱”配股的资本线,不惜代价采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力保10%,出现了耐人寻味的“10%现象”.

(2)微利现象:已经有一年或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免受特别处理或摘牌的处罚,采取种种手段使本年资产收益率保持哪怕0.0001%的微利水平,只要不亏损就行.

(3)重亏现象: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次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为给下一年扭亏留一手,有意做成重亏,以免第二年连续亏损而被特别处理i对于无法摆脱被特别处理命运的公司,则做大亏损清洗以前年度积累的包袱,为下年扭亏逃脱摘牌厄运埋下伏笔.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另外,在在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上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加剧了会计政策偏向选择的可能性,经营者有可能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权对会计事项做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非公允的选择结果必然会影响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潘煜双(8004)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者激励制度;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增加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内控制度有助于经营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预期目标.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国外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主要是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国内对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主要从实证理论和契约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我国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财务、会计的具体运用相联系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是很丰富,特别是把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的研究更少之又少,只是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或多或少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如李姝(2003)、潘煜双(2004)等.(宋在科、王柱2008)通过实证检验和设计随机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结论:由于管理者的信息优势、大股东的支配地位以及政府的绝对控制,中小投资者、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团体在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较大的倾向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公司治理目标的转变,即从维护股东利益转变到统筹兼顾相关者各方的利益,会计政策的选择必将会越来越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


4 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已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内率先实施,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发现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压缩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如修订了存货期末计价方法,改变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部分资产已计提减值不允许转回等,限制了企业利润操纵,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准则又全面引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如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等,这无疑又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方便.与旧准则相比,现行准则的最大亮点就是谨慎的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准则对特定资产或者交易采用公允价值.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公布的《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1570家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有630家上市公司,占1570家的40,13%.这些公司绝大多数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了成本计量模式.仅18家上市公司(占有此类业务公司数的2.86%)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1570家上市公司中,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40家上市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大都采用了评估作为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什么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大部分都采用成本模式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却大都采用公允价值.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和资产的计量时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的动机是什么,以及选择不同计量属性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成怎样的影响结合金融危机的大背景,2008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剧烈变动和美国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质疑,可以进一步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