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力理综述

点赞:4477 浏览:172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能力发展的历史.区域发展能力研究,需要以不同的能力理论为基础.现有的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文献基本上能够覆盖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实现基础、培育路径等理论概念,但这些文献角度各异,观点杂乱,需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并最终整合为区域发展能力理论体系.

关 键 词 :区域发展能力;能力方法;能力本位;自生能力


作者简介:魏丽莉(1971-),女,甘肃定西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32-04

一、引言

近年来,贫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宏观失衡问题,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和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少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综述.另外,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多以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能力理论、韩庆祥的能力本位论和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等主流理论为基础,而这三种理论观点相对独立.在这三种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梳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内涵、实现基础和培育路径,将加深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解,为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并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能力理论强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1].能力本位论提出相对于权力本位、金钱本位的能力本位,呼吁将塑造能力人和能力建设作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2].自生能力理论则认为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不同主体的能力培育都要借助于比较优势[3].

(一)能力理论

森认为新古典主义忽视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主体性地位[4].他以自由为价值标准,将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真实自由的过程,提出了能力方法理论[5].能力方法重视中间环节,关注同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能力”和“功能”,各种物(商品和怎么写作)只是实现“能力”和“功能”的手段之一,物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目标终点,期间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手段和目的间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不同国家和发展阶段的物并没有实质性差异,而中间环节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中间环节在能力方法中具有比物更为重要的作用.

森的能力方法为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实践中,森帮助设计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能力清单和能力贫困指标来度量人类的发展程度[6].理论上,能力理论的引入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形成了区域自生能力理论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论.

(二)能力本位论

文化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旧体制转型时期,韩庆祥(2002)提出了能力本位论[7],主张以能力为主导的价值观.为了探索落实能力本位[8]的方法,韩庆祥(2003)提出了“能力人”检测设和“能力建设”理念,强调我国未来的发展应以塑造具有能力本位意识、以能力本位为人生价值追求、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人即“能力人”为重点[9].能力建设理论为构建与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提供了借鉴[10].

(三)自生能力

林毅夫(1999)定义自生能力为“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11].主张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变量,转型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没有自生能力变为有自生能力[3].自生能力理论为社会主义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企业、产业乃至区域的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已有国内学者由此提出了农村自生能力、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等概念.

(四)小结

上文简单介绍了三大能力理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从能力方法来看,关键是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拓展人们能够把握的能力集合;从能力本位论来看,关键是以能力本位为价值核心,促进“能力人”的形成,达到“能力建设”的目的;从自生能力理论来看,关键是在顺应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最终形成自生能力.

二、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基于上文对能力理论的阐释,本文将借鉴由能力理论衍生出的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汇总并梳理其内涵、实现基础、培育路径等概念.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定义来看.李盛刚(2007)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和谐、平衡、长效发展的能力[13].王科(2008)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14].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内容与构成来看.杨先明(2004)将能力结构定义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15].陈军民(2008)把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分为农民个体自主发展、农户家庭自主发展和村庄整体自主发展三个层次[16].成学真、陈小林(2011)认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包括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金融怎么写作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17].

由此,本文认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首先应从哲学层面明确能力、发展能力的概念;其次确立区域发展过程即为能力建设过程的思路.厘清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应明确以下几点: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区域要素禀赋决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区域发展能力的发展主体为区域内个体、组织、企业、政府等相关单位,现实载体为各主体的发展能力及不同主体发展能力相互之间的耦合. (二)区域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

从实现区域发展能力的条件来看.马顺福(1998)认为,区域发展能力主要由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状况、经济活动的协作方式和程序决定[18].徐君(2003)和周彦(2006)认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由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决定[21],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10].康晓玲、师耀武(2004)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作为解决西部城市新贫困的目标性措施 [19].

从影响区域发展能力的因素来看.苏基才(2007)将农村自生能力缺乏的原因归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矛盾[20][22].姚晓东、曲福田(2008)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为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23].李慧、鲁茂(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本配置效率及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24].

发展能力是主体和客体对象关系中的一种能动力量,本文认为,分析发展能力的实现条件应持两种角度:既从主体角度观察客体,又从客体角度观察主体.分析区域发展能力则应考虑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各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因素.

(三)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路径及评价

从内部优化路径来看.刘爽(2001)认为,健康生存能力、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的能力、就业与经济发展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消除能力贫困,提升地区发展能力的关键[25].罗晓梅(2007)认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经济主体在经济实践中的能动性的生成、发育、发挥的过程[26].

从外部作用路径来看.李盛刚(2006)认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和途径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增强组织保障、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12].陈军民(2008)认为,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的途径有:强化财政、金融与信贷支持,建立强有力的村庄领导核心,增强农民的村本意识[16].徐君(2003)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包括制度效能的提高[10].廖国民、王永钦(2003 )认为,企业技术优势、竞争优势、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样作用于区域自生能力[28].苏基才(2007)认为,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的关键是要统筹借助政府公共财政的非市场外力[22].

从综合评价来看.顾朝林(2001)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9].杨先明(2007)根据他对能力结构的定义,构建了包含资源配置能力、经济开放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发展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30].姚晓东(2008)则从区域层面分析和探讨江苏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27] [31].成学真、陈小林(2010)根据他们对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区域金融怎么写作能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五个子能力系统出发,构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7].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发展能力是生存能力的延伸,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既要把握区域内的静态禀赋资源,又要考量资源组合效率.探索培育路径既要分析能力发展主体的能动性,又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区域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应同时反映个体能力和群体能力.因此,可以由行为主体(个体、企业、政府以及组织)的角度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体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政府发展能力、组织发展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系统地梳理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发展的本质是生存,生存的主体是人,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发展是由内因外因共同决定的[31].本文认为,在内外因素共同决定区域发展能力的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区域发展主体[32],区域发展能力的主体、形成路径和目标存在着内在联系,区域发展能力的分析既要纳入区域要素禀赋的约束,也需要考虑在特定条件下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发展能力理论需要能力本位论对能力概念的哲学解释和能力建设的思想;需要能力方法以人为本的宗旨和能力即自由的理念;还需要自生能力中对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方法及现实目标的解析.但是,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对这三种理论只是零星的汲取,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囊括所有有关能力的理论精华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一般性结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基础的建设

就发展的主题而言,虽然三种能力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朝着能力差异的方向趋同,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有很大启发:能力的生成基于资源,且现实的能力通过资源的组合效率来体现[33].研究区域发展能力理论,要明确不同能力理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意义,并适当借鉴经济转型理论[34]、演化经济学理论[35].经济转型理论立足于现实,有助于对区域发展能力优化的探讨;演化经济学则提供主体观、进化观、创新观等思维方法[36].

(二)应处理好的问题

不同研究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关键概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时,应持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平衡兼顾地处理好主体与客体、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结构与总量、培育手段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对区域发展能力构成的每一部分都持多元化视角,统筹考虑组合效用.

(三)理论展望

考虑到区域发展能力的政策创新价值,其研究重点还应包括: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贫困地区、多民族集聚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生态屏障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存在的问题[37];如何在加强能力与制度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拓展区域可行权利[38];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实现区域发展,如何在政府主导的改革中落实区域主体的核心地位[39];如何在后危机金融时代,世界经济力量寻求新平衡,区域经济资源和利益的重新洗牌的情况下完成各方利益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40.

[2] 韩庆祥.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307—318..

[3]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15-24.

[4] 胡怀国.从新古典主义到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J]. 经济学动态,2010,(10):112-119.

[5] 马克·布劳格.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270-271.

[6]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40.

[7] 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01):64-70.

[8] 李群山、梁媛媛.国内“能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5,(06):55-58.

[9] 韩庆祥、雷鸣.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2005,(01):22-32.

[10] 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06):41-46.

[11]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01):1-44.

[12]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5-18.

[13]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结构与培育:给予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08,(03):100-103.

[14] 杨先明.强化能力建设[N].云南日报,2010-10-25:1.

[15] 陈军民.贫困地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8,(03):409-412.

[16] 成学真、陈小林.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01):99-104.

[17] 马顺福.论转型时期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约束和权力约束[J].新东方,1998,(4)21-28.

[18] 康晓玲、师耀武.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西部城市新贫困[J]. 西北大学学报,2004,(11):49-53.

[19] 周彦、吴一丁.新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J]. 科技信息,2007:338—339.

[20] 苏基才. 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J]. 南方农村,2007,(06):24-28.

[21] 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2] 李慧、鲁茂.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J]. 科学与管理,2008,(05):83-87.

[23] 刘爽.试论消除能力贫困与西部大开发[J]. 中国人口科学,2001,(05):46-51.

[24]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J]. 探索,2007,(04):167-172.

[25] 廖国民、王永钦. 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09):32-39.

[26] 顾朝林.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05):281-287.

[27] 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67.

[29] 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49.

[30] 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 区域经济,2011,(02):213-216.

[31] 王振中.转型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89-300.

[32] 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M].1912:2-4.

[33] 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4.

区域能力理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能力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4] 高国力.关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6-9-1:2.

[35]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8-80.

[36] 姜安印.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格局[J].开发研究,2007,(0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