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点赞:31405 浏览:1443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应用题因需要一定的逻辑和解题思路才能进行解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以突破的关口.一方面是学生没有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应用题,另一方面是老师传授的解题技巧不适用于学生,就算再花费心思进行讲解也没有多大的成效.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题目,具体讲解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学习途径.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 应用题 基本学习途径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应用题本身枯燥无味,且解题思路模式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理想.长久以来学生会对数学应用题产生恐惧感,导致抗拒学习数学的心态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怎样提升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以上内容提出几个有效的途径.

一、以生活做例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小学生对于生活的了解并不多,而课本中的应用题大多数是采用复杂繁琐、不结合实际的例子,导致学生读不懂题目,更严重的会造成学生曲解题目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把题目做对的,常年累积下来的错误解题技巧只会令学习更加困难.现在既然我们找出了学生抗拒应用题的原因,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改变例题的表达方式,使题目更加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创作这种类型的例题:一个水箱中有三个进水口,只单独打开第一个进水口需要2小时就能把水箱注满,第二个进水口却需要10小时,第三个进水口需要4小时才能注满,那么三个进水口同时进水的话,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将水箱注满呢?这种数学应用题是比较适合学生去作答的.水管对学生来说每天都能接触到,因为水箱进水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类应用题因贴近日常生活,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解题积极性大大提高.要让学生们知道,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教师应尽力在实际中寻找有趣的现象创作例题,让学生爱上数学.

二、培养优秀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是关键

虽然应用题多种多样,但其解答思路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学生只需养成解题习惯和掌握到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快速解答题目.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将应用题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解题技巧进行答题训练.


(一)培养优秀的解题习惯

通过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能使他们在答题、考试中更有效率地完成应用题.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解题习惯已经在逐步养成.例如在做题之前先在草稿纸上写上答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考试中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解题的准确性,不会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写到第二步,却突然忘记了第一步的解题思路这种情况发生.而且在重新检查的时候也能根据草稿一步步进行,节省了时间.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数学教师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培养优秀的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复杂繁多,根据学生的水平授予不同的解题技巧尤其重要.但其中有一种解题技巧普遍适用,那就是转变方式解答问题.举个例子,下面有一道题目:小明和小红两车人分别从甲乙两个地方同时出门,相向而行.两个人在离中点3000米的地方遇到了,已知小明走完整段路程需要40分钟,小红走完整段路程需要50分钟.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正常的解题思路是先检测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那么小明的速度为X/40,小红的速度为X/50.那么由于小明的速度比小红的速度要快,也就是在距离小红终点近的地方相遇了,最后就算理清数据列出等式得出答案.其实这道题目是非常抽象的,小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类题目的时候肯定会难以解答,导致他们对自身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感到怀疑,最后失去信心.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教导学生转变方式去解答这条题目.阅读完题目之后可以试着画一幅图来进行分析,画图是转化思维最有用的技巧.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是图像的特点,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力,还能减少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点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在创新型的解题技巧上加以研究,为学生将来学习更高等的数学打下基础.

三、学生的思维品质要着重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对解答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是重要的一环.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老师可以学生解答问题时使用互动式的教学,令他们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例如: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进行模拟情景,先挑选2名学生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行走,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这两名同学是以什么方向行走的,二是两名同学这样行走结果会是怎样. 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能直观地表达出应用题的真正意思,还能丰富学生的对一些关 键 词 的认识,如相遇、相距等.只要能够让学生自主性地研究有关数学的内容,就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这一习惯.

四、通过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当数学老师解答完一条应用题后应留点时间给学生去回顾一下,积累做题经验.学生积累经验的同时会总结出规律,在日后遇到相类似的应用题时便能迅速作出回答.老师可以在解题完毕后作出概括性的分析,例如: 在“长x宽x高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关系式中,可以让学生先这样理解:长度的数字是一定比宽度的数字大的,但是高不一定大于或小于长.然后借助画图这种方法,在长方体中标示出长宽高的位置,再画出多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进行对比.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总结得出:长宽高的位置是这样分布的,就能牢记长x宽x高等于长方体的体积这一公式了.在总结完规律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应用题,数量不需要太多,目的是为了再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动手计算,适量的习题训练,不仅能总结出解题规律,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结合以上内容,数学教师只需要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本文提及到的基本教学途径,就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总结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必然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