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入门教学“三法”

点赞:2770 浏览:681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言文在九年义务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课程标准虽只要求让学生读懂,但对初中生尤其是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读懂它实在不容易.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想方设法领其入门.

方法一:以“读”导趣

初一学生没有文言语感,识字量不足,对许多文言文中的文字甚感生疏,且无停顿、断句等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常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文言文其难度可想而知.

要让其学好文言文,良方之一就是“读”字为先,古人不是亦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吗?

“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默读、吟读、朗读、齐读、自读、领读,不胜枚举.笔者认为应重在领读、默读、朗读、齐读上下功夫.

文言句读与今有别,教者须几经领读,使学生学会断句,掌握音节停顿方法,方能读顺、读懂.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的理解.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一句.若不经教者领读并告诉其音节停顿,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其义的.因此,我每次教初一语文课,总是在早读时安排一些领读文言文的时间,待到按计划教到某篇文言文时,学生已无任何陌生感,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本注释默读,在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进而弄懂其含义.实践证明,此法确实管用.学生读得多了,要求背诵指定的内容便水到渠成了.


方法二: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重在传授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甚多,诸如“留、删、换、增、调”等等不一而足.但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古今对应,语言规范.古今对应即用今天的语意去解释古文字,就像学生熟悉的的词语解释那样.语言规范即译文要符合现代语法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留、删、增、调”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例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一句,学生逐字对译解释为“你什么靠去?”这显然不符合现代语法要求,此时引导学生把“何”与“恃”对调,即译成“你靠什么去?”,这样,教完一篇文言文后,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及要求.让学生做成知识卡片附于课文后边,一学年下来,学生就会基本掌握翻译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方法三:归类总结

文言文的实词教学是个难点,其难点在于一词多义.必须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现代文基础知识,运用比较方法,让其逐步掌握.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两个“前”解释不同,词性也不同,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比较弄懂前者为名词,译为“前面”,后者为动词,译为“上前”.在讲授这一类词时,要求学生逐一做成卡片,学期结束后再整理成册,这样,就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实词词汇.

文言文入门教学“三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言文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文言虚词教学更是难点,原因是不少词语学生在小学未见过,如“乎、焉、矣、哉”,有的词学生在小学虽见过,但多以双音节出现且意义单一,基于这种情况,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区别古今用法之差异,尽量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之”字,表意十分复杂,教学中要一例一例地讲,期末复习时再总结归类,让学生一一举出例句,并做成知识卡片.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教会学生读、译、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入了门,就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