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习题的“读”“”“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点赞:5858 浏览:139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习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材料,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因此,在化学习题教学中,注重对习题进行变式训练可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训练、培养与提高.


关 键 词 :新课标;习题教学;读题;说题;研题;练题

科学地选择习题,老师需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变化,每年中考不会有重复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课标,它就是中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课标,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前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将自己的清晰思路有条理地传给学生,学生好像听懂了,但当独自面对一道道习题时,又不会动手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下面谈谈我在习题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读题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这一步走不好,就无法达到解题的目的.抓住题中关键的字、词、句,就是题中的那些限制性语句或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化学变化过程的描述等等.

1.充分挖掘隐含条件.不少题目中的某些条件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中的,读题时要把它们挖掘出来,例如,“恰好完全反应”“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等等.

2.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也就是与解题无关的数据、现象等.

例1.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加热时间的关系为( )

解析:产生氧气的质量只跟氯酸钾的质量有关,跟二氧化锰的质量无关,这里“两包等质量的固体”隐含的条件是指a包的氯酸钾比b包多,肯定B不正确;另外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肯定D不正确,加热氯酸钾不可能立即产生氧气,所以排除A.答案:C.

二、引导学生说题

在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对题目已经理解的内容.根据水的化学式为(H2O),提出问题:

1.从水的化学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上考虑)

2.你能根据水的化学式自编一道计算题给同桌做吗?并互相评价、找出错处.

3.总结出根据化学式计算的题型、公式及易错点.

课堂上,学生反应热烈,积极回答,有的学生想方设法出一道难题考考自己的同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起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以巩固知识要有效得多.

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说题”总结出根据化学式计算有九个考点:

(1)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种类;

(2)计算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全部原子的总数;

(3)计算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或部分原子个数比;

(4)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计算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或部分元素质量比;

(6)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7)已知化合物质量,计算元素质量;

(8)已知元素质量,计算化合物质量;

三条重要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等于×100%

●计算元素质量: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元素%

●计算化合物的质量:物质的质量等于

三、引导学生研题

在学生“读”和“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每个同学都仔细地听取他人的想法,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修正和补充,共同解决问题,研讨的话题很多,例如:

1.研讨他人在审题中的失误.

2.研讨他人对化学过程的分析是否准确、完整?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

3.研讨本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4.研讨如何将本题进行拓展和延伸.

例2.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下面是小锡和小华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解答,那个可行?做好改正的说明)

小锡同学

小华同学

学生A:设未知数时不应该带单位.

学生B: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没条件.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C:整个计算过程没有代入单位,计算结果也没有单位

学生D:漏了答题.

大家都认为小华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她是利用元素守恒来计算的.

最后,我提议同学们把小锡做的题改正后重新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小华的一样,总结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某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属于一种物质的组成时,用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通过让学生给别的同学检查解题时,发现了其他人的错误后,自己在以后做题时会更加注意.还可以引导他们对该题变形,如,要燃烧15.5 g红磷需要多少克的氧气?现有96 g氧气可以跟多少克红磷发生反应?

四、引导学生练题

引导学生研题后,让学生在实地练习一遍,然后学生模仿着再做一个相似思路的题目,以着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且教师要在学生再次练习时及时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并给予纠正.例如,师生总结多功能集气瓶的不同种用途:

为了巩固这类题目,我又设计了类似的题目巩固学生知识,学生若能理解上述多功能瓶的六种用途,对此题也会有一定应变能力,做得得心应手.

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规律

当我们的学生在读、说、研、练以后,对同种类型题目的思考和做题方式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这个时候应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题型的审题方式(这一方法对于初三第二学期的复习课尤其重要).表格式的计算类型很多,我把题目由浅到深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边对比边总结.

例3.(固体含杂质加热型)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学生计算后进行讨论并归纳: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必须用纯净物的质量列式计算.

2.计算时,必须找出最初总质量和最终总质量.

3.解题的突破口:发生化学反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m前等于m后+m气体

通过习题的“读”“”“研”“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科学地实施化学习题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新的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应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作为理论依据,精心选题,优化习题,重视学法指导.以上习题教学方式对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希望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