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角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效率的

点赞:19505 浏览:837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将几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 --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教师唯以应付.按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关 键 词 :高中数学;提高;教与学;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在选择例题时,例题最好是呈阶梯式展现,我在准备一堂课时,通常是将一节或一章的题目先做完,再针对本节的知识内容选择相关题目,往往每节课都涉及好几种题型.

当然,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而且更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学.因此,教师更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善于对比,善于总结.

一、善于思考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紧抓相关知识,通过层层削析思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实质,强化思维训练,形成独立的求知能力.

二、善于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或多个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联想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平面问题与立体问题的联想 ,“数式”与“图形”的联想等.

新课改视角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效率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善于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相近或相似知识的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相近的问题进行搜索,整理并加以对比,许多问题往往可迎刃而解.

四、善于总结

总结包括对知识一类问题的解法及思想方法的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小结,机地记忆,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为做题而做题,根本不去归纳方法.那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作总结,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抓住重点,掌握规律,并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及解题方法.

五、加强辅导帮学生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和一个步骤是少不了的.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与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当天所学内容、自己的听课情况及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回顾、反思.给学生在课后理清自己的思想、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后反思习惯.同时,教学中若能有针对性地在每节课后再设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本节课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其含义,挖掘本质,并且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则可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反思能力.解题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解题反思贯穿解题学习的全过程,也是对解题的元认知过程.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虽热衷于大量做题,却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往往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解题中反映出的数学思维方式、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的概括,导致获得的知识系统性弱、结构性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完成解题过程,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之中,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中得到启发,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真真正正喜欢数学,从而学好高中数学课.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的真谛在于 “悟”,教的秘诀在于“度”,课堂上,教师应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只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