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

点赞:13949 浏览:593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例,从动手探究、联系实际、精简练习和归纳总结等几方面论述了对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认识.

关 键 词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概念教学

光合作用是2012年初中生物新课标凸显的重要概念之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重要分布在七上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一节,教材主要以阐述概念内涵的形式予以呈现:“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教材又将光合作用的知识分解为以下几部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下面结合2012年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谈谈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

1.动手探究,建构概念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对于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复杂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的各个步骤蕴含科学原理,教师带领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①暗处理一昼夜:消耗绿叶中原有的淀粉.②选叶遮光:见光处和遮光处形成对照实验.③酒精脱色:使叶绿素溶解在酒中.④隔水加热:酒精是易燃物,不可直接加热.⑤滴加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教材中该实验有两个结论,这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见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请学生利用银边天竺葵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学生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步骤,教师评价并进行演示实验.

教材中还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探究,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只有让学生完成实验或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亲身体验,从而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

2.结合实际,活用概念

农业生产中,农民经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教师应将有关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可以让“光合作用”的概念由抽象回到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用概念.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例总结如下: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光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要使植物制造大量的有机物,必须提供充足的光照.

温室大棚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吐鲁番的葡萄甜:吐鲁番白天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

金鱼缸放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有利于金鱼呼吸.

3.精简练习,剖析概念

光合作用的概念较为抽象又容易混淆,既是七上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对概念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可以设计以下几种题型:

判断题:①植物体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并不是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选择题:①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滴加碘液的目的是:A.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染色以便于观察细胞结构;D.对叶片进行消毒.(B)

分析题: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将甲、乙两叶片套上玻璃瓶(瓶口密封),瓶中分别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打开玻璃瓶,摘下甲和乙.④将甲、乙两叶片分别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⑥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2)步骤中④的溶液是酒精.该步骤中的操作方法有误,请你改正:“直接加热”应为“隔水加热”.(3)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4)若该实验省略步骤①,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甲乙两叶片都变蓝.

4.归纳总结,巩固概念

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光合作用概念.

反应式能简练、直观地表达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边复习边推导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迅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光合作用的概念.然后,教师应指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两个方面的转变:物质转变(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和能量转变(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进一步引出光合作用的意义,让学生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认识光合作用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对光合作用的知识再次进行梳理、比较和概括,能力得到提升,概念得以巩固.

在“光合作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光合作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