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步骤

点赞:25408 浏览:1179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近年来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日益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数量增多了、难度加大了.但文言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就需要教师探索出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步骤,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堂教学步骤不妨做出以下的尝试,分四步进行.

一、恰当运用诵读方法,有效训练语感

文言文的特点是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文言文教学中对“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而忽略诵读,那么其中蕴涵的古典美、人文美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应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但文言文的诵读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诵读法的恰当运用应具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根据阅读规律和课堂实际,选择恰当的、多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可根据文言文特点和课堂实效,选择性地运用教师范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散读等诵读方式.第二,让学生懂得并尝试一些更好的诵读的具体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根据句子所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把握语调的舒缓与紧促、明快与凝重;根据标点、句子的长短、整散,把握语气的轻重与节奏的快慢;着意揣摩虚词所传达的语气,以读出文句中包蕴的情感态度;把握准需要重读的关 键 词 ,突出主旨.第三,诵读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领悟,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如果说前面两点是有效诵读方法层面的特征的话,这第三点则是有效诵读效用层面的特征.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在朗读后领悟到作品更深的内涵,能够以一种近乎直觉的方式,表达出对文句内在情韵的某种理解的话,就可以说这种诵读法的运用是有效的.

另外,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朗读作为一个环节,要把朗读贯串全文,贯串课堂的始终.读是开启文言文语感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文言学习的效率.

二、注重积累词句,形成知识系统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简约、典雅之美.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积累重要的词句,翻译时注意古今异义词、通检测字、一词多义现象.古代实词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要让学生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规律,这样就记得牢,记得多,记得有意思.对于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工具书,直接记录在课文原文旁边;对于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字词,则要求学生对这个字词的几种重要含义进行归纳和积累.译文时,要明确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语句流畅.教师还要注重学习后的总结,将所学的零散知识通过总结,形成条理清楚的系统知识.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阅读的语感.渐渐地学生就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未学的篇目中,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增加阅读积累,从而提高体的文言素养.


三、注重“读懂――提升――拓展”

在文言文教学中,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首先,注重文本重点字词的解读,让学生在品读中体味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趣、理趣.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传神了.

其次,抓住文中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就是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此时插入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

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步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言文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联系学生生活,调动情感共鸣

教师要积极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感的共鸣.只要联系紧密,天衣无缝,哪怕是一两句话,学生也会情绪激昂,感奋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同作者一起或喜或悲或憎.只有教师熟悉历史,读懂古人,才能以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的价值和精神得到塑造和升华.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强化诵读,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就一定能逐渐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文言文学习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