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式教学

点赞:27408 浏览:1300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彰显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并且借助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课堂实效,正被更多的语文教师认可并广泛应用.但是,在当前的启发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优越性的高效发挥.

初中语文式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语文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启发式教学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依据学生具体特点,以启发初中生思维为核心,以客观规律与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途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最终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不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质.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状况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第一,过于片面化.有些教师过度重视一些琐碎小事,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化了学生需求及课文的丰富内涵.第二,过于注重“主问”.教师本身并没有真正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没有将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过于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借助数量众多的浅陋问题制造热闹情景,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多次终端,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第三,过于“结论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十分重视对问题结果的启发,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评价和分析,因为教师大多都是依照自身思维设计的启发方式,直接目的是问题的结论.这种情况就大大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启发式教学应用效率的有效策略.

1.适时点拨、合理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确保问题具有启发性,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主动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应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心理特征、阅历、年龄等特点,恰当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与角度.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孔乙己》时,针对主人公出场、偷书被揭发、嘲讽、断腿几个环节中脸色变化的细致描写,笔者先引导学生详细找出几个细节的相关描述,学生通过详细阅读,得出主人公脸色从“青白色”到“红色”再到“灰色”,最后变成“黑色”的结果,接着笔者问道:鲁迅反复描写主人公脸色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刚一问完,学生就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并相互讨论.有同学生说明世态炎凉;有的说说明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日渐悲惨等最终总结出脸色是主人公性格变化的外在表现,变现出其麻木性格的渐变过程,间接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及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毒害.在理解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又趁热打铁地追问,害死孔乙己的凶手到底是谁?但是很多同学都表现得很迷茫,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和刚分析过的问题之间有联系吗?”同学们随即逐一分析课文中的人物,经过一番讨论后,同学们认为,孔乙己生在封建社会,是腐朽的科举制度和黑暗社会谋害了他.

2.适度留白、注重合作.

适度留白,是指在教学中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想象空间,不可让过多的束缚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通常具有知识留白及语言留白两种形式.注重合作,是教师应灵活利用教材内容,借助一些具有对立性质的知识点,让学生探究、辩论,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该文章是一部经典的批判主义作品,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检测如教师直接总结中心思想的话,就失去了学习本节课的真正意义,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笔者在讲这节课时,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首先找出课文真正的主人公是谁,并引导他们分析、思考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并从人物特点分析其所处的时代特点.然后,笔者提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觉得金钱真的是万能的吗?问题一出,同学生热情很高,纷纷讲述自身的见闻.有的学生说金钱换不来健康、换不来感情;有的说有钱可使磨推鬼,英雄为一斗米折腰等答案丰富多样,最终经过激烈讨论,得出金钱不是万能的,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判断金钱的意义,真正掌握了课文的深刻内涵.再比如,在讲解《背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详细阅读课文,并仔细思考作者为什么对父亲的背影印象最为深刻?学生们积极思考,最终总结出父亲的背影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父爱,借助适度留白,同学们快速问题的答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加深了文章内涵的理解,并深刻体会到了文中深沉的父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本知识,还可大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其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教师应立足现实,借助灵活多样的启发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