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情趣激活创造思维

点赞:4009 浏览:123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抓住时机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增添情绪色彩

小学数学缺乏应有的情绪色彩,这是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的一面,但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这是数学学科内含的魅力,如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求知欲一次一次地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引发出好奇心,进而运用课本内容——“车轮”“钟面”“硬币”,激发出“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求知欲,再逐个地用均衡美、对称美、省料美的解释一次一次地满足这些求知欲,从而把学生引进什么是圆的探索活动中去.最后,我用“圆满”一次总结全课,以鼓励成功,增加美感.

培养学习情趣激活创造思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学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运用数学问题本身的魅力,激发求知欲

设疑是数学教学的一大优势.导入新课时设疑,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操作过程中设疑,使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知识的关键点上设疑,使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学生带着疑问下课,更会回味无穷等这真是——巧妙设疑,悬念迭起,一朝解释,茅塞顿开.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若直接告诉学生学习内容,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巧设过渡题,然后提出问题:“小芳今年8岁,她姐姐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她姐姐今年几岁?”问题一提出,课堂沸腾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3岁,有的说小芳都8岁了,她姐姐肯定不会3岁.我说:“是啊,过了3个生日,按平时的说法,应该是3岁.这就有意思了,妹妹8岁,姐姐3岁,岂不是怪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这样由问题引入新课,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为学习闰年的知识做好铺垫.

三、运用教师的语言魅力,调节课堂气氛

数学教具、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数学学科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教师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

有一次,学生面对一道难题,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最终只有两位学生做对,气氛一下子转向沉闷.为了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轻轻举起两指成V字形,俏皮地说:“TWO个.”这种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惹得学生哄堂大笑,接着我在轻松的气氛中将难题作了详细地分解.


再如,在学生把“8分”错答成“8时间”时,下面教师的语言更是妙趣横生:

(幽默地)好的,题目问“要多少时间”,答了“要8时间”,(稍停)那么,如果问“教室有多大”,则答“有48大”,(加快速度)如果问“你有多重”,则答“有52重”,(在笑声中紧接着叙述)如果问“今天中午吃了多少饭”,则答“吃了2饭”(戛然而止).(在学生“不对!不对”的争辩中继续增趣)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吗?等

教师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深刻地区分了“量”与“计量”这两个很难用一般方法揭示的概念,相信学生定会牢记于心.

四、巧用“打比方”,使学生轻松过“难关”

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不易理解的难点妨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经验的教师常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如教学简便计算时,常有学生这样做:125—74—76等于125—(74—26).我便画着图打了个比方:我有一块大饼,先吃了一小块,再吃一小块,还剩下多少?这就好比这道题连续相减,如果我把这两小块饼一起吃下去,还剩下多少?这就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最后我总结道:“这叫 ‘连续吃’等于‘一次吃’!”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连续减”等于“一次减”的道理,自然得出正确算式125—74—26等于125—(74+26),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五、增加参与成分,使学生产生获取的愉悦感

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时间表明:学生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保证,而成功的愉悦感又是维持努力的保证.让学生尽量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上好“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我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的学具,并强调必须自己亲手做.第二天,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及时给予了肯定,首先让学生讲讲做学具时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用指指、摸摸等方法,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这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