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作基、融情蕴趣

点赞:17176 浏览:791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课型,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课型特点必定能给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深厚的滋养,为学生整个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课标,我们把研究课型确定为阅读课.而阅读课包含的范围又很广,其中借物喻人类阅读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突破由物及人的迁移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最终将借物喻人类阅读课作为研究课型,并确定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具体研究课例.

关 键 词 :课型;教研;预设;借物喻人

构建“真实、有效、情趣交融”的生命课堂是我校课堂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的内容,其中“效”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它不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还包括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实”是基础,指向师生真实对话、真情交流的过程;“情”和“趣”就像是构建生命课堂的两只翅膀,指向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奠基生命课堂“实”这个基础,本学期我依托学校的课型研讨活动,不仅在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中总结提炼出“五实”策略:目标制定要切实、解读教材要扎实、教学设计要精实、教学过程要丰实、教学评价要平实.还总结出借物喻人类的阅读课课型模式.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一、基于课标学情,确定课型

1.基于课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课型,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课型特点必定能给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深厚的滋养,为学生整个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课标,我把研究课型确定为阅读课.

实作基、融情蕴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语文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基于学情

阅读课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借物喻人类阅读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突破由物及人的迁移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最终将借物喻人类阅读课作为研究课型,并确定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为具体研究课例.

二、展开集体教研,预设模式

“凡事预则立”,在实践研究之前,全组老师展开集体教研,我又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就借物喻人类阅读课预设了以下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储备知识.

2.启旧引新、激趣导入.

3.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4.检查反馈、学习生词.

5.精读感悟、体会象征.

6.适当拓展、升华主题.

并在深入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前提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4.初步学会“观察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学习方法.

5.复习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学习方法.

6.理解掌握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

此教学目标除了常见的“识字、读文、悟情”外,还加上了“初步学会观察字形、理解词义、复习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学习方法及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这也正体现了我们现在构建生命课堂所提出的“目标制定要切实、解读教材要扎实”的实施策略.

三、依托课例载体,实践研究

到底预设的课型模式是否合适?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就需要我们依托具体的课例载体,进行实践研究.我和大家积极教研讨论,撰写课后反思,老师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第一次试讲后的困惑――我们将抓重点词体会樟树的生长特点及独特品质作为重点,因为只有充分体会了樟树的精神品质,才能为下文理解“树如其人、人如其树”做好铺垫,实现有效迁移,可是由于宋庆龄生活的时代离学生太遥远,所以仍然不能很好地找出人树之间的相似之处,为此就需要在“课前预习、知识准备”这个环节下足工夫,让学生充分走进宋庆龄.第二次试讲后的思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语言较为平淡的课文,如何教出语文味?(1)精心挖掘语文因素,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2)关注言语形式,体会表达的精妙.第三次试讲后的反思――篇幅容量不大的课文,如何扩展阅读的广度、深度?以文本教学为契机,优选补充阅读材料.


四、探索课型模式,提炼成果

在反复的实践――研讨――反思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最终提炼出借物喻人类阅读教学的课型模式:

1.课前预习储备知识

预习不仅要疏通生字新词,更要了解关于“物”的特质和“人”的相关故事.为理解文本,实现由物及人的迁移做好铺垫.

2.启旧引新激趣导入

回顾学过的古诗《青松》《咏柳》,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借物言志的特点,文和诗都是相同的,通过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研读文本,感悟形象

在这个环节中既要抓关 键 词 细细品味“物”的形象(如抓住四季常青、稠密、粗壮、四面八方等词语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也要关注言语形式体会表达的精妙,相机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如把描写石榴树的句子去掉,让学生对比着读,发现作者对比反衬的巧妙)

5.体会“象征”,深化主题

还以本课教学为例,在抓蓬蓬勃勃,体会樟树的外在美、通过感知对比,领悟樟树的内在美;分享人物故事走进宋庆龄后,再由树到人找出她们的相似之处,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宋庆龄的精神品质,实现难点的突破.

6.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以上就是我的实践与思考.课型研讨作为一种新型的校本教研形式,不仅规范了课堂教学,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为以后继续聚焦课型,关注课堂,以“五实”策略奠定生命课堂之基础,营造情趣交融的课堂氛围.让每个生命在阅读教学中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