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优化还是联合

点赞:27129 浏览:121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抗病毒 优化 联合

目前,对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抗病毒治疗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赞同,在临床实践中也被广泛临床应用.但作为临床一线肝病科医生,究竟是采用优化抗病毒治疗还是联合抗病毒治疗,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学术界缺乏权威的一致意见.作为一线肝病科医生,曾一致专注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对此曾作了深刻的思考,结合学术发展动态,现归纳总结如下.

优化抗病毒治疗是临床实践中一直沿续至今的临床抗病毒方法和策略.1996年以来随着国内第一支干扰素广泛临床应用,为我国大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取得了长期满意稳定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作用,为后期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数据,为抗病毒治疗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取得长期满意稳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大量的患者不能获得免疫应答或仅部分免疫应答,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耐受干扰素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干扰素抗体,限制了干扰素的广泛临床应用.同时,在艾滋病的临床应用方面,产生了第1代核苷类抗病物拉米夫定,对抑制病毒复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同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002年开始广泛应用临床,开创了口服药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的时代,为我们现在抗病毒起到了第二个里程碑似的作用.大量患者通过口服核苷类抗病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持续维持肝脏生化学指标正常,病情明显改善.为大量患者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众多干扰素治疗失败或干扰素禁忌证患者经过口服核苷类抗病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持续维持肝脏生化学指标正常,同时,核苷类抗病物由于不能停药,其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个体在治疗过和中逐渐出现大量耐药病例,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无应答或部分应答,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了局限.2005年,第2代核苷类抗病物阿德福韦酯在国内开始上市并开始应用临床应用,为众多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及治疗过程中无应答或部分应答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机会,此时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渐渐地淡出临床应用方面,口服抗病物由于给药方便,便于携带,临床应用更广泛,且适用于广大肝硬化的患者,为众多患者接受和认可,同样,在治疗过程治疗过程中无应答或部分应答及临床应用过程出现耐药病毒学突破情况亦显现出来.2007年以来,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相继在国内上市,且逐渐应用临床,为众多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治疗过程中无应答或部分应答及临床应用过程出现耐药患者更多可选择的机会,为我们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提供了大量的药物保证.联合抗病毒广泛临床应用于广大乙肝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开启了联合抗病毒新时代.达到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为广大的临床医生所推崇.

作为临床一线的医生,结合近20年抗病毒治疗过程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大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以干扰素为主体早期单药优化抗病毒治疗仍然取得了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且疗程较短,疗效确切稳定.虽然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能获得免疫应答或仅部分免疫应答,大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生化学应答正常,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且为我们担供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数据.伴随时代的进步,多种口服核苷类抗病物相继投入临床,乙型肝炎病毒在个体体内正在选择性复制,联合抗病毒治疗近3年来开始了广泛临床应用,且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推崇和认可.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循证医学证据,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否该成为我们早期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是当今要面对的问题.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优化还是联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循证医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比较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联合抗病毒治疗描述时分别表述如下: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谨慎选择核苷(酸)类药物: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宜选用抗病毒作用强和耐药发生率低的药.治疗中密切监测、及时联合治疗:定期检测HBV DNA,以及时发现原发性无应答或病毒学突破.对合并HIV感染、肝硬化及高病毒载量等早期应答不佳者,宜尽早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治疗一旦发现耐药,尽早给予救援治疗;对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一旦检出基因型耐药或HBV-DNA开始升高时就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抑制病毒更快、耐药发生较少、临床结局较好.关于其他药物耐药患者的治疗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有关的治疗推荐意见主要根据体外研究结果.对于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发生耐药者,亦可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于阿德福韦酯耐药者,可加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联合治疗;对于未应用过其他核苷类似物者,亦可换用恩替卡韦.对于核苷(酸)类发生耐药者,亦可考虑改用或加用干扰素类联合治疗,但应避免替比夫定和PEG-IFN联合应用,因为可导致外周神经肌肉疾病.尽量避免单药优化治疗.有临床研究显示,因对某一核苷(酸)类发生耐药而先后改用其他苷(酸)类药物治疗,可筛选出对多种苷(酸)类耐药的变异株.因此,应避免单药优化治疗.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对IFN α、拉米夫定优化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初治或未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或拉米夫定与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也需进一步证实.比较以上两版本,不难发现,2010年版本更加强调两种抗病物联合抗病毒治疗会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并逐渐为临床一线的医生推崇.2005年版本强调单药优化抗病毒治疗,也是抗病毒的基础.单药优化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再考虑联合抗病毒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应是单药优化抗病毒治疗无效时更好的补救措施并非首选.

笔者欣喜地看到联合抗病毒治疗取得临床效果的同时,也同时再思考: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终点在哪里,年龄较小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否适合,是否会产生多重耐药病毒的出现,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否该成为我们早期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否该取代单药优化抗病毒,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否一定会取得比单药优化抗病毒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否会为后期耐药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治疗难度,优化抗病毒治疗是否该成为我们早期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联合抗病毒治疗是否比单一优化抗病毒治疗好.

以上是笔者作为临床一线医生的思考.很多问题国内缺乏统一认识和循证医学证据,需要我们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更好为患者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