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砺百年的文化追求

点赞:4839 浏览:17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中华书局成立百年,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其优良的编辑传统:审时度势、勇于创新;贴近民众,贴近基层,重视国民教育、重视文化普及;严谨规范,精益求精;编辑队伍专业扎实,富有理想,甘于奉献.这是中华书局成功的原因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 键 词 ]中华书局编辑传统文化追求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创立于1912年元月1日的中华书局,已经走过了100年,至今仍以其著名品牌和辉煌业绩雄峙于出版市场,受到众多学者和广大读者的热情赞誉.百年的考验,远非一帆风顺,其中不乏惊心动魄的沧桑变化和升沉起伏,耕耘之艰辛,挫折之酸痛,百味兼陈,中华书局都咬牙坚持过来了.坚守的动力是什么?成功的原因在哪里?这是欢欣喜庆之余,每个中华书局员工不能不认真思考探求的问题.我自1961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就成了中华书局的“预备役”员工,1966年毕业后如愿分配到中华书局,一直工作到现在.作为一名中华书局老员工,我愿将自己思考的一得之愚公之于众,以请益于四方.

回顾中华书局起家和发展壮大的历史,它是一家以先进文化引领潮流,以国民教育作为根本,用优质图书创造品牌,靠文化积累站稳脚跟,凭个性经营开辟市场的综合性出版社.创立之初,它就秘密编印拥护共和的中小学教科书,决心以此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这在新旧冲突剧烈、社会矛盾尖锐的乱局中是要冒被捕杀头的危险的.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没有远大的宏观视野,没有非凡的革命勇气,没有高尚的文化追求,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创办书局的核心人物陆费逵先生是一位有革命思想的文化人和企业家.


中华书局有着优秀的编辑传统.这一传统的第一条就是审时度势,勇于创新.不因循,不保守,勇于接受新文化的洗礼,敢于传播新的思想观念.中华书局在20世纪初期就编辑出版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若干著作,如李达翻译的《唯物史观解说》等.1936年版《辞海》的问世,也是以其百科辞条广博严谨的新名词新概念,展示了书局迎合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要的前进姿态,站在了文化建设的潮头.《辞海》所以广受欢迎,历久不衰,是由其博采众长革新开放的编辑方针和优良品质所决定的.

第二条就是贴近民众,贴近基层,重视国民教育、重视文化普及,走大众化出版之路,满足最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这一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华书局人的文化自觉.从这一点出发,起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辑出版新的中小学教科书.后来的发展中,基础的通用的各式教科书始终在书局经营业务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面向基层民众的各式图书和期刊也不断增加,书局还兼营笔墨纸砚圆规角尺等各式文化用具和学生用品.就是同样类型的出版物,中华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以版本珍稀风貌古雅的历史价值为特点,影印出版;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却反映了普通学人的要求,选择知识含量比较丰富反映最新整理研究成果的实用图书,用仿宋字排印.两套书的不同,既是经营策略的不同,也是编辑出版理念的不同.各有特点的图书,满足了各阶层读者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旧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在军阀割据、内忧重叠、外患不断的动荡环境中,中华书局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存或者有所发展,与它多元经营、巧于灵活因应的市场主体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也与它始终坚持走大众化出版之路是密切相关的.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华书局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严谨的学风、优秀的图书和强大的编辑队伍,本应在原有基础上高歌猛进,繁荣壮大,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先是出现了一边倒地学习苏联,后是行政命令的生硬切割,计划经济体制的专业分工,中华书局经营萎缩,读者锐减.20世纪6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70年代出版的《诗词格律》,80年代出版的《文史知识》杂志,以及后来《中华活页文选》的复刊等,都有某种程度的挣脱束缚突破重围的意思,反映了奋力回到图书市场回到民众需求中去的改革意图.经过艰难的摸索与总结,在弘扬传统、怎么写作学术、挺拔主业、重塑品牌等理念的指引下,中华书局坚持“守正出新”.在“戏说”成风的文化消费潮流中,中华书局的“正说”历史系列力挽狂澜,给广大读者提供了科学益智的文化历史知识.用先进的健康的丰富多样的图书产品满足尽可能广泛的基层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中华书局最近几年终于走出困境焕发蓬勃生机迎来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之一.以民族文化和传统经典为核心主体,以精品书的专业出版和畅销书的大众出版为两翼,统筹精英与大众,提高与普及,两翼齐飞,共生互济,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中华书局的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轨道.目前,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发畅销书的自觉性,充分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做好相关的出版和推广工作,仍是书局长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条是严谨规范,精益求精.中华版的图书一贯重视质量,重视文化积累价值,无论在学术水平、知识含量,还是在编校质量、印装水平上,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名牌老社,中华书局的门槛是很高的.能在中华书局出书,或在中华办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被看作是对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水平的充分肯定.无论地位多高,名气多大,选题多么抢手,书稿到了中华,一律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加工,修订补充,没有例外.中华的编辑也总能对作者的原稿有所修订,有所完善,有所贡献,不负作者所望.这也是许多人愿意在中华出书的关键所在.今天,在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考核指标日益功利化的条件下,如何千方百计地坚守文化理想,坚守质量第一,仍是对管理团队的一个严峻考验.

第四条,中华书局的编辑队伍是一支富有文化理想的愿意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播事业无私奉献的志愿队伍,也是一支学养深厚眼光敏锐功底扎实的专业队伍.在长期交往密切关注的过程中,他们和许多作者都建立了贴心知己的血肉关系,在知识和学问上能够相互切磋相互激发,把双方的心血和汗水共同凝聚到书稿作品中去.获奖图书、精品力作就是这样反复切磋反复锤炼而成的.如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有王仲闻先生的修订补充,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篇》有周振甫先生的编辑加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有沈玉成先生的修饰润色,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有陈抗先生的审核校订.这些只是几个众所周知的突出范例,大多数编辑的无私奉献只记录在书稿档案中.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一些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名噪一时的是作者个人,而作者身后的策划班子和编辑修订班子曾经付出多少紧张而艰辛的劳动却不大为人所知,但是,他们往往不太在意个人的名利,只在意奉献给社会的是不是文化精品.我曾撰有一副联语称赞这些编辑的崇高品质:

淬砺百年的文化追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编辑出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舍己从人之雅量,

披肝沥胆其忠诚.

有这样纯粹的人,才能生产出高尚优良的精神文化产品.

百年再出发.总结历史上的优良传统,是为了迎接未来,为今后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多更大更扎实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