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点赞:28906 浏览:1330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注重科学探究,提高学习能力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质疑、创新、动手、动脑等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物理 培养学生 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事求是的科学,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学生要逐渐树立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学习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验、思考,才能体会物理中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个思想,下面我谈一下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的能力.

一、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培养观察能力主要有:能有目的地去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培养实验能力是: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对实验过程作必要的记录,归纳实验结果并写简单实验报告.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需要教师在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中逐步培养.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在做比热容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要注意两杯子里的液体的温度变化,然后就按教学内容作演示实验.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认真地思考产生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学生通过集中注意观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产生温度变化不同的原因,就很容易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2.观察要创造条件.例如在做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时,把导体放在磁场中,保持导体不动,闭合开关,检流表指针不动,表明没有电流;换用强磁体,保持导体不动,闭合开关,检流表指针不动,表明没有电流;保持电路闭合,让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检流表指针还是不动,表明还是没有电流;最后保持电路闭合,让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此时检流表的指针偏转了,说明有了电流.这个实验反映了磁能够生电的条件,就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必须要做切割磁感线.这就改变了学生头脑中的导体只要在磁场中磁就能生电,或者导体只要在磁场运动磁就能生电的片面认识.

3.观察要重视结果.观察的最终目的是总结观察结果,得出科学结论,教学中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后的总结,可以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技巧,并得出实验所要说明的科学结论.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学生通过有顺序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出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这一规律.

物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理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质疑能力的培养

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因为“智慧从疑问中来,”“创新也从疑问中开始”.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本质的矛盾隐藏又比较深,这时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的情境来促使学生质疑.

例如在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时,给每个学生都准备小烧杯、钩码、细线各一个,把小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提起钩码把钩码逐渐浸入不溢出水的烧杯中,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和感觉你能提出哪些疑问和猜想.学生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当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之后我再及时地给予鼓励,这就坚定了同学们敢于质疑的信心,也调动了同学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决定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物理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能克服常规思维的单一性,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节课里,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理解提出猜想: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大小可能有怎么样的关系?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或者理由.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思路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方法,这就更加突出了过程和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四、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做实验,敢于动手,勤于动手;要多动脑,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书本讲的道理,要求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例如,爱迪生是最先制成了实用、经济的白炽电灯,除了亲自动手试验,还日以继夜地阅读科学书刊和学术论文,才能成为大发明家.要鼓励学生以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现使用的教材中“想想做做”和“想想议议”栏目,前者以动手为主,后者以动脑为主,这两个栏目一般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有的也可以留作课后作业,这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许多是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另外也有一些注重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的,但是有的题目,如果估计学生解决起来有困难,应该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提示.“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题目都是真正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才能解决的.当然,我并不反对少量的重复性问题,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列出,但是,教学的重点一定不能放在让学生死背条文上,而在于理解和应用.书中虽然没有列出选择题,在练习和考查中,必要时可以有少量选择题,使学生动起脑来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但是由于选择题本身的缺陷,这种题目不宜太多.


在教学上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这样也才能培养出探究科学、研究科学型的人才.

我在这二十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应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用这种思想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喜欢探究物理规律,学好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