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精彩

点赞:4475 浏览:145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在不同的课型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经过近几年的课题实验,我将感悟和体会总结如下:一、"说"本质,领悟概念内涵;二、"说"算理,明确计算过程;三、"说"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四、"说"特征,掌握形体知识.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 语言 能力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似乎在课上“说”的内容就越来越少了,老师“满堂灌”的情况越来越多,孩子更因为没有全身心投入而降低学习兴趣、分心等等.如果一个学生能够随时关注老师的问题,边学边思边说,随时表达自己的见解,不但课堂气氛能够活跃,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关注学习的内容、更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不但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重视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课型中培养“说”的侧重点也不同.那么,如何在不同的课型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经过近几年的课题实验,我将感悟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说”本质,领悟概念内涵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中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概念教学必须重视说出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 键 词 句.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还要说出这类概念的混淆之处.例如我在《质数和合数》一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写出1----20自然数中各数的因数,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将它们分为三类: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为一类;有两个及以上因数的自然数为一类;1自己为一类.从而让学生自己说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小组内交流说、全班交流等形式说,并说概念的本质及容易混淆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自然对所学概念有了充分地认识,在实际练习也就避免了死记概念的情况.

二、“说”算理,明确计算过程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计算教学中让学生说算理

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只有说出来,老师才能接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如:我在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一节的教学中:1.2×0.8 等于 先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其计算方法,然后再口述其算理:把1.2扩大到它的10倍是12,0.8扩大到它的10倍是8,12×8等于96,96在缩小到它的1/100即0.96.最后让学生通过同桌说、组内说等形式来再说,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准确进行计算而且还总结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说出错误原因

学生在计算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比如学生在脱式计算时,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 36-135÷9 等于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或36-135÷9等于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 等于21 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哪里出错了,而且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还有些学生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3.6-3.6×0.5(应等于1.8,而误得0),7.56÷0.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让学生充分地说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和掌握法则.

三、“说”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应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中高年级应逐步学会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精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应用题“图画应用题”.先让学生观察小兔图,再说出图意:原来有4只小兔,又来了3只小兔,求一共有几只小兔.通过反复口头练习,学生在头脑中已有了一个大体的数量关系:原来有4只,又添上3只.再提问: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兔,要把原来的4只小兔和又来的3只小兔合并起来.)通过口述想法,就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并起来,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4、3、7”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口头表达能帮助学生清楚的理清数量关系,分析解答方法.


四、“说”特征,掌握形体知识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

例如《长方体体积》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一个长方体,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通过操作并口述其操作过程.每行摆5块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了这样的4行,摆了3 层,一共摆了60块小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60立方厘米.即每行的块数×行数×层数=总块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从而发现每行的块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行数相当于长方体的宽,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高.因此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试说,通过连续完整的语言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得透彻,记得也牢.

总之,数学总是用最简捷、最有效的语言和方法,去叙述概念、推证定理.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基本技能,不只是语文课的任务,而是我们所有学科都应承担的职责.为此,我们每一堂课都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多“说”,让他们通过“说”,练出口才、练出智慧、练出本领,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