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有“味”课堂有“彩”

点赞:5473 浏览:192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只有给课堂语言加点“佐料”,还教学更多“味道”,才能吸引学生.要想达到这一境界,课堂的教学语言必须要讲究艺术性.教学一生,浓缩为基本单位,就是一节课.在“一节课”中如何体现语言的艺术性?根据自身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笔者总结了四个方面.

一、导入,敲响“第一锤”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应该是引领学生向“新知”进军的第一个不同凡响的鼓点.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总是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又缺少持久耐心.因此,课堂上给学生的第一个感知,应当讲究鲜明性和吸引力.


教师善于提出问题能抓纲挈领,统领全篇,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进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如在《养花》一课时,老师可以直接地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同学们喜欢花吗?哪位同学养过花?养的是什么花?你能谈谈养花是什么感受吗?”这样的问题逗得学生心里直发痒,都纷纷举手回答.又如在执教《种子的力》一课时,老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同学们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是大力士的力气最大;有的说是大象的力气最大;有的说是大吊车的力气最大;还有的说是蚂蚁的力量最大.当大家积极地思维想要得到的答案时,教师引入了新课:“世界上究竟什么东西的力量最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种子的力》.”大家迅速翻开了课本,急于想知道答案.

一节课如何用好导入语,如何敲响“第一鼓”,还有很多种方式,但关键都在为一个目标怎么写作:课堂质量.

二、巧妙点拨,解开“薄雾纱”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的关键时刻,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暗示学生的思维不脱离文章的中心.为此,教师要精心考虑和选择自己讲话的时机.学生在老师这样的点拨下,更好地去感悟、揣摩、体验,并在品味中,深化理解.

巧妙的点拨,要有指明思考方向的作用.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时,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会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小小的语言暗示,学生顿时领悟到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教师的语言提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的点拨,能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给予树》的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老师可以这样进行层层深入的点拨:金吉娅在圣诞节送给大家什么礼物?(生:送给妈妈和兄妹们棒棒糖.)棒棒糖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质的.金吉娅还送给了大家什么?(生:还送给大家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小女孩如愿以偿后的快乐.)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美好的精神品质.作者是用什么词语把这两方面联系在一起的?(生:不但等还等)那么棒棒糖和美好的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呢?(生:美好的品质更重要.)因而“不但等还等”这组关联词语中,“还”后面表达的意思要比“不但”后面表达的意思更近一层.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学会了一组关联词语的用法,更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本段、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

三、精当评价,收获“石成金”

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评价语言,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一样,声声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白鹅》一课时,以精湛的语言艺术让课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当学生读到鹅的步态时,他积极评价到:“读得真好听.真的感谢你的父母给你一副好嗓子.不过如果你读时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那么鹅就更加傲慢了,不信你试试看?”结果,由于老师的语言引导,不仅这一个孩子,几乎全班的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都带上了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把鹅傲慢的步态,吃饭的架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当的评价语应简明,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对于着意要强调的某个方面,更要讲得清清楚楚.如:“你读得很正确,又富有感情,若声音再响亮一点,让全班同学都听清就更好了.”精当的评价语更应饱含激励,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如:“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不是也有说错的时候吗?没关系,来,再说一遍.”如此鼓励、亲切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

四、精彩结尾,力求“音绕梁”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一节好的小学语文课要有一段精彩的“序幕”,同时也要有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无言中”的结尾.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乐曲,导入是乐曲的前奏,那么结尾就是乐曲绵绵不尽的余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的方式很多,教学中要联系所教的课文来设计.

如在教学《火烧赤壁》一文时,我会这样结尾:“打完了一仗,总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怎样总结大获全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你应当汲取哪些失败的教训呢?谁愿意当周瑜?谁愿意当曹操?”同学们纷纷登台,总结这场战争.这样的结尾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有“味”课堂有“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如教完古诗《草》后,我会问:“小朋友,谁愿意回家后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妈妈或奶奶听?”这时大家会纷纷举手,然后提议学生先演习一下,老师扮演奶奶.小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已很疲劳,结尾时应尽量生动活泼一些,可设计一些游戏形式.这样的结尾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其乐无穷.

如教《小壁虎找尾巴》后,我会这样设计:“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能再长出来呢?你们想知道吗?你们可以去看一些课外书,也可以回家问问父母.” 这种结尾在课文讲完后,不结束学习,进一步向外延伸.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如果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定会收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