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点赞:15737 浏览:697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课堂,缺少一些学生自主的自我反思,而这些反思是真正体现学生成长的要素.我们可以创造机会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 引导他们"自己"发现这些奥妙,并从中成长.

关 键 词 :发现 创造 思考 成长

听一些教师上公开课,经常是这样的流程:教师出示书本上的例题,学生通过思考,进行了正确解答,教师给以总结.师生归纳出了一堂课的教学要点,紧接着就是练习.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就此完美收官.

课后,我就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太顺利了?学生的大脑思维经过了多少训练呢?他们对于算理又掌握了多少呢?缺乏教师的引导,他们的能力又能有多大提升?数学的课堂还是需要学生这个主体亲自经历头脑风暴,经历反思、认同的过程,才能够植根进生命的成长之中.

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特别注意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做文章,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通过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东西和结论.

一、给学生创造发现的机会

记得有一次,上分数计算练习课时,碰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59×2/57”,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运算.我找了学生上台板演.他这样计算的:59×2/57等于118/57(方法一).随即有同学表示这不是最简便的运算,可以采用乘法分配律,把59分成57+2,分别和57相乘,这样能够得出最简的运算结果.于是我让这位同学上台板书,结果如下:

59×2/57等于(57+2)×2/57等于57×2/57+2×2/57等于2+4/57(方法二)(结果可书写成2又57分之4)


这两种方法,究竟谁的计算更合理,更简洁?

我在班级中询问了一下,两种方法都有学生采用.于是班级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支持方法一的学生认为:这样计算只需要一步就可以完成,而方法二需要拆分,计算好几步才能完成,谈不上简便.支持方法二的学生则认为:这里把检测分数换成了带分数,一目了然;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应该更加简便.

是呀,应该算是简便的方法竟然又长又耗时间,怎么不简便了?我顺势出了这样一道数学计算题:59×29/57,问学生:“你们再看一看,如果这时候让你们选择,你会选择哪种计算方法?”学生一观察,立刻就说方法二更简单.

“那么采用哪种方法计算简单,标准是不是唯一的?”

学生们立刻开动起小脑瓜,有的学生反思第一种方法适用的条件,有的同学研究两道题中分子的特征.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a×c/b如果a和c直接相乘可以口算,那么就采用方法一,如果a和c直接相乘不能口算则采用分配律的方法二.

这节课让我也有意外之喜: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得出了自己的东西,这比教师的给予不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吗?教师只要是把学生引入到了学生独立思考、思维碰撞的情境之中,那么学生的成长指日可待.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问题意识,要真正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问题,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学习反思,学会发现.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给学生指明发现的视角

至今还记得一位学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去学校接孩子,因为今天孩子数学考试.可是别的孩子都出来了,唯独她的孩子还在教室里.妈妈很生气:平时孩子挺机灵的,数学很棒呀,怎么会没考结束呢?她一看教室里只有老师和自己的女儿,于是征得老师同意,走到孩子身边看那道难住女儿的应用题.题目很简单:妈妈在超市写了95元的食品,给了售货员阿姨97元,应该找回多少元?妈妈气得直哆嗦,这么简单的题女儿竟然不会.回家路上,妈妈问女儿为什么不会做,女儿说:“这道题错了?”“为什么?”“付97元,只要9张10元,1张5元,1张2元.既然只要95元,根本不需要多付2元呀!”孩子不是不会计算,而是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生活问题――数学不能脱离生活.我们难道能说孩子错了吗?她已经在对题目进行深刻的反思了,这就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本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记得在上四年级《找规律》的那个章节,书上有这样一道题:在一条400米长的道路一侧,每隔8米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学生立刻计算开来:400÷8等于50(段),根据前面兔子采蘑菇和夹子夹手帕得出的结论:棵数等于间隔数+1,所以50+1等于51(棵).

看着学生得意的样子,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简图,问学生:你们看看在路边植树通常会有哪些情形?

学生立刻想了想,相互议论纷纷,得出了三种结论:有的时候路的两端都植有树木,有的时候只有一段植了树,有的两端都没有植树.

“那么,你们认为‘棵数等于间隔数+1’这个结论适合于所有的植树类型吗?”我又进行追问.

学生们圈圈画画,异口同声的说“不行”.很快学生得出了三种类型植树的结论:两端都植树等于间隔数+1(结论1),只有一端等于间隔数(结论2),两端都无等于间隔数-1(结论3).

看着他们志得意满的样子,我没有说话.学生在兴奋之余发觉不对劲了,估计是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周全,立刻又自动凑在一块儿讨论.接着学生的汇报精彩不断:

生1:我们刚才提出的是一条路的一侧,可以使用这三种情况,如果是两侧,就还要乘以2.

生2:其实不只是直线的道路可以适用,曲线也可以.

生3:我来补充前面同学观点,其实封闭的道路只适用于结论2.因为把路想象成封闭曲线,那么起点和终点重合,就要减少一棵树,就是结论2了.

生4:有的题目中出现了“在两栋楼房之间的路”,其实只适用于结论3,因为两端不用植树.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我反思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其实这节课,我并没有花多大的气力,学生却能够举一反三,尝试着总结归纳,其在探究过程思维进一步缜密,探究得以激发,对算理掌握更加深刻.正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对已知的结论进行了反思,联系了生活,从而发现了崭新的结论.这样得出的学习成果,比生搬硬套的结论,不知高明多少倍,也必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