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

点赞:3551 浏览:98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插图运用 能力培养 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让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拼音、字、词、乃至句的意思.

(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如果老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就会收到以外的惊喜.如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周总理的衣着打扮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从插图中人物脸上的表情你又看出了什么?课文题目叫《难忘的泼水节》,让人“难忘”在哪里呢?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小动物尾巴的特别与插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借助插图中所画的小动物用尾巴在干什么,让学生来回答他们各自尾巴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讲的是一群小动物在雪地上踩出了各种各样的的脚印,像一幅漂亮的画.如果没有图,学生对“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很难一下子理解.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我就让插图及时登场,学生通过看图,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免去了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并且效果立竿见影.

(3)结合插图,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我在教学《画家乡》一文时,也试着指导学生看图后总结:图中平平、山山、川川、涛涛、京京这些小朋友画的画各自有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纷纷举手,说着各自的时体会.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他们家乡的美,有的说我从他们的画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无比热爱等在结课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了,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比如一年级的连环画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课,教师就要紧紧围绕本文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插图的能力,了解壁虎尾巴再生性的功能.再如在二年级时就要指导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这样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再看图作文时孩子们的写作顺序就会有条有理了.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风娃娃》“纤夫拉船”的画面时,从纤夫们身子前倾,可以联想到船开得很慢,纤夫们都在使劲;而来了风娃娃会怎么样?纤夫们又会怎么样?由此,让学生在细致观察和欣赏的基础上,再认真反复地体会风娃娃为人们做的好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可以向学生出示一幅“寒江独钓”的中国画,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虽然画面上只有隐约的山和一叶小舟上坐着垂钓的老翁,但也正因为只有这简单事物使画面更具空间感,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引导学生借画面进行联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感悟能力,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四、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在教《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我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山石让他们展开想象,问孩子们:“这些石头有的像青蛙,有的像雄鹰,有的像石兔石龟,小朋友你还能看出山石像哪些事物吗?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学生迅速动笔练习用自己的话写.

生1写到:“瞧,那座山就像一只大公鸡,伸长脖子在喔喔的叫,叫醒人们赶快起床”;

生2写到:“插图左下脚的那块山石像一只威武的狮子王,它前爪搭地,张着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在大声地怒吼,好象在呵斥他的手下.”等

当然,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感知开始,要让学生对插图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课文,多看图,多联想,并且与口述、画画、做做、写写相结合,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正如数理化中的图形是必不可少的有机部分一样,千万不可视而不见,无从下手,必须充分发挥它潜在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