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起?

点赞:2983 浏览:81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低年级的课本中就有编排《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文章:小灰兔只知道从山羊公公那儿拿白菜吃,吃完了还要拿;而小白兔则不同,它懂得向山羊公公拿菜籽,使自己有食之不尽的白菜.这篇课文内涵,非常的深刻.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当慈善的“山羊公公”,而学生则做为“小灰兔”这一现象还比较普遍.当今的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应把学生从“小灰兔”这一角色扭转为“小白兔”,授之以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一、课本让学生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一篇课文而言,如果我们没有读就不可能理解它的内容,上起课来学生就会不知所云.所以,课前的朗读、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多读书能大量积累词汇,还能有效地提供有关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且在朗读时会发现课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并加以标注,上起课来自然也轻松了.

提高学习效率,以发展智力,丰富知识为目的,教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是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了解教学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法的指导,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的价值,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低年级的句子教学可以分为这三个步骤:第一,读句子必须正确流利,不丢子不添字不读错字不能唱读,按词或词组读得朗朗上口,有点抑扬顿挫.第二:注意联系,词与词之间,句与上下文之间,句子与生活实际,客观实际之间的联系.如:“教金黄的稻子望不到边,”这一句时,先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明白“稻子”是什么,“金黄的”是什么颜色,“望”是什么意思?金黄与稻子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成熟的成熟),再与“望不到边”联系起来是说明什么,(成熟的稻子一大片)第三步:浮现表象,就是注意词句的联系,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人们看到一片稻子成熟的丰收景象.心情怎样?带自取得大丰收的原因是什么(农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从而表达了这一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进行句子教学即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把教法与学法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课时让学生说

首先要说的内容.小学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上课时,在导课之后,请学生谈谈预习后懂得什么.如教学《鲸》这篇课文时,同学们纷纷发言,说知道“鲸使用肺呼吸的”,“鲸是胎生的”,“鲸是很大的动物”等.在顺着学生的发言让他具体阐述.这样不仅使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发展了言语能力.

其次,思路让学生说.现代课堂提问存在“钓鱼”式的从学生嘴中抠出教师备课时预定的答案.这样就扼杀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为此,在让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之后,再问一下“为什么”或者“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反顾思维的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教学《鱼游到纸上》,“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说:“因为他画的很像真的.”我再追问:“你怎么知道他画得像.”学生答道:“本来鱼是在水里游的,而现在都游到纸上,从‘游’字就可以知他画得十分逼真,就像我家中齐白石爷爷画的虾那样栩栩如生.”

最后,总结让学生说.课上完后,让学生说说学到什么?这堂课你收获了什么?总结全文.让学生巩固知识.

三、疑难让学生议

传统教学方法是“喂饭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整堂课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学生带着情趣上课的问题严重.改变教师一言堂,下放权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学生动脑、动口、七嘴八舌,你说我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参与有利于教学相长.

《小白兔和小灰兔》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组织讨论时,不要多加限制,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师出题,学生讨论;学生出题,大家讨论;教师也可参加学生的讨论.讨论的形式也可多样,可以前后桌讨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也可抢答、插话等.

四、学法让学生悟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辩证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示范的作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一定都能同时接受相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教学比喻句,“荷叶上的露珠犹如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美丽极了.”由于小学生对“本体”和喻体下手:A像B,找出A和B,即把A比作B;反之,也就是用B比喻A.这样一归纳,既简单,又明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以后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五、观察让学生品

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走马观察,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不懂观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训练学生观察事物,注意课文中怎样描写事物的静态位置颜色气味等以及事物之静态,即事物的活动,变化情况,从而抓住的特点以及它的象征意义.如《鸟的天堂》一课作者由远及近描写大榕树的枝叶干根的形状大小位置颜色展现大榕树的大绿富有生命力的特点.文中还描绘了鸟儿的活动,有整体到局部描写了鸟儿的活动变化以及鸟声,鸟影尤其画眉鸟的活动,叫声叫声进行特写,又如《落花生》一文,作者通过花生的外形的特点,赞花生注重实际,默默奉献的品格,从而联想到做人要想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描写事物,对周围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观察的经验,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我经常带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物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首先帮助学生选择观察点,明确观察的目的,范围;其次理清观察的顺序,按先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或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观察顺序,学生观察后会把所观察的情形和所感写下来,这样不断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很快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课堂好比阵地,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性能,创造有效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读、自阅、自议、自悟自赏.达到“展卷自能通解,执笔自能合度.”到那时,我相信,再懒的“小灰兔”也会变成能自力更生的“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