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点赞:32830 浏览:1555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源泉和基础,尊重并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经验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革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基础,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

[关 键 词 ] 群众;首创精神;改革开放

[作者简介] 王燕,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思政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5

[中图分类号]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8-0069-04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这既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进行分析,深入分析群众首创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意蕴.

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唯物史观和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

第一,尊重群众的创造作用是唯物史观一以贯之的本质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唯一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一般来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作用,包括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和要求、所显示的聪明才智、所进行的主动创造,其中既内在地包含着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也内在地包含着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利益需求.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明确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列宁也曾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予以肯定,他提出,“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他们正是“历史创造者”,而对于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问题,他更进一步强调“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则高度概括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结论.可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和历史的主要创造者,这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第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宗旨是中国的宗旨和最高价值取向.党的宗旨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实现的,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使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充分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最根本的衡量标准.

中国九十年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曾对此进行过总结,“中国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对于人民群众在党领导的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他的概括更为明确:“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事业中,人民群众是主体和依靠力量,“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因此,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态度至关重要,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一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为标准来检验党的领导和作风.在总结改革开放重要经验的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实意搞改革开放.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改革开放这一深刻复杂的社会变革,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意蕴

第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中国进行理论创新的深厚根基.从根本上看,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被激发和涌现的过程.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生产力较落后的国度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世界各国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鼓励人民群众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并将其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进行理论加工和升华,这一过程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群众的首创精神正是理论创新中突破旧观念、实现思想解放的重要力量源泉.

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尽管有些思路和方法可能还不够成熟,带有地域色彩,是分散的而非系统化的,但却是党制定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素材,通过加强提炼和疏理,通过不断实践的调整、修正,就可以成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曾对改革开放中群众的创造作用进行总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万里则更直接指出,“农村政策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我们几个领导同志,我们的省长们、书记们的发明吗这里面当然有党的集体智慧,各级党政领导确实做了大量概括和提高工作.而更重要的,却是亿万农民的实践,亿万农民的创造”.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的农村改革来自农村、来自广大农民群众这一基本事实,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党的领导集体得以不断汲取丰富素材,拓宽理论创造的视野,并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作为决策的依据,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把分散的意见化作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最终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指导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事业.正是由于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农村改革的各项措施一出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做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意并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目共睹:国内生产 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中所蕴含的正确的思想、认识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根植于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是基于人民群众发挥首创精神的重要成果.

从包产到户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村民自治、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改革开放进程中众多创举最初都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曾高度肯定群众的首创精神,“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等这不是我们的功绩.等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功绩的话,就是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他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可见,中国关于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和政策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相结合,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和汲取丰富生动的成分进行加工提炼而形成的.


人民群众有改革的智慧和经验,有改革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这些都构成了改革开放的长久动力.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作用是基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们对各种管理体制的优劣有所比较,对于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五十年代后期的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开始,一大二公体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几亿农民在土地上磨洋工”这一形象概括揭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困境.经济体制的设计与安排,如果不能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得到基本满足,劳动者总会通过自身行动影响或改变这种体制.早在农业年代合作化时期,有些社队就进行过包工包产试验,六十年代安徽省曾试行过联产到户的“责任田”,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农民群众将此称为“救命田”,但这种做法很快被指责为“引导农民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1976年后农民群众又创造出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星星之火开始,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就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到1987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的改革智慧和创造精神,以及他们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正是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不断突破原有体制性障碍,创造出新的体制和行为模式,并引发了制度变迁,从而表现出了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也曾在总结改革经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人民群众是农村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由于他们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各项事业的认识和体验最深刻,最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找到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也成为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的最为持久的动力和源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苏南地区的干部群众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围绕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对乡村集体企业积极尝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并出现了股份合作制这种新形式.而近年来浙江等地的农民群众在探索农村政治发展的实践中也呈现出一系列创造性政治行为,如温岭的恳谈会为村民介入公共政治生活、进行利益诉求开拓了新的制度化渠道;玉环、宁波等地的村级听证会则为实现村民对重大村务的决策权、对日常村务的参与权、对村干部的评议权提供了新平台.在谈到发展基层时明确提出,“要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政治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基层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政治建设的水平”.可以看出,农民的一系列创造性政治行为,不仅对于自身地位和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也在引发制度设计和变迁的过程,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实践发展已经证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发挥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取得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也是靠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人民群众作为伟大变革的主体,是影响和决定改革开放进程的根本力量.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三,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主体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体――人的素质现代化有机交织而成的变迁过程,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与核心,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自身生产、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传统人”向“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群众潜在才能、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群众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彰显,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体现出日益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而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认同也在加强,通过自身活动影响社会制度变迁和发展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根本上说,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就是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主体的过程,是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进步又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提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的人的素质的同时,也就实现了社会进步.

第四,群众首创精神为中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长足动力和重要途径.伴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环境和执政条件的新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党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就其实质与核心来看,主要是在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解决好“为谁执政”和“靠谁执政”的问题.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始终把尊重群众的创造、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则贯穿于其中,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群众智慧和经验,并将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升华,从而形成具有更广泛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正是鉴于群众首创精神在党的建设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系统地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时,明确提出要“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因此,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善于将群众首创精神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两者结合起来,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掌政权、靠人民执掌政权,进一步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程度,充分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在动态中实现群众首创精神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周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