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可综述

点赞:11532 浏览:535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函可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创作了大量写实诗歌,后被汇集成《千山诗集》.八十年代之前,关于函可的研究并不见多,八十年代后,对函可其人其事及其作品的研究才有了升温的迹象,本文对此进行了搜集总结并写成综述.

关 键 词 :函可研究; 千山诗集; 综述

一、函可本人及其作品

函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亲历南明弘光王朝的覆亡,奋笔疾书记录了仁人志士不甘亡国而誓死抗争悲壮献身的事迹,书为《変记》.可也因为《変记》,函可成为清王朝第一位“文字狱”的受害者,几番辗转,函可最终免于毙命,被流放东北沈阳,在东北地区,函可结识当时谪戌辽海的道俗名流三十三人,并创建了“冰天诗社”,一起吟咏遗民的亡国之殇.函可在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写实的诗歌,这些诗歌最终被其弟子搜集成书,名为《千山诗集》.

函可的著作已知的计有:《弘光北狩记》、《再变记》、《函可千山语录》、《千山诗集》、《剩人诗》以及《辽左杂咏》等,由于函可生前死后都遭遇了文字狱,他的作品都在毁禁之列,因此《再变记》等现已不复存在.较为幸运的是他大量诗歌作品寄放在友人处,后被其弟子整理成《千山诗集》,得以流传下来,除了诗集,其弟子还把他的语录整理成章,就是现在的《函可千山语录》.


二、研究函可的论著

不论是从史的角度还是从文的角度来研究函可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函可的遗民和流人身份提供了一个窥探时代的镜头,他的诗僧身份引发无数的文思与情思.清代对函可的论述能找到的有函昰的《千山剩人可和尚塔铭》、郝浴的《奉天辽阳千山剩人可禅诗塔碑铭》、丁澎的《普济剩禅师塔碑铭》、郝浴的《金湖庵剩师像记》、顾梦游、韩履泰、今羞各自作的《<千山诗集>序》、左懋泰的《剩人和尚语录序》、李呈祥的《剩人和尚语录序》和今辩的《重梓千山和尚语录序》.

近现代对函可的整理研究,始于一九一六年,以“真逸”(九龙真逸)自许的陈子励(伯陶)作《胜朝粤东遗民录》,为函可留下一篇传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局势加深,史学家谢国帧先生作《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对函可及其组织冰天社之事,略有提及.一九四七年,又作《清初东北流人考》,对函可事迹有了详细论述.一九三七年,陈融的《越秀集》(南华社刊本)对函可的生平和作品略有评述.王在民先生抗战烽火中,执教于函可家乡博罗中学,感慨时事,追及先贤,先后写了《函可和尚评传》,《南明诗僧函可考证》和《明末诗人函可和尚年谱》等文,《评传》仅知有稿本,《考证》有油印本传世,《年谱》颇粗陋,“虽错讹之处较多,然推介之功不可没”.著名学者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记述了“僧祖心愤世佯狂,与梦游为方外交,至则主其家.祸发连系,刃交于颈,梦游词色不变,卒免于难”表现了函可与梦游至深情谊和宁死不屈的气节.

十年代,研究函可的论著逐渐增多.白坚一九八一年在《南艺学报》上发表的《龚贤和剩上人—兼谈清朝最早的文字狱:南京函可之狱》,论文从龚贤写的七题十一首“剩上人诗”开始探析剩人是谁,龚贤与剩人的关系,从而引出对函可及其文字狱的考究.一九八四年,薛虹的《函可和冰天诗社》侧重研究函可创立东北第一个诗社意义,内容尽管详细.一九八五年,丁力选编的《清诗选注》中则将函可与吴兆骞、沙白张并列为“清初抗清三大诗人”.当年的还有曹汛编的诗集《剩和尚和<金塔铃>诗集》以及杨积庆的考究性论文《剩和尚之狱及其它》.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汪宗衍《明末剩人和尚年谱》,是当时最详细的,描述函可生平经历的著作,内容翔实,收集材料丰富.一九八七年,黄海章《明末广东抗清诗人评传》评析了函可的诗歌艺术以及思想内容.同年,卞直甫在《辽宁大学学报》上也发表过一篇文章《爱国诗僧——函可》,这是最早对函可作出评价的论述性文章.一九八八年,张玉兴编选的《清代东北流人诗选》中选函可的诗作55首,数量仅次于吴兆骞,列全书第二,并指出函可实为清初“辽沈文化的中心人物”.一九九零年,刘国平的论文《清代东北文学社团—冰天社考评》,论述函可创立冰山诗社的文学活动.卞地诗一九九二年在《社会科学辑刊》发表了《诗僧函可的愤懑情思》,主要探讨函可诗歌中的愤懑情思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这种愤懑情思是函可的身世决定的,而他对故乡、朋友的思痛使这种感受更深切.一九九三年,陈永正主编的《岭南文学史》,在“方外诗人”一节中,对函可有相对详尽的介绍.覃召文的一九九五年出版的一本著作《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在一个章节写到函可的“剩诗”之义.过了一年,覃召文又在其撰写的《岭南禅文化》一书中关于岭南诗僧的章节中单独介绍了函可,不仅仅描述他的生平及其诗,更重要的是提到了函可与岭南众僧的关系及其对岭南的影响.一九九五年,刘世南的清代诗歌史论著《清诗流派史》,对函可均设有专节研讨.

函可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诗集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进入新世纪,研究函可的角度更多元化,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二零零二年,严迪昌的《清诗史》在叙论“岭南诗派”时,论列的诗人为屈大均、陈恭尹、函可三人.二零零三年,何宗美著的《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函可的“冰天诗社”作出了新的考证.二零一一年惠州民间作家严艺超在《文化惠州——纪念函可诞生400周年专辑》中,更为系统地整理出函可年谱,语言也更直白,内容颇为丰富.另外,杨权二零零六年发表《岭南明遗民僧函可“私携逆书”案述析》,作者试图通过对当时形势与案情的分析,证明它是一宗反清 “谋叛案”.二零零六年,山东大学硕士生于美娜的毕业论文《函可诗歌研究》,从三大部分对函可诗歌进行了论述.除此以外,还有几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也涉及到函可,如二零零七年苏州大学的杨丽娜的《清代东北流人诗社及流人诗作研究》和白海雄的《清初遗民诗僧研究》,二零一二年曲阜师范大学的蔡振芳写的《以“游”为常态——清初明遗民生存方式探析》.二零零七年,姜念思的《以罪得诗诗愈奇——记清代流人诗僧函可及<千山诗集>》主要介绍了函可坎坷的经历,《千山诗集》的创作及流传情况,函可诗歌的内容、价值和艺术特色,此论文着重探讨诗歌中的现实意义.《函可和他的<千山诗集>》以函可的生平活动为线索,辅以函可的诗歌来探析其深沉的的爱国情感.二零零九年,王振雨的《郝浴与函可交游考》描述了一僧一俗的交游活动以及他们的深厚情谊. 《文化惠州——纪念函可诞生400周年专辑》,还收录了几篇论述函可的文章,杨伟斌的《浅析函可“忠孝”与“佛性”思想的价值统合》浅析了函可的“忠孝”和“佛性”相统一的佛教经世思想对了解明末清初岭南爱国僧人群体的精神特质和探讨岭南禅宗积极应世的思乡渊源的意义.杨子怡的《莫为空门能释恨,空门此日恨尤增——千山剩人和尚函可诗刍议》分析了函可诗歌中的思乡之情、淑世之情和人伦情.凌丽的《函可——一生于末世的血性诗僧》根据函可所处的时代和函可的诗歌剖析诗僧函可的血性.沈正邦和仇江的《函可和尚和<意中幻肖图>》简略介绍了函可其人和《意中幻肖图》,《意中幻肖图》是函可年轻时命人绘制的.黄澄钦的《读剩祖意中幻肖图的思考》主要是探讨画作的作者仇英和陈三官.《函可剩人和尚与<红楼梦>》是作者何志成对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教授、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明鸟先生撰写的《<风月宝鉴>里的作者史影》的解析,《史影》论证了《红楼梦》一书的南明时代背景和创作主旨,并追索考证出菠萝函可剩人和尚可能是《红楼梦》书中的“情僧”.在此基础上,再以哲学、宗教、性情、政治观念、文辞组合及其境界等多个方面,将《红楼梦》书中的文化基因指纹与函可大师的文化基因指纹进行了全面比较,认证了函可剩人和尚即是《红楼梦》之“情僧”和《石头记》之作者“石头”.最后通过对《风月宝鉴》文字组合及顺序层面的反观,解读出《红楼梦》在通灵宝玉上所携刻的文字和“一僧一道”词组所隐藏的真义,从而最终确认了函可剩人大师是《红楼梦》一书原初版本《石头记》的作者.二零一一年,张玉兴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上发表一篇名为《清代盛京流人文学述论》的文章,里面的内容以流放地域进行区分展开,函可作为沈阳地区的流人群代表,被作者从其生平概况、文学活动、文学作品和创作成就进行了一番论述.二零一二年年中,梁继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明清时期帝王官员及文人墨客在千山的游历》中以东北流人的角度对函可进行了简论.

从梳理的情况显示,八十年代之前对于函可的研究很萧条,但八十年代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函可的研究越来越兴盛,相信在未来,对函可的研究会有更多更新角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