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理综述

点赞:17495 浏览:806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为规模的迅速扩张,也表现为贸易模式的不断创新.在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全球性生产网络的建立和中间产品贸易的急剧增长.随着以东亚四小龙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高速崛起,产品内分工这一分工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 键 词 :产品内分工 垂直专业化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1.产品内分工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国际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创造了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新兴经济现象.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者用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来解释;管理学者用外包(outsourcing)、价值链的切片化(slicing the value chain)、模块化生产网络 (modular production works)来描述;区域经济学者发现在生产非当地化 (delocalization)、生产的分散化(Production fragmentation)、全球经济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的同时,产品内贸易导致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曹宏成,2008,P8)

以上概念中,笔者认为“产品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两个概念最具有代表性.

1.1 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分工的概念由Arndt于1997年最早提出,认为产品内分工具有提高效率、增加产出、促进贸易发展、增进世界福利的作用,与技术进步的作用相类似.他认为优惠贸易协定消除了某些贸易壁垒,并在此基础上引起了两国的分工.这时如果仅对中间产品减免关税而维持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不变,国家福利既有可能下降也有可能上升,无法确定其变化.但如果同时减免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关税,则将增加一国福利上升的可能.也就是说,在存在关税扭曲的贸易条件下,中间产品贸易自由化不一定能增加一国的福利.

1.2 垂直专业化

Hummels,Ishii和Yi在2001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首次系统地界定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垂直专业化”指一个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在该国再生产加工增值后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国家的出口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垂直专业化”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1)一个商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续生产阶段;(2)在该商品的生产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提供了价值增值;(3)至少一个国家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进口的投入品,并且用此投入品生产的产品至少有部分被出口.

产品内分工理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品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垂直专业化关注的是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投入品,由此,Hummels等人还对“垂直专业化”的计量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完成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重要转变.由于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阶段的数据无法直接取得,于是采用根据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核算进口投入品、增值、总产出和出口的方法,避免了对中间产品的分类统计,解决了困扰垂直专业化相关研究中界定中间产品的主观性问题.

2.产品内分工的内在机制

产品内贸易是一种与以往贸易形式不同的新兴贸易形式,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构成了挑战.西方很多学者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产品内贸易的特点,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丰富和扩展.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研究:一条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扩展;另一条主线是以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扩展.

2.1比较优势

较早对产品内贸易建立理论模型的有Sanyal和Jones(1982).其在经典李嘉图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利用商品谱来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的模型.他们在模型中引入了半成品商品簇的概念,用[0,l]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其中x代表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如果在生产过程x中,国家A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国家B,那么国家A将专业于[0,x]阶段的生产,国家B专业于[x,l]阶段的生产.在这个模型中,比较优势由国家的相对单位劳动需求决定.

Jones(2000)、Findlay和Jones(2001)在检测定存在要素流动和产品内贸易的前提下,扩展了李嘉图模型,利用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产品内贸易.传统的李嘉图模型是2*2*1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1种要素.扩展后的模型检测设一种商品由单一要素劳动力生产,另一种商品由劳动力与资本或中间产品生产,劳动力在国内产业间可以流动,资本或中间产品可以跨越国界在同一产业内流动.在没有中间品贸易的条件下,检测定初始资源察赋差异使A国的投入品低于B国的投入品,但A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B国,只要B国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小于中间产品的差异,产品将由A国生产.这时如果现实情况改变使中间产品贸易可以发生,则将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中间产品,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成为决定生产模式与贸易模式的唯一基础,产品将由B国生产.

Deardorff(2001)通过单位商品的与劳动投入量的比率来表示比较优势.检测设一个作为国际市场接受者的开放小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国家贸易,在劳动生产率不变且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的条件下,中间产品的市场将成为决定生产与贸易模式的主要条件.若中间产品较低,该国就会将这一阶段的生产放到国外;反之,该国将会专业于投入品的生产;如果适中,则会将上下阶段并在国内一起生产.

2.2 规模经济

作为新贸易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很多西方学者都利用规模经济原理对产品内贸易进行解释和分析.其基本逻辑是:有效规模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中是不同的.通过产品内分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生产阶段分离出来,并安排到不同空间场合进行生产,可以达到节省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

Ethier(1982)认为产品内贸易发生的基础是产品零配件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自由贸易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IShii与Yi(1997)认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产品内贸易.不同的生产阶段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也可能存在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对不同阶段国别分工结构起决定作用的是后者,前者则强化了这种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