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综述

点赞:5117 浏览:180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呈现出力图摆脱哲学,进而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趋势,关注点已从哲学的附属转变为依托实验、精神分析、符号研究、意向研究等领域.本文试图在熟悉这些领域后,梳理出不同的概念架构,进而探索当代美学思想与东方式思维结合的新研究方法与途径――深度把握时代性、凸显民族性来建构美学.

关 键 词 :西方 近现代 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西方美学自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美学思想起,经康德、谢林,及至黑格尔,在这个领域里,已发展到了巅峰的状态.然而,美学始终是他们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从哲学的建构中脱离出来,实际是为他们自己的学术而建立的兴趣附庸,美与艺术实践的脱节也不可避免.而只有进入近现代,美学才真正开始了革命性的转变,寻求到了新的领域.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学家费希纳是继黑格尔后,变革美学的第一人,他从心理物理学出发,研究美学采用的是实验、归纳、记述的方法,创立了实验美学.在这个领域中,注重审美经验的观察以及注重美的比例,将这种美学定位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开辟了美学的新天地,其出发点是具体的美的事实,第一次把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引进美学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耳目一新.近现代美学的发展,就是沿着费西纳的研究方式而进行的.

当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也是费西纳实验美学的一种.在这里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要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简单化,仅是从研究手段而言.但是,弗氏的精神现象美学构成了美学中的一个新的学派的开端.

从《梦的解析》开始,弗洛伊德将精神现象美学应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释中,用无意识性力观点论述审美和艺术,把艺术和审美放置在无意识性力基础上,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被压抑的,借幻想而得到满足后的表现形式,是性力的升华,这种借艺术表现出来,是为了解除艺术家被压抑的痛苦,从而得到审美的快感.艺术欣赏者在进行艺术欣赏时,是被描述幻想的引导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审美快感的共鸣,

苏珊朗格的符号论则与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入手来解读美学不同.这位被誉为“深刻影响了20世纪社会领域科学思维”的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在其《情感与形式》一书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符号论美学体系,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而不是仅仅表现艺术家个人的实际情感,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有生命的,有着运动性、节奏性、有机性和生长性的基本特征,造型艺术是一种空间幻象的符号.

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苏珊朗格的人生价值在于将美学这门形而上的抽象学科,在实践中下降到世俗社会之中,真正成为了大众化的美学.她批判了语言艺术等同论,确立了艺术符号与人类情感的关系,用艺术符号作为审美主客体、感理性、心理生理、精神物质、艺术构思与技巧、情感与形式、酒神精神与日常精神的相似度检测,从“逻辑形式”这个角度上,找到了奠基符号论理论的基石.

美学在萨特这里,是走向了荒诞美学的.我将其称之为“意向美学”,有人认为是“亲历美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哲学系王卫华),其原因是,萨特以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建立自己的美学,主要以日常现实问题来进行论述,且萨特的美学思想和其社会活动、哲学思考、文学创作交织.

可是萨特的“他人说”、“介入说”、“想象说”,却无疑显现了萨特的意向思考,从而使美学在意向的引导下,走入了社会意识的领域.也就是说,美学不只是一种思辨方式,一种形式,一种情感的冲动,更是对存在的挽回,对正义的召唤.

对比上述几位西方典型近现代美学思想家的美学理论,我们不难看出,近现代西方美学,是真正摆脱了哲学的依附地位,并且从实验、精神分析、研究符号、走向意向研究等领域为现代美学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不过,实验美学的缺陷在于,在人所依存的外部召唤中体验愉悦性,进而寻求审美本质,那么,心理物理学中存在的缺陷就定当会影响实验美学的纯粹性.精神分析美学将人的与美学相统一,看到了美学中感性生活的有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人的感性有社会化、有理性的方面,并不仅仅是性的感性,无意识性力却并不能代表一切.

苏珊朗格的符号论在功能性艺术形式上,对形式美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闪光点,但是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情感的研究,却缺少艺术价值观方面的肯定,因而,也就必然忽视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将艺术形式孤立开来,其间,必然无视“人”的存在.萨特的美学思想,是荒诞也罢,是亲历也罢,从自身体验谈美学,有其深邃的社会性的一面,但缺少的是逻辑定性的分析.

世界进入了21世纪,美学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其间经历了哲学美学、实验美学、社会美学,那么,当今的美学将向何处去?

当今的美学研究,是应该有一门能避免出现上述缺陷的美学,在美学研究方法上,将哲学美学、经验美学、社会美学、心里美学和艺术本体美学相统一,寻求出真正能整合这几种美学的,新的科学学科思维体系的美学.它的出路就在于,借助中国深邃传统文化,构建一门融合中西,包容哲学美学、经验美学、社会美学、心里美学和艺术本体美学,为世界美学家所认同的美学学科.借助于中国的主体性哲学思辨,深度把握中国的文化氛围,构建有深刻民族性的美学体系.这样,才能解决西方近现代美学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成就一门真正的属于全人类的美学学科.


建立中国主体性美学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将整个人类的美学统一于一个整体,统一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避免“欧洲中心论”,使其成为全世界的世界性美学,为人类的美学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思维范式,也能真正做到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会、交织.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西方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作者简介:周丽,女,1981―,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