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探析

点赞:3260 浏览:77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德语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支持,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开设德语第二课堂的价值、开设途径以及第二课堂的长期维护机制,争取为德语专业发展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 键 词:第二课堂;开设途径;维系方法

随着教育的发展,目前开设德语专业的本科院校越来越多,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都没接触过德语,所以要想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达到一定的德语水平,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行补充.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第二课堂因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兴趣性等特点而备受学生和教师的青睐.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学习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开发第二课堂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补充手段.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普遍是90后,与对待生活一样,他们对学习也不再像70、80后那样循规蹈矩,跟着老师走,而是更加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希望能将学习语言知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需求各不相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样就不可避免第削弱了部分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二课堂的开发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可以使学生按需自主搜集提炼德语方面的补充资料,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开发第二课堂能实现德语资源的共享.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外语学习环境,即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外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外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目前在中国德语专业相对英语、日语专业来说规模不算大,因此德语专业学生不能像学前两个语种的学生那样容易接触到原声电影、电视剧、播客等的机会,他们在课外接触到的具有真实德语语境的机会并不多.开发第二课堂能让学生之间互享从各渠道搜集到的德语电影、电视剧等资源,置身于德语语境中,这样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到德语这门语言及德语国家的文化.

另外,开发第二课堂还能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第二课堂的活动中都需要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样一来,小组内的同学必须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那些性格开朗外向学生的热情也容易感染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在锻炼德语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开发第二课堂的途径

开设第二课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自我评价.根据情景认知理论,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之上的,大学生是在一定的情景分为之中获得理解和经验的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活动,技能检验他本身的潜在能力,更能训练他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他在这些机会中找到学习策略.在开发德语第二课堂的时候,我们可以一方面借鉴英语、日语专业在第二课堂开设方面已经取得的一些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德语专业本身的特点.

德语专业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课堂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由于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鲜有接触德语,他们进入大学后几乎是零基础,因此在开设第二课堂时可以分阶段开展不同活动.基础阶段的学生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主要由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四个部分组成,因此第一课堂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基础德语、听说、口语、阅读等.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要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德语基础知识竞赛.可以举办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参加的比赛,例如德语拼写、朗诵、写作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德语知识的机会,在比赛中设置奖励也会加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加竞赛的同学在积极备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德语基本功的练习,他们学习德语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即使是未获奖的学生,也能从比赛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今后学习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学生小组活动.按专题划分不同板块,例如德语国家旅游、体育、时尚、摄影、美食等方面.基础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然后按方向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各小组内部选出负责人,讨论商定本组活动计划,再分工合作.一段时间后各组将各自所出成果以报纸形式或PPT形式发表出来,供所有同学欣赏.这类型的活动既将德语相关知识与学生兴趣相联系,又可使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听,查阅大量德语背景知识,既扩大了信息量,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开设口语角.要熟练运用一门语言,“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在德语学习基础阶段应重视口语练习.口语角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频率,为熟练掌握常用词汇、句型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为学会外语思考创造良好条件.口语角可以在外教或年轻教师的带动下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因为很多学生都喜欢跟外教接触,了解德语国家风俗等,年轻教师有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更有亲和力,学生在和他们交流时没有那么大压力,比较自然.当然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参加口语角的活动,给低年级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

专业阶段的课堂教学除了加强德语语言本身的学习以外,还担负着提高学生对专业外语知识理解的任务.专业阶段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德语国家社会、文化、文学等概况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这个阶段设立较为真实语境的第二课堂显得较为重要.

才艺展示类活动.此类活动包括单独的德语戏剧、小品、电影配音等,也包括德语晚会等其他综合才艺展示形式.学生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目编排,由主要教授该班的老师进行语言指导.这类活动将学生的个人爱好与德语结合,使学生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训练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共同提高.

参与其他机构的活动.目前在中国主要有德国的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GoetheInstitut(歌德学院)这两家大型的德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他们通常给学德语的同学和老师提供很多与德语语言和文化相关的活动.各校可以经常关注这些机构的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举办德语国家文化讲座和利用德语国家大型节检测日开展活动.文化讲座可以传播德语国家将社会文化知识,是学生从思想、内容、形式上融入环境,体验文化氛围,克服学习德语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困难.此外,在德语国家大型节检测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如复活节通过回答问题去寻找彩蛋,圣诞节唱圣诞歌曲,品尝德国特色的Glühwein等.从这些活动中学生们能切身体会到他国文化.

第二课堂的维系方法

要想长期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建立健全一种长效机制,才能保障第二课堂的功能和作用.

组织机制.第二课堂的组织实施,需要建立由院系-班级-学生的实施体系.在具体开展时,每一级组织都要指定相应负责人,把任务明确到每一个人,落实分工,强调各级组织的执行力.

激励机制.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对此要在开展第二课堂时充分重视,注意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发掘他们的内在建立,调动他们学习德语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领导和教师必须制定一套激励学生和老师参加的激励政策,促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评价机制.对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及时测试,有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这也是所谓的“形成性评价”,即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咨询、访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做出判断、肯定与持续性评价.评价课包括参与第二课堂的学生数量、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后变化等方面进行.这样的评价机制是必要的,只有在一定评价机制的保障下,学生才不会只是图一时新鲜参加活动,而后就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不断探索第二课堂的新路子,才能更好地将学生个性与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将学生打造成高素质的涉外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