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视角下看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

点赞:29208 浏览:1323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情感教育关注幼儿的心灵,塑造幼儿的完整人格,对幼儿的发展意义深远.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而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本文将从家庭教育视角下分析家长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浅谈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 键 词:儿童家长家庭教育情感教育儿童认知

Abstract:Emotionaleducationfocusonchildrenind,theintegrityoftheshapechildrenspersonality,tochildrensdevelopmentisoffar-reachingsignificance.Humanemotionisnotnaturalmature,itisineducationtopromotethedevelopmentandmature.Itisthepersonisbornandfamilyeducationtothefirstplace,parentsarethefirstteachersofthechildrenseducation,sothispaperfromthefamilyeducationundertheperspectiveofemotionaleducationimplementationanalysisparentsthenecessity,importance,anddiscussthestrategyofimplementingemotionaleducation.

Keyword:ChildrenParentsFamilyeducationEmotionaleducationChildrenscognitive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2-0000-02

一、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情感教育涵义的界定以其价值

1、涵义界定

心理研究表明,情感是维持和促进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心理机能.心理学中常把情感和情绪并在一起描述,称为情感情绪,或简略为“情绪”.本文将用“情感”两字.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孟昭兰教授认为它具有多维度——激活度、紧张度和享乐度;多品种——喜、怒、悲、惧等基本情绪和同情、内疚、焦虑等复合情绪.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1]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情感教育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对儿童的情绪、情感、态度以及信念的培养,促进儿童的发展,为儿童的成功奠定基石.情感教育更多地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2]因此家长要抓住情感教育最佳时期,重视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

2、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价值

2.1情感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价值

情感对认知有一系列的影响,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情感提高认知的积极性;情感导致认知优化;情感促进认知深化;情感有利于认知内化;情感增进认知传递.[3]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积极愉悦情绪情感的形成,如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感,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别人的喜爱等,这都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推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4]正如费尼等人的研究指出情感教育有助于儿童处于良好的心境,提高认知学习的效率.

2.2情感教育在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990年以后情感智力概念的出现,把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情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它激发、维持和调控着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具体表现为,培养儿童情绪情感的识别能力,有助于儿童认识同伴,有分享、谦让的需求;培养儿童察觉他人情绪反映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情感反应;减少或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等.[5]

二、家庭教育中幼儿情感缺失的表现

1、过分教育、过高期望

现代父母执迷于孩子的成功,他们给孩子写健脑益智营养品,给他们穿防过敏衣,带他们参加珠心算班、识字班、外语班、钢琴班、舞蹈班等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大多数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有一个方程式,即只要花足够多的钱,投入足够多的心思和精力,孩子足够努力,这个方程就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完美解决了.这些过分教育,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他们真快乐吗.结果大多是孩子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但是难以学会感知美、欣赏美,难以形成一个好的心态.家长过分教育归根结底是“重技轻情”,是一种不全面的教育观.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苏霍姆林斯基也写道:“一个人只有在其童年和少年时期同大自然和人们打交道的那种条件下使他的心灵不平静、忧虑、柔弱、敏感、易受刺激、温柔、富有同情感,他才会成为有教养的人.”[6]

2、过多照顾、过分宠爱

现在几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成员的过多或过分的照顾造成儿童过分依赖家人.儿童的生活起居均有父母照料,事无巨细,全部包揽,使儿童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这些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消极,过分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

3、独生子女家庭,缺少同伴交往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日益增多.2002年的数据统计,独生子女领证者达5643万人,在经济发达地区,90℅左右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心集中地投入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孩子化身为“小公主”、“小皇帝”甚至“小霸王”.几个成人围着唯一的孩子团团转,对孩子百依百顺,养成自私、霸道、任性、懒惰或动作笨拙的毛病.独生子女成长在没有兄弟姐弟的家庭里,独来独往,不善于和他人交往,容易滋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体贴关心他人;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恃强欺弱、蛮横不讲理,社会适应能力差;一旦从熟悉的环境走进陌生的环境,就会变得胆小、退缩、多疑、无助.

三、家长应如何对儿童实施情感教育

儿童良好情感的形成,关键时期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在家庭中通过与家庭成员尤其家长等重要他人的密切交往,经过学习内化,形成良好的情感.“镜中我”理论中说“家庭是儿童自我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这个初级群体是‘人性的摇篮’,是儿童通往社会的主要媒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家庭中怎样实施情感教育,以期对儿童和家长有所用.

1、爱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家庭不但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满足其物质需求;还要给儿童爱的环境,满足其精神需求.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家长给予儿童的爱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比物质环境更重要.如果家长对儿童采取粗暴的、野蛮的、否定的、漠不关心的方式,对儿童正当需求不予以满足的态度,会阻碍儿童安全感、自信心、良好的情感的发展.

2、寓教与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7]戈德斯·沃思说:“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科学研究表明,游戏在儿童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当儿童投身于游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儿童能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康,体验成功感;儿童也会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但儿童可以学会控制情绪.全美游戏研究所创建者斯图亚特.布朗说,“如果你仔细想想,在认知、记忆和安宁心态的产生过程中,游戏是基本元素,不可或缺.”游戏是一种具有内在动机的、儿童自由选择的、以过程为定向的快乐的行为.它给予儿童快乐,帮助儿童理解自己与他人.现代的孩子很少走出家门,走进自然,肆意地去玩耍,导致儿童肥胖症的流行,这样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是压力、紧张、恐慌甚至是抑郁.

家长应多和孩子一起游戏.有的家长可能会抱怨:“我们平时都很忙,哪有时间跟他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再忙也要腾出时间陪孩子,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变成游戏.平时的生活用品就是最好用最廉价的游戏材料,如利用锅碗瓢盆可以敲打出不同的音律,识别声音的高低、大小、强弱等,他们会对音乐感兴趣,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3、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培养良好情绪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合理的情绪宣泄,降低儿童心理疾病产生的概率,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拉美国家的儿科专家通过系统观察得出结论,“情绪情感压抑的幼儿常常心不在焉,麻木不仁,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容易患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8]因此家长要掌握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减轻压力的办法,引导孩子宣泄自己的不悦情绪,缓解压力.

3.1合理宣泄

情绪合理宣泄,是促进身心平衡的一种有效方法.“一个人的快乐由两个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会变成半个人的痛苦.”当儿童不开心时,家长可以启发儿童把内心的不快、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情感说出来,并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家长还可以把孩子不快情绪情感转移到快乐的人、事、物上,如通过唱歌、跑步等方式化解不良情绪情感.

3.2转移注意力,绕开情绪低迷期

儿童的世界其实很简单,情绪好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美好的;情绪低落的时候,天空永远是灰沉沉的,一切东西都不是那么美好了.那些与一个人目前的情绪相一致的内容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加工,联系更为细致.[9]当出现不良情绪情感时,头脑总常常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如果此时能建立一个新的“兴奋灶”,使注意力转移,就可以为儿童“排忧解难”了.如儿童不开心时,家长可以通过和儿童一起玩游戏,看图书等形式,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来帮助儿童缓解不悦.


4、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进行随机教育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如母.”家长与儿童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情况很了解,孩子的一个细微的变化家长都可以察觉,即使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当家长发现儿童在情感方面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教育,及时纠正.方式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方法.

4.1直面现实,优化心灵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终会步入社会,接触到家庭以外的人、事、物.社会上有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温暖的、善良的东西,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丑恶的东西不时会映入儿童眼帘的东西.刘少奇在《论员的修养》中提及“不能不过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家长不能也不可以回避问题.儿童缺乏理性地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幼儿比成人更敏锐的感受力,这也是家长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家长可以抓住日常生活的琐事,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一面,从而抵制丑恶阴暗的一面.如电视几乎进入每一个家庭,儿童每天都会跟它打交道,家长可利用电视传播的内容,对电视镜头里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儿童的鉴别力,承受力等.

4.2榜样示范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替代性学习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代替性学习通常是通过观察或聆听现实生活中的榜样而进行的.[10]因为家长是儿童重要的依恋、模仿和观察的学习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切善恶对错,幼儿都是以父亲和母亲的影像为依据的.幼童特别留意的那些价值和规范都是他视为长辈的那些人(父母和某些年长者)所持有的价值和规范.[11]家长对儿童的情感发展的积极反应,既为儿童树立了良好的与他人交往的示范榜样,同时也是家长对儿童情感发展的积极的教育过程.如豁达的家长是儿童学会控制情绪,形成积极情感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用开玩笑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儿童就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5、坚持不懈,终见花开

情感的发展要经过漫长的积累,儿童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大工程.它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个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因此,我们的家长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健康积极的情感是3-6岁儿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长在儿童情感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应对情感教育足够重视,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措施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前儿童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前儿童的情感教育不仅仅与家庭教育相关联,还需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加强合作,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视角下看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感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