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方法

点赞:30941 浏览:1441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应该是对文本的有效解读.文本解读是师生与文本的共同参与中产生的,实施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方法有五种,分别为朗读背诵、品味语言、知人论世、质疑问难、尊重文体.

关 键 词:语文文本解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2-0000-01

所谓“文本解读”,是指学生和老师与文本对话,实现与作者的交流,通过自己的实际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所谓“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使文本解读能触动学生的灵魂,使学生的生命得以提升.

文本解读是师生与文本的共同参与中产生的,有效地实施必将是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有效性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朗读背诵

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文本就必须诵读,语文朗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裨益的.通过朗读,书面信息可全然内化为学生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诵读要求诵读者调动起心、耳、口、眼、脑等感官,揣摩词语的内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这正符合语文的特点.如王实甫《西厢记》里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朗读,能悄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引发他们对“黄花”、“霜林”等意象的想像和联想,还可能会引发对“起”、“飞”、“离人”、“流泪”的推断,带上问题看待事物的发展,感知主人公的恋爱情愁,揣测人世间的冷暖甜酸.

当然,读,也要有层次.最初的读是整体感知;其次是品读、美读,即侧重于审美欣赏的阅读;最后才是诵读,精彩处可以背诵、仿写或进行其他拓展.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该是对语文学习方法和目的的高度概括了.

二、品味语言

所谓语言品味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品味.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方法有:诵读精彩文段,抓住关 键 词语,体会深层含义,比较不同句式.在一篇文章中,反复诵读及吟咏其中的几句优美的词句,并加以辨析,确实能够提高词句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与水平.我们都知道关于贾岛“推敲”一词的故事.一篇好的文章或诗歌中,我们如果捕捉其中的一两个妙词,会提高整篇文章的理解及鉴赏水平,提高我们谴词造句的能力.品味涵咏的功夫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篇篇字字细味,否则即陷于琐碎,也难以把握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作者思想感情的寻觅,从而获得对文本的心领神会.诗歌有诗眼,散文有文眼,小说有线索,戏剧有动作,把关 键 词语读活,可使词语中内蕴的情感和形象再现出来.--!>

三、知人论世

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灵魂深处去,就要让学生从灵魂深处学语文,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淀,知人论世是要让学生能把文本解读深刻就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而背景资料的切入是有时机的,比如在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作者的背景介绍就要考虑切入的时间.


知人论世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等尤其重要的是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可以说抓住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就牵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读山水游记及山水诗时,我们极容易忽视赋予其崭新的思想内涵,大多只停留在“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这样的层次上.对于这种文章应赋予其更为深厚的思想意蕴,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以教材为辐射点,并用发展观点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思想,给文本源源不断的注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水,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与文本的内涵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涌动他们的心灵世界,最终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美的享受.

四、质疑问难

存疑、质疑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一种探索的动力,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思善想.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与文本、作者及相互之间的对话,倡导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质疑往往是一种激活和生成.质疑生成一个驱动阅读主体与文本展开对话的系统.与文学类文本对话就要利用文学文本的“空白点”、“未定点”,整合预设激活,通过解读使文本说话,一旦文本主体被激活,他便向阅读主体提出问题,促进文本内在意义与阅读主体的外赋意义共同作用,以唤起阅读主体的生活感动,驱动内动力去创建文本意义与价值.要想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产生疑问和惊奇,具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进而终生具有“问题意识”,这是启迪灵性的第一任务,因此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更能有效触及学生的灵魂.--!>

五、尊重文体

在文本解读中一定要遵循文体特点,一定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

我们语文教学采用的是文章和文学作品并列为两类的文体分法.即文章类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大的文体;文学作品类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曲四种大的文体.在上述各大类文体中还包括了许多具体的小类文体.一些教师看到课文,只从表面上认定其文体是文章或文学作品中某一大类,并未深究其是否属于大类中的某一小类,就开始教学从而造成了文本解读的肤浅.有位教师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只从表面认定这是一篇“议论文”,就让学生按“议论文”的套路来解读课文,用“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来分析;而没有仔细地去探究,没有从实质上分辨出《拿来主义》是“议论文”这一大文体中的一个小类文体——杂文”.结果教学过程中不管“杂文”的特性而用“非杂文”的方式去“分析”,将一篇鲜活的“杂文”,硬是分析得死板生硬.杂文虽包括在“议论文”之中,但它属于文学作品一类,是文艺性的论文,是社会评论、文化评论,是政论与散文相结合的边缘文体.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但又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形象性,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而又具有文学的艺术魅力.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这些都是杂文的显著特点.

语文科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有些文章的文体存在跨类和交叉现象,在阅读教学中,碰到这样的课文就应该实事求是,承认文体的相对性,仔细地分析、研究,万不可主观片面地认定它只属于某一种文体,以免造成文本解读的片面和偏差.

我们需要尊重文体,继承文体,同时发展、创新文体;万万不可武断地“淡化”取消,而应加强文体研究,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语文教学中更不能忽视文体、“淡化文体”,我们要学会很好地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从而有效解读文本,从而为学生留下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