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点赞:28882 浏览:1328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优势群体,因此以全新的观念把握和审视网络中出现的流行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本文通过介绍网络流行语现象的分类与特征,论述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的挑战,并且又从另一方面阐述网络流行语环境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从而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 键 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2

网络流行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并由于它自身的潮流时尚、调侃幽默的特征,收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作为青年网体,大学生“在推动网络语言的更新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最为深刻.”[1]因此,大学生喜爱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多多关注网络流行语,洞察语言内体现的思想感情,为教育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思路.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特征

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言,主要指普通网民由于某种需要而创作,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语言符号,主要表现为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2].网络流行语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有创新,多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而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把网络流行语当作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时尚,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网络用语.主要是以形象相似、发音相似、比喻意义、字母缩写、符号等方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词汇.如“5555(呜呜,表示哭声)”、“偶(我)”、“稀饭(喜欢)”、“菜鸟”和“大虾”,以及已经编入新华字典中的“囧”字等,这些词语归为此类.

第二类是旧词新意型.有的是正义反用,有的是反义正用,如“天才(天生的蠢材)”、“可爱(可怜没人爱)”、“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

第三类是网民自创、流传甚广的网络俏皮话,如“别再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都是浮云”、“元芳,你怎么看?”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人们想要表达的某种社会情绪,可能是自嘲,也可能是娱乐,但这都显示出了网络大众文化的特点.

第四类是从社会热点事件衍生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如“”、“范跑跑”、“欺实马(70码)”、“表叔”、“干爹”等,这些词语是网民基于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然后以一种调侃、讥讽的态度创作出来的词汇.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流行于广泛的网络空间,并且能够超越虚拟社会,主要归功于它的特殊语言特征.

第一,网络流行语的更新速度快.在不同时期的网络交互中,新词汇的出现和流行程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替换比例几乎是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们需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定期的汇总和分析,进而利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提高教育实效性.

第二,网络流行语与现实流行文化密切联系.流行文化反映了青年一代的审美和接受习惯,网络流行语的更新,也是青年大学生行为意识的标识性反应.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网络流行语联系在一起.

第三,网络流行语是一个多元的体系.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人都是传播的主体,只要是他的议题够引人注意,能够调动受众的关注程度,就可能成为网络流行趋势.同时网络流行语也是有不同内容的.

第四,网络流行语具有散漫性和无序性.网络流行语呈现出散射的特点,其运用上少有规范,不强调认同,重视新语言的创造和新的观点的形成.在网络上,标新立异的话才会引人注意.网络流行语没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逻辑的特点,所以应该根据网络流行语的特点,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二、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话语差异,这种话语差异又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网络流行语是一种非主流的网络语言,思想政治传统话语体系面临危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内容上话语规范、叙事宏大,在形式上语境严肃、语词固定.而网络流行语与之相反,话语俏皮可笑,用词不规范,但很有喜感,更新速度非常快.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教育者与喜爱网络流行语体系的大学生的不对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很难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缺乏新鲜话语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陷入一种不畅通的困境.

其次,教育者不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流行语不屑一顾,抱着不关注、不了解、不学习的态度,很难察觉到大学生透过网络流行语表达出来的内心世界.语言是思想的外现,会怎么想就会怎么说,如果教育者不融入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系中,就不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大大降低.

(二)网络流行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扩大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范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中,大量深刻理论性知识的教导与生活中的现实世界存在巨大差异,只有教育环境,没有真实的生活环境.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网络的产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显现在网络上,网络流行语就是从网络生活中提炼而来的语言,它不仅是教育工具和教育载体,还让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生活的味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建构了一种新的教育生活环境.其次,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型.传统教育活动的进行是基于教育者的权威和受教育者的听从,这就是教师权威型模式.在这种传统模式下,教育过程中的话语权力往往属于教育者,受教育者没有发言权.而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得这种权威模式没有了生存土壤,互联网的开放性增长了大学生的知识,虚拟性使得大学生敢想敢说,交互性增加了群体之间的交流机会,受教育者掌握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逐渐提升,这必然促使平等型教育模式的发展.


三、网络流行语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融入网络生活和网络社会

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认识到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新环境下的变化,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学习网络使用技巧,这是融入网络生活的前提.其次,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融入到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中,主动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从中体会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关注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共同交流.

(二)了解网络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

在网络流行语这一新现象下,教育者不能主要依靠传统的话语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因为这无法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还可能招致厌烦心理.因此,教育者应了解网络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想之所想,爱之所爱,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沟通,从而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能轻视网络流行语现象所带来的影响,要看到网络流行语背后的实际意义,把有用信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有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

(三)调整教育方式,平等对话大学生

教育者会认为自己是权威人,从而向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导致无法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从文化意义上看这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更广泛地了解社会信息,提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无需依靠教育者的理论说教,网络上多姿多彩的信息使得一种同喻文化模式的凸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学会调整教育方式,转变教育理念,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四)加强理论研究

网络流行语现象是教育者面临的新问题,但网络的发展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网络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带来更多更新的课题.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实践,具体情况具体研究,从教育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方法,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用理论再指导实践,把握主动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显然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力量,并且也成为他们表现其独立个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注释:

[1]、卢姗.浅析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44.

[2]、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新西部,2009,(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