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点赞:15719 浏览:698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总是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社会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创造着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不是自发成长起来的,他需要外界条件支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现代化

在人类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化的概念就被提出来.在历史研究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里,“现代”一般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现代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人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现代化,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各个层面的内容.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它使工业化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是全球性的时怎么发表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主要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就我国历史而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家的现代化始终是我们几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一、人的现代化内涵

当前,查阅了相关资料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界定有很多种,综合起来,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现代社会建设进程中,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况与过程.” [1]人的现代化理论就是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状况与过程的系统认识.这概括起来就是人要与时俱进,即人的现代化.

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现代化为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大量必备的高素质的人才,对国家现代化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谈到人的现代化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爱才可以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告诉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及时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很久”.[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现代化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主要体现在两者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所以,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归宿;社会现代化则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以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两者是在相互的促进中完善起来的.

二、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极大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人们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使人们具有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人的现代化中最难的一部分,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那么就应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包括主体、客体、环体、介体.

(一)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他也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体,在社会现代化进行的同时,教育者本身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不落后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就我国而言,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待完善,这势必会带给人民一个崭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将会引起人民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深刻而迅速的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为解决人的

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的领导者,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人的现代化.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即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也就是现代化的人.

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人的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因为它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的原则、方向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人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影响因素之一,“既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又是现代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全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完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人生态度才能得以确立.” [3]


(二)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处于客体地位.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同时,受教育者可以有选择的对教育者对其施加的影响进行选择,即受教育者的主体化.因为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个体来讲,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对外来施加的影响进行选择,也有利于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里就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化的问题.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是人与动物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马克思说:“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征,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 [4]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能动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生活、人生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一个人如何选择他的生活方式,选择他的人生道路,不但是他的能动性的体现,而且是他个性的反映.因此,能动的选择性是人的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的主体性意识支配着主体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住性.马克思说过:“人始终是主体.”[5]要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促进人的本质的生成,使人的本质得到真正的确认,并使广大劳动群众从思想观念上建立独立的主体性.正是由于教育客体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人的现代化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利用本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在社会现代化的环境下,对外界进行选择的结果.它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人的现代化方面是具有同等地位的,都是在平等地对外界受其影响和进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在社会现代化的条件下,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代化,同样,客体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实现客体的现代化.只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就是思想政治的环境.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教育环境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都是在于引导主客体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是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认识它的重大意义,明确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人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如此.人的现代化既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更是社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衡量现代化水平的标准和尺度.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是实现和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的,但必须充分肯定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四)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及教育活动等.人的现代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介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这其中形成的,因为人在宏观环境即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下起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教育通过形成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现代化、政治社会化;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的现代品质,提高人的素质.但并非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相同的作用与效应.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项直接承载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功能的教育.那通过什么主体和客体发生作用呢?这是就需要一个手段或途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起着“桥梁”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在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更应该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以正确的政策和舆论引导人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人们价值观等的激烈冲突,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文化观念仍未形成,传统社会中落后的思想文化观点还没完全清除,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与历史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这就成为我们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阻碍.方向问题是个大问题,它不仅关系着我们的事业能否顺利前进,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祖国的成败甚至兴亡.纵观古今,因为方向问题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并不罕见,苏联亡党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

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舆论手段,来疏通、引导人们的思想,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人们形成一种强大的导向力.在人的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保证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培养人们现代化的思维,在复杂的社会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利用自己的合理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不断完善社会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封建社会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然而伴随着历史的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经济关系、交往关系鞥从以往的依赖性变为独立性,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而产生的人们多元的利益诉求,必然会造成与之相应的更加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的出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矛盾在所难免.

同时,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加剧,很多人被生活的快节奏压得喘不过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成了科技的奴隶;工业化、城市化为人们带来丰富产品、优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网络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却也让我们在现实和虚拟之间迷失了脚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愈加现代化的世界里感觉到迷茫、疲乏、焦躁甚至厌世轻生.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强大的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纷争,可以通过说服教育、对话沟通的方式对紧张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利于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建成,促进社会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进步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通过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能够了解自身的情绪发展变化的特点,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帮助人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使人们能够悦纳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他人和睦共处,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指导人们了解自己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性特点,学会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培养开朗、活泼、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良好性格,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增强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掌握自我心理调控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挑战.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增强人的创造活力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就是运用激发、鼓励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积极性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受到人的需要、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活动.首先要注意物质力量的激励作用.这就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的实现.同时,不能忽视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金钱不是万能的,只讲物质利益,不讲理想和道德,就会造成价值观念混乱,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最终影响人的现代化.为此,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激励作用.一方面,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对比、奖惩等手段,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榜样激励和情感激励的方法,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模范典型的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功能,注重人的主体选择性

转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帮助人们改造思想,纠正人们既有的错误的思想认识,把它们引导、转变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某种外在力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状况的一种活动.这一活动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正确思想意识进行强化,二是对错误的思想意识给予纠正.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人们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保证发展的正确性,就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功能,经历三个层次的转化:第一,认知转化,即对人注入新的知识,以影响或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使人能够在理性层面上对事物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人的认识发生所期望的某种变化.第二,态度转化,即以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不变.态度转化的终极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与客观必然相符合,转变过去那种一味强调社会的需求性而忽视人的主体选择性的态度.第三,行为转化,即人们的行为随着其所处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知识修养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是建立在认知和态度转化的基础上的.只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功能,才能使人从思想上全面认识,在发展中进行自主选择和创新,实现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等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2]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3]吴鹏森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张耀灿,徐志远.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