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话”的标准怎么定

点赞:4910 浏览:161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艺考进行时,对那些希望站在镜头前的同学来说,普通话是最基本的“入门”考试.我们的祖国地广人多,而各地的口音也更不相同,甚至有些地方的方言听起来也是让人一头雾水,于是普通话的出现就让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在交流时变得容来.其实,我们现在的语言普通话,在很久以前,也仅仅只是方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历代语言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如雅言、正音、官话、国语等不同称呼.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话有一定继承性,同时因政权变迁、定都不同、人口迁移等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在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东晋、南北朝以来,汉人回迁,中原洛阳又称为通用语言.

隋朝以金陵雅音和洛阳读书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唐朝以洛阳雅音为标准音.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仍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主要为蒙古族使用),后以元大都(北平)汉语语音――北平音为标准音,称为“天下通语”.明以中原雅音为正,明前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官话为基础,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仍为汉语主流标准语.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考试结束之后,对于很多人来说,等待出分的时候比较忐忑,但偏偏有一种人淡定得不得了,因为成绩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个数字――没错,他们就是学霸!早在中国古代就不乏学霸的存在,他们可是有着别人不能享用的特殊待遇――古代“学霸”在家门口前立石头桅杆.

古代“普通话”的标准怎么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桅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封建时期,巴中的家族中倘若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周围屋门前竖立石桅杆,以示荣耀并激励后人读书进仕成才立业.

石桅杆是用花岗岩石条凿成方形、圆状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貌似船上的桅樯,故名石桅杆,又因像一支笔亦称石笔,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巴中境内完整保存下来的石桅杆十分少见,姜家桅杆是其中的代表.

巴中有崇文重教传统.封建时期,巴中的家族中倘若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周围屋门前竖立石桅杆,以示荣耀并激励后人读书进仕成才立业.巴广高速公路东兴隧道出口有一农家房屋边矗立着一根保存完好的“双斗”桅杆,这就是姜家桅杆.该石桅杆从基座底部计算石桅杆高约8米,石桅杆从下到上三分之二处,有一斗形石雕,顶端还有一个小斗形石雕,肃穆庄重.桅杆顶端尖状,石桅杆和石斗的雕刻都较为细致,打磨光滑.

据考证,桅杆多在家族宗庙,屋前或陵墓前竖立,一般高约5至6米,最高可达10余米,底座分四角、六角和八角等样式,秀才底座凿成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位以上的为八角形状.姜家桅杆基座为八角样式,八角为上等,表明姜氏家族出了位进士或四品官位以上的人物.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就是姜氏家族出了个“学霸”.